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50 KB
- 2021-04-15 发布
第 2 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
题型 一 激素调节的发现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及其发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沃泰默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胃酸促使胰腺分泌胰液是十分顽固的神经反
射,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B.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重新设计实验,从而否定了沃泰默的观点,证明是某
种化学物质引起胰液的分泌
C.胃酸促进胰腺分泌促胰液素,从而促进胰液的分泌
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这一重要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
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激素调节
答案 C
解析 胃酸促进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从而促进胰液的分泌,C 错误。
2.产生促胰液素和促胰液素作用的部位分别是( )
A.胰腺和胰岛 B.胰腺和小肠黏膜
C.小肠黏膜和胰腺 D.小肠黏膜和胰岛
答案 C
解析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其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 正确。
题型 二 激素的化学本质及功能
3.下列各组腺体中都能产生激素的是( )
A.乳腺和肾上腺 B.肠腺和胰腺
C.胸腺和胰腺 D.唾液腺和汗腺
答案 C
解析 乳腺为外分泌腺,分泌乳汁,而不是分泌激素;肠腺属于外分泌腺,
分泌肠液,而不是分泌激素;胸腺和胰腺都能产生激素;唾液腺和汗腺均属于外
分泌腺,分别分泌唾液和汗液。
4.如表关于动物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激素 分泌腺体 生理作用
A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
奋性
B 胰岛素 胰岛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
D 促胰液素 垂体 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答案 D
解析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
统兴奋性的作用,A 正确;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B 正确;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
特别是骨的生长和蛋白质的合成,C 正确;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作用于胰腺
促使其分泌胰液,D 错误。
5.下列物质中属于蛋白质的是( )
A.甲状腺激素 B.纤维素
C.胰岛素 D.雄性激素
答案 C
解析 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A 不符合题意;纤维素是一种多
糖,B 不符合题意;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降血糖的功能,C 符合题意;
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D 不符合题意。
6.阉割幼兔以利育肥,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D.信息激素
答案 C
解析 兔的发情及生殖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影响其育肥。所以幼兔切除性
腺,兔体内因缺乏性激素,其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细胞的生成都无法正常进行,
从而减少了兔体内的能量的消耗,使其长膘以达到育肥的目的。
7.某人由于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导致成年后虽智力正常但身材矮小,该病
称为( )
A.巨人症 B.呆小症
C.侏儒症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答案 C
解析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到了成年,有的身高才只有 70 cm,
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C 正确;如果幼年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过多,
则会导致过度生长,成为巨人症,A 错误;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
导致的,B 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进而
导致红细胞成为镰刀状,属于一种遗传病,D 错误。
8.人类呆小症的病因是( )
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答案 B
解析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神经系统尤其脑的发育不良,导
致呆小症。
题型 三 理解血糖平衡调节
9.下列关于血糖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饥饿状态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
B.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C.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D.较长时间不进食,脂肪也可以转化为血糖
答案 C
解析 饥饿状态时,肠道中已没有糖类吸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分解,A
正确;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
的转化,其中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是主要来源,B 正确;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都能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而不能促进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C 错误;较长时
间不进食,脂肪也可以转化为血糖,D 正确。
10.人体的血糖水平受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
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 )
A.肝糖原的合成 B.肝糖原的分解
C.葡萄糖的储存 D.葡萄糖的氧化
答案 B
解析 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来升高血糖浓度。
11.下列有关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B.胰岛素不仅能够促使葡萄糖分解,还能够抑制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C.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是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D.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使血糖浓度升高
答案 C
解析 高血糖与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少或受体受损。
12.如图为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 0.8~1.2 g/L
B.图中的②是肝糖原和肌糖原
C.胰岛素能促进④过程的进行
D.胰岛 A 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②的分解和③的转化
答案 B
解析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在 0.8~1.2 g/L,A 正确;图中的②是肝糖原,肌糖
原不能分解为血液中的葡萄糖,B 错误;胰岛素能促进细胞的氧化分解,即④过程,
C 正确;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②肝糖原的分解和③非糖物质的转
化过程,D 正确。
13.如图是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的模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表示的是胰岛 B 细胞
B.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C.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答案 C
解析 图中甲能分泌腺岛素,为胰岛 B 细胞,A 正确;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
糖浓度下降,血糖浓度下降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B 正确;胰岛 B 细胞的分泌活
动不受垂体控制,C 错误;胰岛素能够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D
正确。
14.运动过程中血糖浓度先降后升,其升高主要是由于胰高血糖素等明显增
加,从而促进( )
①糖的消化吸收 ②肝糖原的分解 ③肌糖原的分解 ④甘油三酯的转换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所以胰高血糖素可促进②肝糖原的分解和④甘油三酯的转
换过程。
题型 四 糖尿病
15.关于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排糖尿的人都是糖尿病人
B.进食后测定血糖浓度超过 160 mg/dL 的人是糖尿病人
C.多次排出糖尿的人就是糖尿病人
D.空腹时测定血糖浓度超过 160 mg/dL 的人是糖尿病人
答案 D
解析 正常人在进食后血糖浓度会升高,一次食用大量的糖时也会出现糖尿。
16.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是
给患者注射(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答案 A
解析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是给患者注射胰岛素。
17.如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①~⑨表示生理过程,a、b 表示两种
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人体内环境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________细胞合成分泌的________会
增加,进而促进图中________(填标号)等生理过程。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________细胞受损,导
致 体 内 ________ 分 泌 减 少 , 使 血 糖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受阻。
(3)图中 a、b 两种激素相互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同时血糖调
节过程中,b 激素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影响 b 激素的分泌,a 激素作用的结果反过来
影响 a 激素的分泌。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
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________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对机体维持稳
态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 (1)A'胰高血糖素(或 a 激素)'①③'(2)B'胰岛素'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
非糖物质
(3)拮抗'反馈
解析 血糖升高时,主要是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主要表现在
促进图中的②④⑤过程;而血糖浓度降低时,主要是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来升高血糖,主要表现在促进图中的①③过程。这两种激素的生理作用表现为相
反的关系,称之为拮抗。如果胰岛 B 细胞功能受损,则胰岛素会分泌不足,导致
细胞对糖的利用发生障碍,使血糖浓度持续上升,易致机体患糖尿病。
18.下图为血糖调节过程相关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可知,刺激 X 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 Y 应为________,
该激素的生理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刺激 X→胰岛 B 细胞→分泌激素 Y→靶细胞”属于________调节。
与激素 Y 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临床 诊 疗 发 现 ,某 人 体 内 存 在 抗 胰 岛 素 受 体 的 抗 体 , 此 抗 体 可 与
____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使________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因此,此人的血
糖浓度会高于正常人。
答案 (1)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 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
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体液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3)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
解析 (1)胰岛 B 细胞在血糖浓度较高时可分泌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
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因此刺激 X 应为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
平。
(2)血糖浓度较高时可直接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血糖浓度较低时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使血糖浓度升高,与胰岛素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
(3)胰岛素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可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
素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胰岛素无法与其受体结合,无法发挥作用,导致患者血糖
浓度高于正常人。
易错题型 血糖调节图像分析
19.图为某人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摄食后,分泌物甲主要是促进糖原分解为血糖
B.2~2.5 h 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C.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 B 细胞和肾上腺分泌的两种激素
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
果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分泌物甲能使血糖降低,分泌物乙能升高血糖可知,甲是胰岛
素,乙是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物质是胰岛素,其主要
功能是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分
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下降,A 错误;乙物质是胰高血糖素或肾上
腺素,其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B 正确;乙物质是胰
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其中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肾上腺素是由肾
上腺分泌的,C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物质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乙物质具有
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拮抗作用
的结果,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