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2.00 KB
- 2021-04-15 发布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学前考试
物 理 试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出卷人:唐慧)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9-12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
1.真空中有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电量均为q,相距为r,设静电力常量为k,则在两个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是:
A.,指向正电荷 B.,指向负电荷
C.,指向正电荷 D.,指向负电荷
E
r
A
B
C
D
S
2.图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电键S闭合前灯泡A、B、C均已发光.那么,当电键S闭合时,A、B、C三个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A. A亮度不变,B变亮,C变暗
B. A变暗,B变亮,C变暗
C. A变亮,B变暗,C变亮
D. A变暗,B变亮,C亮度不变
3.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带有等量正负电荷,a板带正电,两板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在两板间作直线运动,粒子的重力不计。关于粒子在两板间运动的情况,正确的是:
A.可能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可能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只能是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只能是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小灯泡的U-I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路的总功率分别是:
A.4W、8W
B.4W、6W
C.2W、4W
D.2W、3W
5.如图所示是一交变电流的i-t图象,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A.4A B.2A
C.A D.A
6.一台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甲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5.0Ω,外接一只电阻为95.0Ω的灯泡,如图乙所示,则:
A.电压表的示数为220V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
C.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484W
D.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钟产生的焦耳热为24.2J
7.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如图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Ω的电阻.则 :
A.流过电阻的电流是20 A
B.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 V
C.经过1分钟电阻发出的热量是6×103 J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103 W
I
B
图1
B
t/s
O
12345
图2
8. 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规定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如图1所示,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如图2变化时,图3中正确表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变化的是 :
12345
t/s
E
2E0
E0
O
-E0
-2E0
12345
t/s
E
2E0
E0
O
-E0
-2E0
E0
E
12345
t/s
2E0
O
-E0
-2E0
E0
E
12345
t/s
2E0
O
-E0
-2E0
A. B. C. D.
9.(多选)在一个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相距为d,电场强度为E,把一个电量为q的正电荷由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W,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电势差大小为 B.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
C.a、b两点电势差大小一定为U=Ed D.该电荷在b点电势能较a点大
10.(多选)一个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电场方向向右射入匀强电场区域,穿出电场后接着又进入匀强磁场区域。设电场和磁场区域有明确的分界线,且分界线与电场强度方向平行,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在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v0
E
B
v0
E
B
E
B
v0
v0
E
B
11.(多选)如图,电路为演示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实验时,先闭合开关S,稳定后设通过线圈L的电流为Il,通过小灯泡E的电流为I2,小灯泡处于正常发光状态,迅速断开开关S,则可观察到灯泡E闪亮一下后熄灭,在灯E闪亮短暂过程中:
A.线圈L中电流I1逐渐减为零
B.线圈L两端a端电势高于b端
C.小灯泡E中电流由Il逐渐减为零,方向与I2相反
D.小灯泡E中电流由I2逐渐减为零,方向不变
12.(多选)在某交流电路中,有一正在工作的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600匝、n2=120匝,电源的电压为U=311sin100πt(V),原线圈中串联一个额定电流为0.2 A的保险丝,为保证保险丝不被烧毁,则:
A.负载功率不能超过44 W B.副线圈电流的最大值不能超过1 A
C.副线圈电流的有效值不能超过1 A D.无论副线圈电流有多大,保险丝总不会被烧毁
二、实验题:(12分)
13.(2分) 如图,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 __ mm。
0
20
25
30
13题图 14题图
14.(10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x的阻值.
(1)现有电源(4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电流表(0~3A,内阻约0.025Ω) B.电流表(0~0.6A,内阻约0.125Ω)
C.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
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中的 (选填“甲”或“乙”).
(2)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某次电表示数如图3所示,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A、电压表示数U= V.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x=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x的电流值 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x的电流值
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x两端的电压值 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x两端的电压值
三、计算题:(40分)
θ
θ
a
b
E
r
B
R
15.(10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0.40m
,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7º,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0.50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4.5V、内阻r=0.50Ω的直流电源,另一端接有电阻R=5.0Ω。现把一个质量为m=0.040kg的导体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导体棒的电阻R0=5.0Ω,金属导轨电阻不计,g取10m/s2。已知sin37º=0.60,cos37º=0.80,求:
(1)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2)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
16.(15分)如图,PN与QM两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1.0 m,电阻不计,两端分别接有电阻R1和R2,且R1=6.0Ω,R2=3.0Ω.导体杆ab的电阻为r=1.0 Ω,在导轨上可无摩擦地滑动,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1.0 T,现ab杆以恒定速度υ=3.0 m/s匀速向右移动。求:
(1)杆ab上通过的感应电流I的大小;
(2)杆ab受到的安培力f的大小;
(3)杆ab受到的外力F的功率.
17.(1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Ⅰ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Ⅳ象限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的M点以速度v0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经x轴上的N点与x轴正方向成θ=60°角射入磁场,最后从y轴负半轴上的P点垂直于y轴射出磁场,如图所示。不计粒子重力,求:
(1)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 ;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3)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总时间t。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学前测试
物 理 试 卷 答 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出卷人:唐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
1.D
2.B
3.C
4.B
5.D
6.D
7.D
8.A
9.AB
10.AD
11.AC
12 AC
二、实验题:(12分)
13.(3分) 0.740
14.(9分)
(1)B、C、甲 (2)如右图所示(3)0.50A 2.60V 5.2Ω (4)B、D
三、计算题:(40分)
15.(10分)
(1)0.15N (2)0.09N,沿斜面向上
16.(15分)
(1) 1.0 (2) 1.0
(3) ab杆匀速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零故外力F=f=1.0N外力F的功率
P=F=1.0 =3.0W
17.(15分)
(1)设粒子过N点时速度为v,有
=cosθ ①
v=2v0 ②
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有
qUMN=mv2-mv ③
UMN= ④
(2)粒子在磁场中以O/为圆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O/N,有
qvB= ⑤
r= ⑥
(3)由几何关系得
ON=rsinθ ⑦
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1,有
ON=v0t1 ⑧
t1= ⑨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T= ⑩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2,有
t2=
t2=
t=t1+t2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