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6.23 KB
- 2021-04-14 发布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2019 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历史(三)
试题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试室号、座位号、考号填写
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许折叠,考试结束后,收回答题卡和答题卷。
3.全卷页,共 21 小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题;满分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 “‘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
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 ”这表明光荣革命
A. 开启了英国主权在于议会的政治格局
B. 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
C.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
D. 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
息“光荣革命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和所学史实说明光荣革命改
变的是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 ,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 ,国家权力中心发生转移。 B 和 C 是
到 19 世纪中期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完善故应排除 ;D 是 1689 年《权利法案》 的颁布故也应排除。
此题正确选项是 A 。
考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光荣革
命’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2. 2013 年 12 月 31 日,山东威海与台北的空中直航首航成功。通航是海峡两岸实行的“三
通”之一,除了通航,其他“两通”指的是
A. 通邮、通路
B. 通邮、通电
C. 通邮、通商
D. 通信、通路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考察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979 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 ,随后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中央政府倡议两岸直接通邮通航
通商即三通。故本题选择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3. 阅读下面有关美国政治生活的漫画,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美国政党政治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 美国政党政治实现了竞选对手的公平竞争
C. 国会与总统选举反映了美国政党政治的本质属性
D. 美国国会或总统选举在程序上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
发现,在做本题时一定要注意图片二的“驴象之争” ,“驴象之争”典型的体现了美国的政党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政治——两党竞争,而其他两幅图片则体现了两党竞争的本质是金钱的竞争,所以从三幅图
片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只能是国会与总统选举反映了美国政党政治的本质属性。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的政党政治
4. 据统计, 19 世纪 40 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
总额由 3100 万元下降到 1600 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 93 艘下降到 70 艘。上述现象出
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B. 广东人民对洋货的抵制
C. 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所涉及的时间 40 年代下半期,即鸦
片战争以后,所以排除 D 选项。 B、C 选项说明不了问题的实质,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等签订,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分散了对外贸易,所以选 A 选项。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1840-1900 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南京条约》
5. 柏拉图曾说: “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
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 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
主使智慧边际化。 ”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A. 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B. 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 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D. 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情境及所学知识可知, “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削弱”体现雅典民主
制的局限性,故 C 项正确; A 项是对权力的限制,题干反映人民的作用,故排除;雅典民主
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故 B 项错误; D 项在题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6.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 21 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 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 “关
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 欧洲共同体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
B. 欧洲共同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C. 欧洲联盟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D. 欧洲联盟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
【答案】 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际关系格局,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干中要
求的是 “21 世纪以来国际关系” ,不结盟运动是在 1961 年,排除 A 项, 欧共体成立是在 1967
年,排除 B 项,两极瓦解是在 1991 年,排除 D 项, C 项符合题意。
7.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
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 。为了录取而“冒籍”的现象
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个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A. 移民制度的僵化
B. 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C. 户籍制度不合理
D. 录取名额地区间的差异
【答案】 D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科举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
学,在古代政府根据各州人数多少不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导致地域名额分配不均,
所以会出现考生到录取名额多的地区参加考试, ABC 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8.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 ,
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 获得军费赔偿
B. 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 在华开设工厂
D. 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二次鸦片
战争中的军费赔偿只是给予英法两国(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进驻北京使馆区是
《辛丑条约》 ;在华开厂是《马关条约》 ,故 ABC 与题意不符; D 项是 1858 年第二次鸦片战
争期间《天津条约》的内容之一。故选 D。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
片战争
9. 西塞罗说: “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 ”古代
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 权威
B. 理性
C. 法律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D. 宗教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奴隶制时代的罗马文明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其创造的法律体系。它对人
的行为作出了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节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考点:罗马人的法律
点评:西塞罗是“自然法之父” 。
10. 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认为: 在共和政体中, 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 补救这个不便的
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
发生联系。 1787 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A.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B. 立法、司法分权制衡
C. 中央政府、州实现合理分权
D. 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美国的政治体制。由所学及材料“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
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
可知,美国国会掌握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所以应选 D。
考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制的确立·国会
11. 截止 2012 年,中国在非洲已援建 3000 多公里铁路, 100 多所学校, 减免其 200 多亿人
民币债务,谱写了中非友好新篇章。新中国与非洲友好开端最早可见于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C. 参加不结盟运动组织
D. 第二十六届联大
【答案】 B
【解析】解题时紧扣“新中国与非洲友好开端最早” ,而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A 日内瓦会议是中
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会议,主题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与题意无关,故 A 项排
除;万隆会议,第一次亚非会议,使得更多亚非国家和中国建交,据此可知符合题意,故 B
项正确; 1961 年不结盟运动组织成立,中国没有参加,只是观察员国,与题意不合,故 C 项
排除; 1971 年联合国 26 届联大回复中国的合法席位,与题意时间不合,故 D 项排除。
12. 下图为“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选项中解读不正确的是
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单位:年)
A.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B. 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专制和民主的斗争上
C. 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D.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 1875 年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美国民
族解放战争的时间是 1775 ~1783 年,D 项说法错误。 ABC 三项说法均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 D。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确立
过程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名师点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项目 德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世袭 议会选举
国家元首的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有 有
政府内阁首脑 首相 总理
政府内阁产生方式 皇帝任命 议会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 皇帝 议会
议会的权力
行使立法权
虽受总统的制约,但享有真正
的、独立的权力
行使立法权
权力很小, 甚至不能自行通过
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13. 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
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 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 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 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美
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故选 A;冷战采取除武装
进攻之外的手段同社会主义国家对抗, 排除 B;杜鲁门主义实质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 而马
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 C 说法错误; 1955 年华约组织建立,欧洲正式形成两大军
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排除 D。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
14. 在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的一座山顶上树立着高大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 (下
图) 。长征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 “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却建在四川,下列不可能成为其
历史依据的是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A. 四川是抗日战争的后总方
B. 红军在四川活动时间长、范围广
C. 红军在四川境内斗争最艰苦
D. 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的范围广, B 说法正
确;四川是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说法错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
安,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红军在四川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C 说
法正确;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D 说法正确;故此题应选 A 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红军长征
15. 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 《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
A. 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 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 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
【答案】 C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资政新篇》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天朝田亩制
度》相比, 《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故 C 正确。 《资政新篇》
不是农民运动的产物,不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故 A 错误。 《天朝田亩制度》触及了封建土
地私有制,不是《资政新篇》 ,故 B 错误。 《资政新篇》不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故 D 错
误。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 《资政新篇》
【名师点睛】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 、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
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
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但以太平天
国本身的历史条件,未能实施。虽然在太平天国其间产生但并不是农民阶级的产物。
16.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长期没有举行过会议,各民主党派的
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斗。这些现象反映当时
A. 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B. 政治协商制度被抛弃
C. 多党合作制度一度停止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断
【答案】 A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法正常召开,实际上剥夺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力,
说明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答案为 A。B、C、D 都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
表现,不符合题意。
17. 下图是英国政治家维克多·薇兹笔下的一幅关于中苏关系的作品。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手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持镰刀,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手持铁锤,正在进行激烈的“乒乓球”比赛。对这幅作品的解读
错误的是
A. 反映了中苏关系的恶化
B. 两国领导人政见的不同
C. 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
D. 中苏实行“乒乓外交”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由“进行激烈的‘乒乓球’比赛”可知反映了中苏关系的恶化和双方在
国家利益上的冲突;由“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手持镰刀,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手持铁锤”可知
两国领导人政见不同。与中国实行“乒乓外交”的是美国,不是苏联,故选 D 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苏关系的变化
18. 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 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 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C. 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D. 削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畅销英国,
而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却没有市场,在当时的中英贸易中在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 A、B、D 三项是走私鸦片产生的影响,
而非目的,本题应选 C 项。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
19. 宗法制、 分封制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的一些特点。 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形态的演进, 宗法
制、分封制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实质是
A. 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
B. 政治关系中的地缘关系逐渐取代血缘关系
C. 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 受封的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便利其势力增长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实质” ,联系
已学知识可知宗法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说明政治关
系中的血缘关系逐渐被打破,地缘关系逐渐取代。 A、C 只是其表现, D 是原因。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0. “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
上。 ”“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 ”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
A.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B. 专制主义思潮盛行
C. 具有民主选举基础
D. 国会对政府有监督权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判断出德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国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故选 A。易错选 B,B 说法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CD 不
符合德国。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德国
21. 电影《建国大业》中国民党海军司令陈绍宽说: “打日本人是荣耀,但现在中国人打中国
人,这事我不干。 ”据此我们可判断,此时应是
A.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B. 国民党正在全力抗日
C. 两党合作共赴国难
D. 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答案】 D
【解析】陈绍宽说:打日本人是荣耀,但现在中国人打中国人,足以说明当时内战已经爆发,
A、B、 C 三项时间均不对。因此选 D。
22. 为了制定 1954 年宪法,党和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
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 138 万条。材料说明 1954 年宪法
A.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
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1954 年宪法” 、“党和政府广泛征求
意见” 、“全民讨论近三个月”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新中国的第一步宪法诞生的相关背景。结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核心认识, 1954 年宪法的制定进程,是在广泛征求
人民意见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即能够充分的说明, 1954 年宪法所体现出的“人民民主原
则”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其余 ABD 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954 年宪法的制定
23. 1924 年 1 月,李大钊发表声明称: “因为第三国际是一个世界的组织, 中国共产主义的团
体是第三国际在中国的支部,所以我们只可以一个一个的加入本党(指国民党) ,不能把一个
世界的组织纳入一个国民的组织。中国国民党只能容纳我们这一班的个人,不能容纳我们所
曾加入的国际的团体。我们可以加入中国国民党去从事国民革命的运动,但我们不能因为加
入中国国民党,便脱离了国际的组织。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 中共代表共产国际与国民党合作
B.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C. 中共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
D. 国共合作的方式发生变化
【答案】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2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全国掀起抗议浪潮,各地的口号是: “议会!议会!除了议会不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纳税! ”“只要我们有两头牛,就愿意出售一头来资助陛下,但必须通过议会! ”材料充分表明
A. 当时议会是最高统治者
B. 纳税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
C. 议会必须按民众要求资助国王
D.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只要我们有两头牛,就愿意出售一头来资助陛下,但必须通
过议会!”表明英国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征税机构,但议会并不是最高统治者,所以 A 项错误
D 项正确。 B 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 C 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 要交税的是民众, 不是议会。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25. 《辛丑条约》规定: “诸国人民被戕害、凌虐之城镇,五年内概不得举行文武各等考试。 ”
这一规定反映了西方列强意图对中国进行
A. 武力震慑
B. 文化侵略
C. 严刑惩凶
D. 心理征服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侵略最通俗的理解,就是有组织的发起侵占,杀戮与掠夺。材料中的规
定只是强调禁止文武考试而不是侵略、 武力震慑、 严刑惩凶, 所以 ABC 三项都正确, 均排除。
强调禁止文武考试等于断绝了中国人的读书、升官发财的道路,对于有读书、升官发财思想
的中国人毫无疑问是一个沉重的心理上的打击,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辛丑条约》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26. 图中四件大事与下列主题依次对应的正确顺序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一边倒”
③“求同存异”
④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
【答案】 C
【解析】首先确定第一幅图的对应项为③,再确定第四幅图的对应项是④,这样就能确定正
确选项为 C。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27. 下表为 1854 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A. 两党分歧日趋扩大
B. 两党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C. 共和党是国会多数党
D. 两党对峙的格局尚未形成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党在“反对蓄奴制”这个问题上分歧最大体现了
两党在奴隶制问题上矛盾尖锐,故答案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 年宪法》 ·两党制
28. 陈旭麓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说: “辛亥革命⋯⋯为 2132 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
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这一结论基于,
辛亥革命
A.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 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其强调辛亥革命为一段 2132 年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结合所学应为辛亥
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所以 A 项正确,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是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新文化运动;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是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第一资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29. 1920 年 1 月,北大学生张国焘、康白情、许德珩等到上海拜访孙中山先生。孙中山说:
“你们学生反抗北京政府的行动是很好的,你们的革命精神也是可佩服的。⋯⋯如果我现在给
你们五百支枪,你们能找到五百个真正不怕死的学生托将起来,去打北京的那些败类,才算
是真正革命。 ”许德珩等回答: “孙先生也掌握过几万人的部队,何以革命还是失败了呢?新
文化运动反对旧思想、旧势力,在那里艰苦奋斗,学生们赤手空拳不顾生死的与北京政府抗
争,只因为没有拿起枪来,就不算革命吗?”下列归纳以上两种观点的思维角度的选项是
A. 五四运动非革命 / 五四运动是革命
B. 五四运动是学生反政府 / 学生反旧思想旧势力
C. 革命是暴力夺权 / 革命是和平请愿
D. 革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 文化运动也能促进变革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内容可知是
孙中山和青年学生关于民主革命和革命的方式的讨论,他们在革命的认识和革命的方式上存
在着一些分歧,体现在是真刀真枪的干还是文化革命,结合选项内容可知 D 符合题意。 A 项
叙述流于表面,没能真正体现题意内容, BC 叙述不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
30.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周恩来说: “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 ”毛泽东赞同
地说: “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 ”“缓和局势、和平共处,本是我们的口号,
现在艾登(英国外交大臣) 、尼赫鲁都说了,形势大变了,我们应与一切愿与我建立关系的国
家建立工作。 ”可以从中获取的信息有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①新中国决定以真正的不结盟作为自己的外交政策
②新中国开始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③新中国开始以主动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关键信息“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 、“艾登(英国外交大臣) 、
尼赫鲁都说了” 、“应与一切愿与我建立关系的国家建立工作” ,材料主旨即能够体现③、④。
而材料无从提及“不结盟”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排除①、②。故答案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的外交策略及外交政策·系列概况及认识
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 革秦之弊, 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 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 《九
章律》 ,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
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
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
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其原因是战争需要平民源源不
断的人力资源,他们处于要求政治上得到进步的有利位置,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采
取罢工的形式。他们通过平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包括写下法律条文,公诸
于众,限制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土地的数量。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
(2)概括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法律原则。
(3)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律制度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的原因。
【答案】 (1)约法省刑,崇尚宽简;礼法并用。
(2)注重证据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3)战争需要人民补充人力资源,使他们在政治上的一些权利得到保障;保民官对平民利益
的保护;公民大会可限制贵族的利益。
..............................
第( 2 )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
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罗马法的原则由材料二“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 “合理与节制”
可知罗马法注重证据;合理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第( 3 )问, “罗马法律制度刚建立时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分析: “战争
需要平民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通过平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 ;“限制任何
公民拥有的土地数量”等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法律制度;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
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的原则、民主色彩
32.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 “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
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正如梁启超所云: “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 像秦始皇、 明太祖那样强暴, 像曹操、
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
一个质的飞跃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二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
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金冲及《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
材料三 1912~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 470 多家,投资近 1 亿元,加上原有扩建
新增资本达 1.3 亿元以上, 相当于革命前 50 年的投资总额, 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 1913
年为 43448 马力, 1918 年为 82750 马力,约增加 1 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是什么?
(3)毛泽东同志在 1942 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研究党
史, 只从 1921 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结合材料三, 分析毛泽
东所持观点的原因。
【答案】 (1)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了中国近代史
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2)民主精神的传承;思想的空前解放。
(3)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为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和对它的评价。要求从政治文明的角
度对辛亥革命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可以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国、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方面
去作答。辛亥革命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金冲及在《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中评论: “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
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这主要
体现在五四运动对辛亥分明的民主精神的传承;辛亥革命使当时的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
解放,也对五四运动起了思想方面的影响。 (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并依据材料三中对经济发展的描述可知,辛亥革命促使
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并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为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政治影响、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的影响、对
辛亥革命的评价
********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
灿若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