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00 KB
- 2021-04-14 发布
2017-2018学年湖南省郴州市嘉禾一中、临武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温馨提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Na-23
卷I单项选择题
(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22小题,共4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B.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迅速
D.凡是熵增加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2H5OH(1)+3O2(g)=2CO2(g)+3H2O(g) △H=-1367.0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1) △H=+57.3kJ/mol(中和热)
C.S(s)+O2(g) =SO2(g) △H=-296.8kJ/mol(反应热)
D.2NO2=O2+2NO △H=+116.2kJ/mol(反应热)
3.已知(1)H2(g)+1/2O2(g)=H2O(g); △H1=a kJ·mol-1
(2)2H2(g)+O2(g)=2H2O(g); △H2=b kJ·mol-1
(3)H2(g)+1/2O2(g)=H2O(1); △H3=c kJ·mol-1
(4)2H2(g)+O2(g)=2H2O(1); △H4=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b﹤O B.b﹥d﹥O C.2c=d﹥O D.2a=b﹤O
4.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水蒸气时放出热时121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的463kJ,则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kJ B.557kJ
C.436kJ D.188kJ
5.下列溶液中一定显示酸性的是
A.含H+的溶液 B.c(OH-)﹤c(H+)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CO2+H2O⇌ H2CO3 B.H2CO3+H2O⇌H3O++HCO3-
C.HCO3-+ H3O+=2H2O+CO2↑ D.CO32- + H2O⇌HCO3-+OH-
7.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该H2(g)+I2(g)⇌2HI(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同时生成n mol HI
B.体系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形成n mol H—H键的同时,断裂2n mol H—I键
8.氙和氟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如下平衡:
Xe(气)+2F2(气)⇌ XeF4(气) △H=-218kJ/mol
下列措施中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加压 B.减压 C.升温 D.降温
9. 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溶质
NaF
NaClO
NaHCO3
Na2CO3
pH
7.5
9.7
8.2
11.6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H=2的HF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以体积比1∶1混合,则有:c(Na+)> c(F-)> c(OH-)>c(H+)
B. 加热0.1 mol·L-1 NaClO溶液测其pH,pH大于9.7
C.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存在关系:c(OH-)=c(H+) +c(HCO3-)+2c(H2CO3)
D. 电离平衡常数大小关系:K(HF)> K(H2CO3 )>K(HClO)>K( HCO3-)
10.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1/2O2(g)=ZnO(s) △H1,
Hg(l)+ 1/2O2(g)=HgO(s) △H2,则Zn(s)+ HgO(s)= Hg(l)+ ZnO(s) △H3,
△H3的值为
A、2△H2-△H1 B、△H1-△H2 C、△H2-△H1 D、2△H1-△H2
1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某一条件,化学反应aA(g)+B(g)cC(g)的平衡的变化图象如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象反应Ⅰ中,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在图象反应Ⅰ中,若p1>p2,则此反应的ΔS>0
C.在图象反应Ⅱ中,说明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在图象反应Ⅲ中,若T1>T2,则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12.关于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大
B.NaC1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用pH试纸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
D.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
13.室温下,取0.1mol·-1HY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9mol/L
B.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Y-)﹥c(Na+)﹥c(OH-)﹥c(H+)
C.混合溶液中c(OH-)-c(HY)= c(H+)=1×10-9mol/L
D.混合溶液中c(Na+)=c(Y-)+c(HY)=0.1mol/L
14.已知25℃时,Ksp(AgC1)=1.8×10-10,KSP(AgBr)=5.0×10-13。该温度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gC1的悬浊液中通入少量的HC1,c(Ag+)减少
c(cl-)
c(Br-)
B.AgC1和AgBr共存的悬浊液中, =360
C.AgC1和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的浓AgNO3溶液,生成AgBr沉淀多于AgCl沉淀
D.等浓度的NaC1和NaBr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析出AgBr沉淀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
B.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纯碱溶液
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KCl溶液中的Fe3+
D.配制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浓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中和滴定中,既可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也可用待测溶液滴定标准溶液
B.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眼睛要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溶液液面的变化
C.滴定中和热时,两烧杯间填满碎纸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若用50 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 mL 0.50 mol·L-1的盐酸和50 mL 0.50 mol·L−1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的中和热不相等
17.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2+、Cl-、Na+、 B.Al3+、K+、、Cl-
C.H+、Fe2+、、 D.AlO2-、Na+、Cl-、
18.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的NaHCO3溶液:c(Na+)﹥c(OH-)﹥c(HCO3-)﹥c(H+)
B. 0.1mol·L-1Na2CO3溶液:c(OH-)-c(H+)=c(HCO3-)+c(H2CO3)
C.室温下,0.01mol·L-1的(NH4)2SO4溶液中:
c(NH4+)﹥c(SO42-)﹥c(H+)> c(OH-)
D.25℃时,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呈酸性:
c(CH3COO-)+ c(OH-)﹤c(CH3COOH)+c(H+)
19.常温下一种PH为2 的酸溶液与一种PH为12 的碱溶液等体积相混合,对溶液的酸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是二元强酸和一元强碱,混合液为酸性
B、 若是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混合液中呈酸性
C、 若是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混合液呈碱性
D、若是强酸和强碱相混合,溶液反应后呈中性
20、 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若a<4,则A、B都是弱酸 且电离平衡常数KA<KB
② 稀释后,B酸溶液的酸性比A酸溶液强 ③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④稀释前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1.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 mol·(L·min)-1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22.1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02 kJ,但当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H2O时,放出的热量为 519 kJ。如果1 mol CH4与一定量O2燃烧生成CO、CO2、H2O,并放出731.25 kJ的热量,则一定量O2的质量为
A.60 g B.56 g C.64 g D.40 g
卷II非选择题(56分)
23(4分).有下列物质:①NaCl ②K2SO4 ③AlCl3 ④CuSO4
⑤CH3COOH ⑥蔗糖 ⑦ BaSO4 ⑧NaOH溶液
(1)上述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
(2)加热蒸干AlCl3水溶液并灼烧,得到物质的化学式为 。
(3)写出CuSO4溶液的水解离子反应方程式 。
24(6分).将0.4mol·L-1HA溶液与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c(Na+)﹥c(A-),则:
(1)混合溶液中c(A-) c(HA)(填“﹥”“﹤”或“=”)
(2)混合溶液中c(HA)+ c(A-) 0.2mol·L-1(填“﹥”“﹤”或“=”)
(3)25℃时,如果取0.4 mol·L-1HA溶液与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测得混合溶液的pH=8,则c(Na+)-c(A-)= 。(填准确数值)
25(7分).经检测,从某工厂排出的酸性废液中主要含Cu2+、Fe2+、Fe3+、SO4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废液来提炼制取胆矾晶体(CuSO4·5H2O)和铁红(Fe2O3)的方案。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首先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试剂X使之充分作用。
②然后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试剂Y调节溶液pH使之产生沉淀。
③过滤后将滤渣洗涤并灼烧得到产品A。
④滤液经加热浓缩后冷却、结晶、过滤,得到产品B。
已知:将Cu2+、Fe2+、Fe3+、完全沉淀为氢氧化物所需的PH分别为6.4、9.6、3.7。
(1)试剂X可以是下列的 。(填对的序号)
①H2O2 ②HNO3 ③O3 ④Cl2
(2)加入试剂Y调PH时可用下列的 。(填对的序号)
①ZnO ②CuCO3 ③Cu(OH)2 ④NH3·H2O
(3)写出由滤渣灼烧得到产品A的化学方程式: 。
(4)加热浓缩时最好在 时停止加热。
(5)判断步骤③中滤渣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26(8分).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某未知浓度的盐酸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指示剂为酚酞)滴定,滴定结果如下:
实验编号
NaOH起始读数
NaOH终点读数
第一次
0.10mL
18.40mL
第二次
3.00mL
21.10mL
第三次
0.20mL
20.40mL
第四次
0.00mL
18.20mL
(1)滴定管在使用之前需要先 ,再洗涤和润洗
(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3)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以下操作可能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填写序号)。
A.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B.滴定前读数正确,达到滴定终点后,俯视读数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处悬挂一滴溶液
D.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E.未用盐酸溶液润洗量取用酸式滴定管
27.(6分)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14
α
1×10-12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t1<t2,则α____(填“<”“>”或“=”)1×10-14,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t1℃下,将pH=a的苛性钠溶液10ml与pH=b的稀硫酸500ml混合,测得溶液呈中性,若a+b=14,则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α=________。
(3)t2 ℃下,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V1∶V2=________。
28(9分).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其K1=5.4×10-2,K2=5.4×10-5,已知碳酸的K1=4.4×10-7,K2=4.7×10-11,
草酸钙的Ksp=4.0×10-8,碳酸钙的Ksp=2.5×10-9,试回答下列问题:
(1)0.1mol/LNa2CO3溶液的pH 0.1mol/LNa2C2O4溶液的pH(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 H2C2O4+CO32-=HCO3-+HC2O4- B.HC2O4-+CO32-=HCO3-+C2O42-
C.H2O+CO2+C2O42-=HC2O4-+HCO3- D.C2O42-+CO2+H2O=H2C2O4+CO32-
(3)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含杂质的Na2C2O4样品(已知杂质不与KMnO4和H2SO4溶液反应)。 实验步骤:
准确以1g样品Na2C2O4固体,配成100mL溶液,取出20.00ml于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足量稀H2SO4溶液,用0.016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25.00mL.
(已知:5H2C2O4+2KMnO4+3H2SO4===10CO2↑+2MnSO4+K2SO4+8H2O)
①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 滴定管中。(填“酸式”或“碱式”)
②滴定至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 。
③ 计算样品中Na2C2O4的纯度是 。
(4)草酸钙结石是五种肾结石里最为常见的一种.患草酸钙结石的病人多饮白开水有利于结石的消融.请用化学用语和简要的文字说明其原因:______.
(5)25℃时,向20mL碳酸钙的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cmol/L的草酸钾溶液20mL后, 有草酸钙沉淀生成,则c的最小值为______.
29(8分)、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H3PO3溶液存在电离平衡:H3PO3H++H2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亚磷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
(1)写出亚磷酸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温度下,0.100 0 mol·L-1的H3PO3溶液pH的读数为1.6,即此时溶液中c(H+)=2.5×10-2mol·L-1,除OH-之外其他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H3PO3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K=________。(H3PO3第二步电离忽略不计,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向H3P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所得溶液中c(Na+)________c(H2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c(H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填“>”“<”或“=”)
30(8分).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已知:2NO2(g) N2O4(g) ΔH<0)
(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N2O4的速率是vA______vB(填“>”、“<”或“=”);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关闭活塞K2,若在A、B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O2,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αA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分别通入等量的氖气,则达到平衡时,A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B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室温下,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______中的颜色较深.
(4)若在容器A中充入4.6 g的NO2,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7.5,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期中试题答案
命题人:唐孝旭 审题人:陈崇尧
一、选择题(44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
B
C
D
C
B
D
C
A
A
B
D
题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
D
C
C
B
A
B
C
D
B
C
A
二、非选择题(56分)
23、(1) ⑤ , ⑧
(2) Al2O3 (3)Cu2++2H2O Cu(OH)2+2H+
24 (1)< (2) = (3)9.9×10-7mol.L-1
25 (1) ①③ (2) ②③ (3) 2Fe(OH)3 = Fe2O3+3H2O [条件△]
(4)出现少量固体(或刚出现浑浊或其它合理答案)
(5)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BaCl2溶液无浑浊现象(或其它合理答案)
26、(1)查漏 (2)溶液由无色变粉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3)0.15 (4)AC
27 (1)>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离子积增大
(2)5×10-13
(3)11:9
28、(1)大于 (2)B
(3)①酸式 ② 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不退色(浅紫色或紫红色也给分)
③ 67%
(4)草酸钙存在溶解沉淀平衡,CaC2O4(s)⇌Ca2+(aq)+C2O42-(aq),多饮白开水,导致c(Ca2+)、c(C2O42-)减小,使平衡向右移动,有利于CaC2O4的溶解,
(5)3.2×10-3
29、(1)H3PO3+OH-=H2PO3-+H2O
(2) c(H+)>c(H2PO3-)> c(HPO32-) 8.3×10-3
(3) =
30、 (1)< 变小
(2)增大 不变 变小
(3)A
(4) 0.02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