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4.33 KB
- 2021-04-14 发布
专题五 遗传与分裂
【2017年崇明一模】
1.生殖细胞内DNA的改变可能会出现在子代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与这一结果无关的生理过程是( )
A.减数分裂 B.受精作用 C.有丝分裂 D.细胞分化
【解析】解:A.生殖细胞是减数分裂产生的,故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内DNA的改变可能会出现在子代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有关,A错误;
B.雌雄生殖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子代个体,故受精作用与生殖细胞内DNA的改变可能会出现在子代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有关,B错误;
C.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相同的细胞,DNA不变,故有丝分裂与生殖细胞内DNA的改变可能会出现在子代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有关,C错误;
D.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变,故细胞分化与生殖细胞内DNA的改变可能会出现在子代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无关,D正确。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D
【2017年崇明一模】
2. 秋水仙素诱导基因突变的2种机制:(1)秋水仙素分子结构与DNA分子中碱基相似,可渗入到基因
分子中;(2)插入到DNA碱基对之间,导致DNA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秋水仙素可能引发的结果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基因复制时配对错误 B.转录过程受阻
C.翻译过程受阻 D.DNA结构局部解旋
【解析】解:A.秋水仙素可以导致基因复制时配对错误,A正确;
B.据题干“插入到DNA碱基对之间,导致DNA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可知,转录过程受阻,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不能推断出翻译过程受阻,C错误;
D.根据题干“秋水仙素分子结构与DNA分子中碱基相似,可渗入到基因分子中”可以知道,DNA结构局部解旋,D正确。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C
【2017年虹口一模】
3.图3中字母表示细胞中所含的基因,每个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X、Y、Z中含4个染色体组的是( )
A.X
B.X、Y
C.Y
D.Z
【解析】解: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有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就做一个染色体组,即Y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C
【2017年嘉定一模】
3.阻止病人的致病基因传给子代的方法通常是将正常基因导入病人( )
A.体细胞的细胞质 B.生殖细胞的细胞质
C.体细胞的细胞核 D.生殖细胞的细胞核
【答案】D
【2017年金山一模】
4.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内的2号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M在该二倍体埴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a、b链的分开而分离
C.基因M和基因R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
D.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AUC
【解析】解:A.当该二倍体植株为纯合子时,基因M在该二倍体埴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有丝分裂间期复制后),A错误;
B.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不是随着a、b链的分开而分离,B错误;
C.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则基因M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基因R以a链为模板合成mRNA,C错;
D.基因M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即CAG→TAG,则对应密码子由
GUC→AUC,D正确.
【答案】D
【2017年金山一模】
5.如图为细胞分裂模式图,①至⑥中属于同一种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序列是( )
A.⑤③④① B.⑤③①⑥ C.⑤①④⑥ D.①③④⑥
【解析】解:①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条,则体细胞染色体数数目为4条;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③⑤处于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为都4条;④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则④的体细胞染色体为8条,⑥的体细胞染色体为4条;属于同一种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序列是⑤→③→①→⑥.
【答案】B
【2017年金山一模】
6.如图为tRNA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b处均可连接氨基酸
B.一种tRNA只可以携带一种氨基酸
C.人体细胞中的tRNA共有64种
D.图中c处表示密码子,可以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解:A.图中只有a处能连接氨基酸,A错误;
B.tRNA具有专一性,一种tRNA只可以携带一种氨基酸,B正确;
C.有3种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没有对应的tRNA,因此人体细胞中的tRNA共有61种,C错误;
D.图中c处表示反密码子,D错误.
【答案】B
【2017年静安一模】
7.要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板结构,所选择的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的(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解析】解:A.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故A错误;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故B错误;
C.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故D错误;
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形成细胞板,最终形成细胞壁,故D正确.
【答案】D
【2017年静安一模】
8.如图为含三对同源染色体的雄性动物体内某细胞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是体细胞
B.该细胞正在同源染色体配对
C.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D.该细胞染色单体已经分离
【解析】解:A.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能是体细胞,A错误;
B.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说明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属于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由于是雄性动物,所以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
D.该细胞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D错误.
【答案】C
【2017年静安一模】
9.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结构如图所示)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涉及32P标记,它们标记的部位是( )
A. ①
B.②
C.③
D.①和③
【解析】解: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噬菌体是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构成.其中蛋白质组成元素有C、H、O、N、S,DNA的组成元素有C、H、O、N、P,所以32P标记的部位是图中的②DNA分子.
【答案】B
【2017年静安一模】
10.如图为DNA分子片段平面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解旋酶作用于结构1和2之间
B.结构6可以代表核糖核苷酸
C.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结构5
D.结构4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解析】解: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即图中的结构5,A错误;
B.结构6代表脱氧核苷酸链,B错误;
C.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不是氢键,C错误;
D.结构4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是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正确.
【答案】D
【2017年静安一模】
11.某个DNA片段由1000个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产生的全部DNA分子中碱基C的个数为( )
A.330 B.660 C.990 D.1320
【解析】解:某个DNA片段由1000个碱基组成,其中A+T占碱基总数的34%,因此该DNA分子中C=G=[1000×(1﹣34%)]÷2=330.该DNA片段复制2次,产生的全部DNA分子中碱基C的个数为:22×330=1320个.
【答案】D
【2017年闵行一模】
12.图中A、a,B、b表示基因,下列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
A B C D
【解析】解: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第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会发生基因重组。
第二种类型的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所以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会发生基因重组。
B项,B项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了第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故B项正确。
A项,A项无非同源染色体,未发生基因重组,故A项错误。
C项,C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成卵细胞和第一极体,该过程未发生基因重组,故C项错误。
D项,D项是配子结合受精,未发生基因重组,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7年杨浦一模】
13.右图表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期中某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解析】解:A项,从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来看,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A项错误。
B项,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基因a不可能是交叉互换得来的,只能是通过基因突变,故B项正确。
C项,如果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则可产生2种精子;如果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则可产生1个卵细胞,故C项正确。
D项,此动物的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可含有4个染色体组,故D项正确。
【答案】A
【2017年杨浦一模】
14.下列关于A~H所示细胞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只有G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②只有C、H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③只有A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④只有E、F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解:D、G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H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B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E、F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因此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注意本题要选择的是错误的选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2017年松江一模】
15.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选项是( )
A.分裂间期DNA复制与相关蛋白质合成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C.核膜与核仁的消失与重新出现
D.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解析】解:A项,减数分裂的间期和有丝分裂的间期均进行DNA的复制,故A项错误。
B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均会出现,故B项错误。
C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都会出现核膜与核仁的消失于重新出现,故C项正确。
D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有丝分裂的全程各个时期均含有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D项正确。
【答案】D
【2017年松江一模】
16.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过程有a、b、c
B.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
C.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细胞质
D.健康的人体内不会发生d和e过程
【解析】解: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表示DNA的复制,b表示转录,c翻译,A正确。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原料氨基酸由转运RNA运输,B正确。复制和转录的只要场所在细胞核,因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错误。只有病毒体内才存在d(逆转录)和e(RNA)自我复制的过程,D正确。
【答案】D
【2017年金山一模】
17.如图为重组成功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原来没有质粒)并在其内增殖、表达的过程.
(1)图中物质R上结合多个结构P的意义是 .图中物质Q的名称是 .查阅下列密码子,写出物质S的名称 .(密码子:AAG(赖氨酸)、GAA(谷氨酸)、CUU(亮氨酸)、UUC(苯丙氨酸)
(2)结合图,写出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信息传递途径(用类似中心法则的形式表述):
.
(3)若想在奶牛分泌的乳汁中收获上述目的基因表达产物,则重组质粒导入的受体细胞应为奶牛的 ,选择该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 .
【解析】解:(1)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这样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或多肽链).图中物质Q是tRNA,其一端的反密码子是GAA,则对应的密码子是CUU,编码的是亮氨酸,因此物质S为亮氨酸.
(2) 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信息传递途径为:
(3)培育转基因动物时,受体细胞最好应为受精卵,因为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答案】
(1)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或多肽链) tRNA 亮氨酸
(2)
(3)受精卵 全能性最高
【2017年闵行一模】
18.分析有关遗传信息传递与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7分)
美国科学家因发现RNA干扰机制而获诺贝尔奖。RNA干扰是将外源微小双链RNA片段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单链RNA并和某些蛋白形成复合物。这种复合物中的单链RNA与互补的mRNA结合,使mRNA被RNA酶裂解,从而使特定基因表达沉默。
④
⑤
⑥
30.在RNA和DNA中的某组成物质是有差异的,其
中不含N元素的是________。
31.mRNA携带的信息源自于________,其合成过程
称为____________。
32.mRNA与复合物中单链RNA结合,导致mRNA不
能与______结合,从而抑制了基因表达中的______过程。
33.RNA干扰技术在病毒性疾病、遗传病等的治疗方面
将发挥重要作用。图5示艾滋病病毒复制过程。假设
图5
RNA干扰技术可以让艾滋病病毒基因沉默,干扰后不
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用图5中数字表示)。
【解析】解:30.DNA是脱氧核糖核酸,其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一种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的脱氧核糖、一分子的磷酸和一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其碱基种类有A、T、C、G四种。RNA是核糖核酸,其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每一种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的核糖、一分子的磷酸和一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其碱基种类有A、U、C、G四种。由此可知,在RNA和DNA中的某组成物质有差异且其中不含N元素的是五碳糖。
31.m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32.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称为翻译,该过程中mRNA与核糖体结合利用氨基酸合成肽链。
33. RNA干扰技术使mRNA被RNA酶裂解,细胞核中转录出来的mRNA无法进行翻译过程,因此⑤不可能出现,以至其后的⑥也不能出现。
【答案】
30. 五碳糖
31.DNA的一条链;转录
32.核糖体;翻译
33.⑤⑥
【2017年杨浦一模】
19.回答有关遗传物质及其传递和表达的问题。(10分)
37.图一中1、3所表示的物质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图一中( )是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酶作用于2使之断开。
39.图一中若碱基对为n,G有m个,则氢键数为( )。
A.2n+m B.3n-m C.2n+3m D.3m-2n
40.图二中,2表示的是__________位点;从功能来看,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
41.图二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X表示的是_________方向;③可能是__________。
【解析】解:37.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因此与G配对的是胞嘧啶(C)。DNA双链由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
38.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即图中6;DNA双链中的两碱基互补配对,由氢键连接,解旋酶可以打开这种连接。
39.在一条DNA双链中,A与T配对,中间以两个氢键连接;C与G配对,中间以三个氢键连接。所以此DNA链中的C与G的碱基对数为m,A与T的碱基对数为n-m,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0.转录时,既需要起始位点,又需要终止位点,图中RNA酶开始时结合于左端1位点,结束时于右端2位点与DNA分离,说明1位点为起始位点,2位点为终止位点。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这条链称为模板链。
41.图二表示的过程为转录,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图中X所指方向,核糖核苷酸正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结合为核苷酸链,所以X所指的为转录的方向。③为核糖核苷酸链,在细胞核中合成的核苷酸链通常为mRNA,少数为rRNA或tRNA。
【答案】
37.胞嘧啶;脱氧多核苷酸链
38.6;解旋
39.A
40.终止;DNA分子中的一条模板链
41.细胞核;转录;mRNA(rRNA、t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