- 239.00 KB
- 2021-04-15 发布
2019-2020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151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8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
1. 北京时间8月9日,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决赛,来自中国浙江的选手傅园慧以58秒76的成绩荣获铜牌,打破了亚洲记录,已知标准泳池长为5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0米指的是位移
B. 58秒76指的是时间间隔
C. 傅园慧100米仰泳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D. 在研究傅园慧的游泳姿势时,可把她视为质点
【答案】B
说明
本题考察的是掌握位移和路程、时间与时刻、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其中: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 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以行驶了另一半,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B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平均速度,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以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推论。
分别求出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运行的时间,从而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图象如图所示,则和两段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 位移大小之比为1:4
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
【答案】C
说明
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要注意公式
只适用于匀变速运动。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可由公式求解。
4.一辆匀加速行驶的汽车,以过路两旁的两根电线杆共用4s的时间,汽车的加速度为,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则汽车经过第一根线杆的速度为( )
A. 2 B. 10 C. D.4
【答案】D
说明
本题关键明确汽车的运动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基础题.
5.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和2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由静止加速到,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 关卡2 B. 关卡3 C. 关卡4 D. 关卡5
【答案】C
人先做加速运动,之后是匀速运动,计算到达各个关卡的时间与关卡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对比,得出结果。
本题是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式的考查,注意开始的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要先计算出加速运动的时间。属于中等难度题。
6.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沿斜面匀加速滑下,当该物体滑到底部时的速度为v,则物体下滑到处的速度为
A. B. C. D.
【答案】A
说明
此题是对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运用,要注意正确选择研究过程;并理解公式中各个量的含义,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对全程和前半程列出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表达式,联立即可求解中间位移时的速度。
7.如图所示为用位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研究某汽车刹车过程得到的速度位移图像,汽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变速运动,则 ( )
A. 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B. 汽车刹车过程所用时间为10 s
C. 当汽车运动的位移为5 m时,其速度为
D. 当汽车的速度为时,运动的位移为
【答案】D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能从图象中找出初速度和减速到零通过的位移是解题的关键。
8.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10s末开始刹车,经5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和位移之比分别为
A. , B. ,
C. , D. ,
【答案】B
说明
前后两段速度变化量的绝对值相等,所以a与t成反比;前一段的初速度为0,后一段的末速度为0,所以前后两段平均速度相等,x与t成正比。
本题注意平均速度的灵活运用。
9.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车做曲线运动
B. 内,乙车的位移大于甲车的位移
C. 时,两车一定不相遇
D. 内,必有某一时刻甲、乙两车的加速度相同
【答案】BD
说明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相关知识分析。
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属于基础题
10.如图,甲、乙两质点同时从离地高度为2H和H的位置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甲的质量是乙质量的2倍,则
A. 甲落地的时间是乙落地时间的2倍
B. 甲落地时的速率是乙落地时速率的倍
C. 甲、乙落地之前,二者之间的竖直距离保持不变
D. 甲、乙落地之前,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答案】BCD
说明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解答本题要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满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公式。属于基础题。
1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它们离桌面的高度,若按先后顺序释放三个小球,a、b、c刚好同时到达桌面,若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则
A. 三者到达桌面时速度之比为
B. 三者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
C. 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 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答案】BC
说明
三个小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由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得出通式,则可求得各项比值。
自由落体运动由于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公式应用中有一定的便利,故一般会在过程上有些复杂,解题时要注意过程的分析。属于中等难度。
12.以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处,所经历的时间为空气阻力不计,g取
A. B. C. D.
【答案】ACD
说明
考察竖直上抛运动位移时间关系,竖直上抛运动属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匀变速运动的理解,属于中等难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3.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低压交流电源
E、取下纸带 F、断开开关
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
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数值
小车加速度为______.
【答案】:;,;
在具体进行实验操作时,一般本着先安装器材、再进行实验、最后实验完毕整理器材的步骤进行的,因此熟练打点计时器的应用步骤,即可正确解答.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3.0分)
14.(12分)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启动加速度为,加速行驶5秒后匀速行驶2分钟,然后刹车,滑行50m,正好到达乙站,求:
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位移
汽车刹车滑行的时间
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
【答案】解:匀加速位移为:
.
2秒末速度为:
匀速位移为:
总位移为:
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
解得:
运动的总时间为:,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答: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位移为1275m;
汽车刹车滑行的时间为10s;
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为.
说明: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匀速运动的速度,得出匀速运动的位移,再结合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得出甲乙两站的距离.
根据平均速度推论求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结合运动的总位移和总时间求出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汽车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和推论灵活求解,基础题.
15.(12分)某人在25m高的阳台上以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求
小球经过多少时间到达最高点?
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小球从抛出到落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取
【答案】解: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所需时间为:
小球从抛出到最高点运动的位移为:
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
小球从最高点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2
==3s
所以小球从抛出到落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为:
答:小球经过2s到达最高点;
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是45m;
小球从抛出到落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5s.
说明: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即是加速度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求解上升的时间;
由位移公式可求小球从抛出到最高点的位移,再加上阳台高度即为所求高度;
由位移公式求出总时间.
本题是竖直上抛运动问题,采用整体法进行研究,也可以采用分段法求解.
16.(13分).2017年6月11至22日,福建多地持续性暴雨,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与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和,轿车在与货车距离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经过反应时间轿车采取刹车措施,已知轿车立即刹车要经过才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求:
轿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答案】解设轿车减速时的加速度为,则
得;
轿车司机减速到与货车速度相等所用时间为,则
;
此过程轿车的位移,
又轿车反应距离,
轿车司机发现货车到二者速度相等时货车的位移,
因为 所以会撞车。
说明:根据轿车刹车后的位移和初末速度可以求得加速度大小;
匀减速追赶匀速,把握住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小,是撞上与撞不上的临界条件,按照速度相等分别求出两车的位移比较即可;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抓住临界状态,即速度相等时,恰好不相撞,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难度中等。
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养成画草图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解题的基本思路是:分别对两物体进行研究;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列出位移方程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解出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