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00 KB
- 2021-04-14 发布
乾安县第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农业结构上应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下列作物中,图中②的地区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是( )
A.花生、甜菜 B.大豆、花卉
C.枸杞、甘草 D.甜菜、大豆
3.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 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 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 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图为北非某区域著名绿化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兴建该工程主要是为了( )
A.绿化美化环境 B.保持水土 C.减缓温室效应 D.防风固沙
5.能够监测图中绿化工程植被生长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 GIS和GPS C.RS D.GIS
6.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7.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
C.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
D.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
9.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中荒漠化土地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 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10.关于沙漠化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对沙漠化防治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
②沙漠化防治的具体技术和措施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状
③目前仍有一定生产力,但已开始面临荒漠化危险的土地,可暂不作为治理的重点
④贫困是导致森林被砍伐,草地被破坏,进而使土地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列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河口外海域沙丁鱼增加 B.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严重
C.减轻了水灾和旱灾 D.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
12. 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13.雨林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是( )
①光合作用强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生物残体分解快 ④生物生长迅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 ,下面正确的是( )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种齐全,但以褐煤为主
B.大同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C.煤层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
D.分布范围广,全省有一半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16.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 )
①煤—电—铝 ② 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一铁一钢 ⑤煤一电一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17.山西省建设能源基地的措施有( )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④大量运进石油、天然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在山西坑口电站的建成,将会( )
A.变输煤为输电,减少了道路灰尘,将有助于大气环境的改善
B.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将缓解交通压力
C.使运输业受损,减少就业机会
D.变输煤为输电,经济效益将降低
19.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 )
A.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 B.重化工业产业基地
C.轻纺工业产业基地 D.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VA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调整农、林、牧结构,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B.TVA在田纳西河流域积极开垦草原来扩大耕地面积
C.TVA在田纳西河流域缩小林、草比重,积极建设自然保护区
D.TVA在田纳西河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22.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地形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
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23.关于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D.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
24.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
安全,黑龙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黑龙江省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原因包括( )
①耕地面积广阔 ②粮食单产高 ③土壤肥沃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对东北农业发展的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是相同的
B.平原地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C.山区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D.草原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完成26—27题。
26.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2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乡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显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29.下面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中属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
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C.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30.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是 ( )
A.江汉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太湖平原
31.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环境恶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开发
B.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
C.为了获取炼钢用的木炭,大片伐林,造成水土流失
D.炼钢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32.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 ( )
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 B.南亚、南美洲、欧洲
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D.南亚、非洲、南美洲
33.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
A.地质条件稳定 B.年降水量增多C.灌溉条件改善 D.黄河水量减少
34.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湿地破坏 B.森林锐减 C.水土流失 D.土壤盐渍化
35.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B.海拔 C.水源 D.热量
读图,完成36~37题。
36.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37.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38.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39~40题。
(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39.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
40.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A.a-枯枝落叶 B.b-土壤C.c-生物 D.d-供给养分
二、非选择题(40分)
41.读美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山脉③为_________,河流⑤___________,该河是世界上第________长河。
(2)美国的“硅谷”是_______;美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是_______,首都是____(都填序号)
(3)在密西西比河水系中,田纳西河属于密西西比河的__________支流,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42、读下图某水电站的储水大坝纵向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建坝主要应考虑大坝________侧的气候、水文等历史资料。
(2)可以明显改善航运条件的是大坝以________区域。
(3)建坝后,泥沙容易淤积的区域_______________。
(4)水库对大坝___________侧的区域有防洪、灌溉的作用。
(5)水能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读右图并回答(8分)
(1)图中所示煤的名称是 ,
把此煤外运的铁路线名称是
(3)甲所在的省区是 (写简称 )
乙所在的省区是 (写简称 )
两省区之间的山脉是 ,
(4)甲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是 、
、
。
44读“长江三角洲略图”和”珠江三角洲图”,回答问题。(10分)
(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的对应字母:杭州市__,广州市__, 京九线___。
(2)珠三角洲的形成是___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_。
(3)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升级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写出河流的名称:
F、 ,
G、 。
(2)写出平原的名称:
甲、 ,
乙、 ,
丙、 ,
(3)写出山脉的名称:
C、 ,
B、 。
(4)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点
,
。
乾安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5分,共计60分)
1-5CDDDC 6-10ACADC 11-15AACAC 16-20CABCD 21-25DDDAB 26-30ADDCB 31-35AACDD 36-40DDBAB
二、综合题(共计40分)
41、(8分)
(1)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四、
(2)6/9/10
(3)二级、梯级开发
42、(5分)
⑴西⑵西⑶西⑷东(5)清洁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发电成本低,
43.(8分)
(1)大同 ,大秦(2) 晋 , 冀 ;太行山 ;
(4)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市场广阔;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44. (10)
(1)A、 D 、 J
(2)能源资源不足,矿产资源缺乏
(3)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侨乡之一。
(4)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国内腹地范围小
45、 (9分)
(1) 黑龙江、乌苏里江、(2)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长白山脉、小兴安岭(4)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大区专业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