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0 KB
- 2021-04-14 发布
www.ks5u.com
大庆一中2019级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
1.要成为商品必须要
A. 是劳动产品 B. 有使用价值
C. 能满足人的需要 D. 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答案】D
【解析】
【详解】D: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凡商品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D符合题意。
ABC: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选D。
2.关于货币的说法正确是
①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③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④货币的基本职能是贮藏手段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②: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①错误,②正确。
③: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③正确。
④: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④错误。
故选D。
3.微信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现阶段一般的微信小程序一年的认证费价格为300元。这里的“300”元行使的货币职能是
A. 世界货币 B. 价值尺度 C. 流通手段 D. 支付手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B:现阶段一般的“微信”小程序一年的认证费价格为300元,这里的“300”元行使的货币职能是价值尺度,B符合题意。
ACD: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选B。
【点睛】货币职能的判定可过关键词来判定: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语;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语;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语;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语;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币”“国际收支”“国际结算”等词语。
4.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于8月30日正式面世,整体防伪性能提升,通过眼观手摸即可做到准确识别。新版人民币
①是国家的法定货币
②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③是国家任意发行并规定面值的
④会加速货币流通次数引起通货膨胀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新版人民币是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是国家的法定货币,①②符合题意。
③:新版人民币属于纸币,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任意发行纸币,③错误;
④:新版人民币的发行不会加速货币流通次数,引起通货膨胀,④错误。
故选C。
5.在下列选项中,对于增加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 只要增加纸币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
B. 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
C. 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
D. 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货币发行、价格、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
A: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发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增加纸币量,就必然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A项说法错误,排除。
B:影响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通货膨胀只是其中之一,且物价上涨的本质也不是通货膨胀,B项说法错误,排除。
C: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C项正确。
D:纸币发行量增加、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而不是物价上涨导致纸币发行量增加和通货膨胀,D项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6.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经济生活中使用各种各样的信用工具。信用卡与转账支票的共同点是
A. 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可直接使用的信用凭证
B. 都是国家法定货币
C. 都是在转账结算中使用的信用工具
D. 都能提取现金
【答案】C
【解析】
【详解】C:信用卡与转账支票的共同点二者都是在转账结算中使用的信用工具,C符合题意。
A:使用信用卡,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转账支票不能直接用于消费, A错误。
B:二者都是支付凭证,都不是国家法定货币,B错误。
D:信用卡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账,只有现金支票才能支取现金,转账支票不能支取现金,D错误。
故选C。
7.2019年1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7307,2019年4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7907。人民币贬值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①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②中国居民赴美旅游可以购买更多商品和服务
③美国减少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④美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有利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美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①④符合题意。
②: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不利于中国居民赴美旅游,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费用增加,同样的人民币可以购买更少商品和服务,②错误;
③: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有利于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美国会增加对中国的直接投资,③错误。
故选C。
8.改革开放初期,银行卡、信用卡等国外支付方式传到中国。而今,微信红包、支付宝等“中国式支付”引领全球支付潮流。“中国式支付”在全球成功逆袭
①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②源于人民币购买力的增强
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
④基于中国经济活力增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微信红包、支付宝等“中国式支付”之所以能引领全球支付潮流,在全球成功逆袭,根植于中国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有利于不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加深,①④正确。
②:“中国式支付”在全球成功逆袭并不源于人民币购买力的增强,与其无关,②错误。
③:“中国式支付”在全球成功逆袭与通货膨胀无关,③不选。
故本题选B。
9.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B.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C. 价格是价值的基础 D. 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价值决定价格,价格的高低不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A错误。
B: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B正确。
C:价值是价格的基础,C颠倒了二者的关系,说法错误。
D: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会影响到价格,但不是决定价格的因素,D错误。
故选B。
【点睛】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
(1)商品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
(2)市场供求影响价格。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提高。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商品供求关系引起的。
(3)纸币的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商品的价格。一般说来,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
(5)引起价格涨跌的还有其他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10.近年来,国家环保力度加大,木材供应缺口变大,加之人们对商品包装的要求不断提高,纸张价格快速上涨。这说明纸价
A. 由供求关系决定 B. 由纸张个别劳动生产率决定
C. 受供求关系影响 D. 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C
:近年来,国家环保力度加大,木材供应缺口变大,加之人们对商品包装的要求不断提高,纸张价格快速上涨,这说明纸价受供求关系影响,C符合题意。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而不是决定,A错误。
BD:价值决定价格,而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更不是由纸张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决定,BD错误。
故选C。
11.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变小 B.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变大
C.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 D. 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ABC: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变小,A正确,BC错误。
D: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D错误。
故选A。
12.下列关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
B.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
C.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时间成正比
D.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成反比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无关,A错误。
BD: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B正确,D错误。
C: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C错误。
故选B。
13.栗子蛋糕深受人们的喜爱,但价格比普通口味的蛋糕要高。其根本原因是
A. 栗子蛋糕更好吃 B. 吃栗子蛋糕的人较多,供不应求
C. 栗子蛋糕价值量较大 D. 生产栗子蛋糕的个别劳动生产率较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C:价值决定价格,栗子蛋糕深受人们的喜爱,但价格比普通口味的蛋糕要高,其根本原因是栗子蛋糕价值量较大,C符合题意。
AB:AB都不符合“根本原因”的要求,均应排除。
D: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生产栗子蛋糕的个别劳动生产率较高,影响的是栗子蛋糕的个别劳动时间,而生产栗子蛋糕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其价值量未变,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1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决定
C.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 商品的价格受个别劳动时间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CD: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符合题意,D错误。
AB: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AB错误。
故选C。
15.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
①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
②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趋势
④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等价交换,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在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中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等价交换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中实现的。等价交换不存在商品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16.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购车时在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有了更多的选择。这表明,传统然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A. 互为替代品
B. 是互补商品
C. 都是生活必需品
D. 都属高档耐用品
【答案】A
【解析】
题目中,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购车时在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是因为传统然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都能满足人们的同一种消费需求,故二者是互为替代品,选A、B选项判断错误。C、D选项在题目中体现不出来。
17.黄金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的需求量急剧减少,而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量则不会因为其价格的上涨而急剧减少,原因在于
A. 黄金是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
B. 黄金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C. 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对价格上涨没有反应
D. 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黄金是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A错误。
B:价值决定价格,黄金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受供求关系的影响,B错误。
C: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而不是对价格上涨没有反应,C错误。
D:黄金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的需求量急剧减少,而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量则不会因为其价格的上涨而急剧减少,原因在于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D正确。
故选D。
【点睛】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规律/需求法则: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需求弹性理论: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8.下面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很可能供过于求
②该商品可能供不应求
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②:本题中的函数图像描述的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表明:该商品价格上涨,因此,该商品可能供不应求,②理解正确;①理解错误。
③:该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③理解错误。
④:该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有利可图,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的生产,④理解正确。
故选D。
19.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据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这一变化趋势表明该省居民
A.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B. 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C. 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D. 以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答案】C
【解析】
【详解】C:据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这一变化趋势表明该省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C符合题意,
ABD:其它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故选C。
20.2019年4月小王以按揭付款的方式买了一套住房,并租了一辆小汽车,带着儿子去周边的景点玩了一趟。下列正确反映小王消费过程中的消费类型依次的是
A. 生存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租赁消费
B. 享受资料消费、生存资料消费、贷款消费
C.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D. 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消费的类型的相关知识。
按消费的方式分,小王以按揭付款的方式买了一套住房,这属于贷款消费。租了一辆小汽车,这属于租赁消费。从消费的目的看,小王带着儿子去周边的景点玩了一趟,这属于享受性消费。
A:三项对应均错误,A项错误,排除。
B:三项对应均错误,B项错误,排除。
C:三项对应均错误,C项错误,排除。
D:三项对应正确,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21.2019年1—4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6%,比2018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引起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提高的是
①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②网上销售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大
③抓住消费者的求实心理,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④减少货币使用,提升货币购买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价格影响需求。①:网上消费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①正确。
②: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网上销售商品不会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变大,②错误。
③:因网上消费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因而能抓住消费者的求实心理,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③符合题意。
④:网上销售商品并不会减少货币使用,也不会提升货币购买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2.随着高考的结束考生和家长们掀起了新一轮的消费热潮,引发了“后高考经济”的火爆。然而,“后高考经济”似乎也成为了浪费的温床,孩子们跟随潮流大量购置不必要且价格不菲的奢侈品,一些经济不太好的家庭甚至举债消费。对此,我们应倡导
①抑制消费,艰苦奋斗 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我们要倡导适度消费,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①观点错误。
③:材料没有体现我们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③与题意不符。
④:“孩子们跟随潮流大量购置不必要且价格不菲的奢侈品”说明我们在消费时不能盲目跟风随大流,要倡导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符合题意。
②:“一些经济不太好的家庭甚至举债消费”说明我们在消费时不能超出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要倡导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3.大众希望的技术进步,既要方便也要实惠。顺应这种要求,我国已开始布局5G技术研发。相比4G每秒100MB 的峰值速度,5G理论值将达到每秒10GB。这表明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③消费可以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④科技含量高低决定了商品价值大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大众希望的技术进步,既要方便也要实惠,这表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正确且符合题意;顺应大众希望的技术进步,既要方便也要实惠的要求,我国已开始布局5G技术研发,这表明消费可以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24.中国高铁总里程已超过1万多公里,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铁体系。高铁设施的完善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带动了旅游、购物等一系列的消费,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此材料反映了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方式
②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高铁设施的完善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带动了旅游、购物等一系列的消费,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反映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方式,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决定消费,而未涉及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排除②;
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③。
故选B。
【点睛】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强调消费什么的问题。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强调怎样消费的问题。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人们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根源于社会生产的大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生产发展刺激了人们消费的欲望。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进入2019年,羊肉价格依然呈不断上涨趋势。人们对此有很多感慨,以下是部分网友针对羊肉价格上涨发表的言论:
网友一:养羊户积极性不高,货源不足,羊肉价格上扬。
网友二:饲料价格、人工成本大幅上涨,羊肉价格“水涨船高”。
网友三:此肉吃不起,另寻他肉去。网友四:羊肉一劲涨,羊倌扩栏忙。
请运用多变的价格有关知识,分析网友的观点体现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
【答案】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网友一的观点体现了这一点,由于羊的供应减少,导致羊肉价格上扬。
②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网友二的观点就体现了这一点,饲料价格上涨,养羊成本大幅提升,羊肉价值量变大,带动羊肉价格上涨。
③价格变动会引起人们对商品需求量变动。一般来说,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而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上升。网友三的观点就体现了这一点,羊肉价格上涨,人们减少对其购买,转而去购买其他肉类产品。
④价格影响生产,调节产量。网友四的观点体现了这一点,羊肉价格上涨,养羊者利润增加,从而扩栏增加产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进入2019年,羊肉价格依然呈不断上涨趋势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请考生运用多变的价格有关知识,分析网友的观点体现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多变的价格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网友的观点体现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属于体现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网友的观点并转化为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网友一的观点,体现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
网友二的观点,体现了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网友三的观点,体现了价格变动会引起人们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网友四的观点,体现价格影响生产,调节产量。
【点睛】“体现类”主观题的设问一般有“体现了什么?”、“ 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 ”等。解题步骤:①思考和罗列出具体的知识点的内容。②要坚持“一一对应”的原则,逐一进行分析说明 ③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进行筛选,进行组合。并不是把每一个具体知识都答出来。答题要求:一般可采用“观点+材料”或“材料+观点 ”。作答时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相结合,不能只简单的罗列知识点。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可。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手机销售公司就手机消费意向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
企业老板李先生:事业有成、积蓄颇丰,意欲购买一部数万元的高端定制款手机。事业单位小王:刚参加工作,没有积蓄但未来收入乐观,想要分期付款购买一部6000元左右的高端智能手机。退休职工老赵:年事已高,智能手机使用不便又价格偏高,选择购买经济实用的老年机。农村居民张婶:认为高端机并不实用,有钱也不愿意买,比较能接受千元以下的经济实用型手机。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消费的有关知识,谈谈影响手机消费的因素。
【答案】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的差别导致了不同消费群体购买手机的意向不同。
②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对未来收入预期持乐观态度的人,购买意愿增强。
③价格影响消费。不同群体购买手机的价格不同。
④人们的消费还受到消费心理、消费观的影响。农村居民讲究实惠,购买高端手机意愿低。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手机销售公司就手机消费意向进行调查的结果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消费的有关知识,谈谈影响手机消费的因素。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结合消费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根据调查结果,谈谈影响手机消费的因素,属于材料分析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调查结果并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来组织答案:不同消费群体购买手机的意向不同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事业单位小王的意向,说明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对未来收入预期持乐观态度的人,购买意愿增强
不同群体购买手机的价格不同说明价格影响消费。
农村居民讲究实惠,购买高端手机意愿低,说明人们的消费还受到消费心理、消费观的影响。
【点睛】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和题型,根据设问要求,检索知识库,找到需要运用的一般理论;
第二步,以知识要点(特别是概念)为线索,按图索骥,在试题材料中寻找与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息;
第三步,把知识要点与对应的具体信息结合起来,对知识要点进行阐释。
第四步,表述答案:知识要点+材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