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8.20 KB
- 2021-04-14 发布
& 知识就是力量! &
@学无止境! @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
时限: 150 分钟 满分: 3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 32 Ga 70 As 7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126 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不全
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
煌的成
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其贡献的描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牛顿将物体间复杂多样的相互作用抽象为“力”,提出了力和惯性的概念;伽利略
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库仑提出了
场的概念,并用电力线和磁力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
B.密立根通过实验测量了物体间的引力并确定了引力常量的值,验证了牛顿的万有引
力定律
C.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中,应该将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于小磁针放置,
给导线通电,发现小磁针偏转明显
D.法拉第由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 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解释
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15.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质线悬挂在木板的支架上,木板沿倾角为θ的斜
面下滑时,细线呈竖直状态,则在木板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木板、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tanθ
D.木板、小球组成的系统减少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16.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一端系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圆锥顶上。
设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 细线的张力为 FT,则 FT随ω 2 变化的
图象是( )
& 知识就是力量! &
@学无止境! @
17.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玻璃皿在中心放一个圆柱形电极接电源的负极,沿边缘放一个圆
环形电极接电源的正极做 “旋转的液体的实验” 。若蹄形磁铁两极间正对部分的磁场视
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0.1T,玻璃皿的横截面的
半径为 a=0.05m,电源的电动势为 E=3V,内阻 r=0.1Ω,
限流电阻 R0=4.9Ω,玻璃皿中两电极间液体的等效电阻为
R=0.9Ω,当闭合开关后液体旋转时电压表的示数恒为
1.5V,则( )
A.由上往下看,液体做顺时针旋转
B.液体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N105.1 4
C.闭合开关 10s,液体具有的热能是 4.5J
D.闭合开关后,液体热功率为 0.081W
18.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一个以 O 为圆心、半径为 R 的圆,电场方向与圆所在平面平
行, A、 O 两点电势差为 U。一带正电的粒子在该电场中运动,经 A、B 两点时速度方
向沿圆的切线,速度大小均为 v0,粒子重力不计,只受电场力,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粒子从 A 到 B 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圆周上电势最高的点与 O 点的电势差为 2 U
C.粒子在 A、B 间是做圆周运动
D.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 U
R
19.如图是滑雪场的一条雪道。质量为 70 kg 的某滑雪运动员由 A 点
沿圆弧轨道滑下,在 B 点以 5 m/s 的速度水平飞出,落到
了倾斜轨道上的 C 点(图中未画出) 。不计空气阻力,θ =30°,
g=10 m/s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滑雪运动员腾空的时间为 1s
B.BC两点间的落差为 5 m
C.落到 C 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3500 W
D.若该滑雪运动员从更高处滑下,落到 C 点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
20.如图所示, M、N 为两块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电压可
& 知识就是力量! &
@学无止境! @
M
m
弹簧测力计
打点计时器
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 静止的带电粒子带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 (不计
重力),从点 P 经电场加速后,从小孔 Q 进入 N 板右侧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
为 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CD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绝缘板,它与 N 板的夹角为θ= 30°,
孔 Q 到板的下端 C 的距离为 L。当 M、 N 两板间电压取最大值时,粒子恰好垂直打在 CD
板上,则( )
A.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 Um=
2 2 2
2
q B L
m
B.CD 板上可能被粒子打中区域的长度 S= 3 3)
3
L-(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Bq
mt m 6
D.能打到 N 板上的粒子的最大动能为
2 2 2
18
q B L
m
21.我国志愿者王跃曾与俄罗斯志愿者一起进行 “火星 500”的模拟实验活动。 假设王跃登
陆火
星后,测得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2
1
,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9
1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
加速度
是 g,地球的半径为 R,王跃在地球表面能竖直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为 h,忽略自转的
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火星的密度为
GR
g
3
2
B.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相等
C.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9
4g
D.王跃在火星表面能竖直向上跳起的最大高
度为
4
9h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74 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一)必考题和(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 第 32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33 题-- 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2.(6 分)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中 M 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包含滑轮质量) , m 为砂和砂桶的质量。
& 知识就是力量! &
@学无止境! @
(1)关于实验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
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 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M
(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 (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 ,已知
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 50Hz的交流电, 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结
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为横坐标,小车的加速度 a 为纵坐标,画出的 a—F 图象是一
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 k,则小车的质量为。
23.(9 分)现有一满偏电流为 500μA,内阻为 1.2×103Ω的灵敏电流计 ○G ,某同学想把它
改装成中值电阻为 600Ω的欧姆表,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一节干电池(标准电动势为 1.5V) B.电阻箱 R1(最大阻值 99.99Ω)
C.电阻箱 R2(最大阻值 999.9Ω) D.滑动变阻器 R3(0—100Ω)
E.滑动变阻器 R4(0—1kΩ) F.导线若干及两个接线柱
(1)由于电流表的内阻较大, 该同学先把电流计改装为量程为 0~2.5mA 的电流表, 则电
流计应 __联一个电阻箱 (填“串”或“并” ),将其阻值调为 ___Ω。
(2)将改装后的电流表作为表头改装为欧姆表, 请在方框内把改装后的电路图补画完整,
并标注所选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的符号( B~E)。
(3)用改装后的欧姆表测量一待测电阻,读出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 200μA,则待测电阻
的阻值为 ___Ω。
& 知识就是力量! &
@学无止境! @
24.(12 分)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圆木棒 A 下端离地面高 h,上端套着一个细
环 B。A 和 B 的质量均为 m,A 和 B 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f,且 f mg 。用手
控制 A 和 B,使它们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 A 与地面碰撞后, A 以碰撞地
面时的速度大小竖直向上运动,与地面碰撞时间极短,空气阻力不计,运动
过程中 A 始终呈竖直状态。求:
(1)木棒 A 与地面第一次碰撞后 A、B 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若 A 再次着地前 B 不脱离 A,A 的长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25.( 20 分)如图所示, 金属导轨 MNC和 PQD,MN
与 PQ 平行且间距为 L,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
为α, N、Q 连线与 MN 垂直, M、P 间接有阻值
为 R 的电阻;光滑直导轨 NC 和 QD 在同一水平
面内,与 NQ 的夹角都为锐角θ。 均匀金属棒 ab
和 ef 质量均为 m,长均为 L,ab 棒初始位置在
水平导轨上与 NQ 重合; ef 棒垂直放在倾斜导轨上,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
较小),由导轨上的小立柱 1 和 2 阻挡而静止。 空间有方向竖直的匀强磁场 (图中未画
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两金属棒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不计所有导轨和 ab 棒的
电阻, ef 棒的阻值为 R,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忽略感应电流产生的
磁场,重力加速度为 g。
(1)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给 ab 棒一个垂直于 NQ、水平向右的速度 v1,在水平导轨上沿
运
动方向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ef 棒始终静止,求此过程 ef 棒上产生的热量;
(2)在 (1)问过程中, ab 棒滑行距离为 d,求通过 ab 棒某横截面的电荷量;
& 知识就是力量! &
@学无止境! @
(3)若 ab 棒以垂直于 NQ 的速度 v2 在水平导轨上向右匀
速运动,并在 NQ 位置时取走小立柱 1 和 2,且运动
过程中 ef 棒始终静止。求此状态下最强磁场的磁感
应强度及此磁场下 ab 棒运动的最大距离。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物理题、 3 道化学题、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
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4.模块 3-4 试题( 15 分)
(1)(5 分)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
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 a、b 两束光线。则。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
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在玻璃中, 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 b 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 a 光的波长小于 b 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 a 光的折射率小于对 b 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变大,则折射光线 a 首先消失
E.分别用 a、b 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室装置上做实验, a 光的干涉条
纹间距大于 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2)(10 分)平衡位置位于原点 O 的波源发出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
& 知识就是力量! &
@学无止境! @
中沿水平 x 轴传播, P、Q
为 x 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 x 轴正方) ,P 与 O 的距离为 35cm,
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 t=0 时由平衡
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 T=1s,振幅 A=5cm。当波传到 P 点时,
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 5s,平衡位置在 Q 处的质点
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
(i) P、Q 间的距离;
(ii)从 t=0 开始到平衡位置在 Q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
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35.模块 3-5 试题( 15 分)
(1)(5 分)关于近代物理学的实验和结论,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填正确答案标
号,选对 1 个给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
得分 0 分)。
A.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都证明了粒子的波动性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
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总能量增大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E.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
粒子组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2)如图所示,可看成质点的 A 物体叠放在上表面光滑的 B 物体上,一起以 v0 的速度沿
光滑的水平轨道匀速运动, 与静止在同一光滑水平轨道
上的木板 C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B、 C的上表面相平
且 B、C 不粘连, A 滑上 C 后恰好能到达 C 板的最右端,
已知 A、B、C 质量均相等,木板 C 长为 L,求 :
①A 物体的最终速度;
②A 在木板 C上滑行的时间。
& 知识就是力量! &
@学无止境! @
八模训练(三)物理答案
14.C 15.D 16.C 17.D 18.B 19.AD 20.BD 21.ACD
22. (6分)( 1)BCD(2分) (2)1.3(2分) (3)2/k(2分)
23.(9 分) (1)并( 1 分) 300(2 分)
(2)如图(电路连接错误、电阻箱或滑动变阻器选错或
未标出均零分) (3 分) (3) 900 (3 分)
24.(12 分)【答案】 2
22
)(
8
fmg
hgmL
【解析】( 1)木棒与环一起自由下落,设木棒着地时的速度为 0v ,则有
V0
2=2gh 0 2v gh (1 分)
木棒 A与地面第一次碰撞后,木棒弹起竖直上升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木棒: 1f mg ma 得 1
f mga
m
(1 分) 方向竖直向
下( 1 分)
对环: 2mg f ma 得 2
mg fa
m
(1 分) 方向竖
直向下( 1 分)
(2)环在木棒上升及下降的全过程中一直处于向下加速运动状态,木棒从向上弹起到
再次着地的过程中木棒与环的加速度均保持不变。
木棒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1
02
a
vt ( 2
分)
在这段时间内,环运动的位移为 2
0 2
1
2
x v t a t (2 分)
要使环不碰地面,则要求木棒长度不小于 x,即 L x ( 1 分)
& 知识就是力量! &
@学无止境! @
解得: 2
22
)(
8
fmg
hgmL (2 分)
25.( 20 分)【答案】 (1)Qef= 2
1
4
1 mv ;(2)q= R
θdLBd )cot(2 ;
(3)Bm=
2)sin(cos
)cos(sin1
vαμα
αμαmgR
L
,方向竖直向上或竖直向
下均可, xm =
μααμ
θLμ
cossin)1(
tan
2
【解析】 (1)由于 ab 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回路中产出感
应电流,感应电流流经电阻 R 和 ef 棒时,电流做功,产生
焦耳热,根据功能关系及能的转化与守恒有:
2
12
1 mv =QR+Qef ① ( 2 分)
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和焦耳定律 Q=I2
Rt 可知,电阻 R 和 ef 棒中产生的焦耳热相等,即
QR = Qef ②
(1 分)
由①②式联立解得 ef 棒上产生的热量为: Qef= 2
1
4
1 mv (1 分)
(2)设在 ab 棒滑行距离为 d 时所用时间为 t,其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该过程中回路变化的面积为:
ΔS=
2
1 [L+( L-2dcotθ) ]d③ (1 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回路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E = t
SBΔ ④ (1 分)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流经 ab 棒平均电流为:
I = 2/R
E ⑤ (1 分)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可知, 该过程中流经 ab 棒某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q= tI ⑥ (1 分)
由③④⑤⑥式联立解得: q=
R
θdLBd )cot(2 (1 分)
(3)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当 ab 棒滑行 x 距离时,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 知识就是力量! &
@学无止境! @
e = B ( L - 2xcot θ ) v2 ⑦
(1 分)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流经 ef 棒的电流为: i=
R
e ⑧
(1 分)
根据安培力大小计算公式可知, ef 棒所受安培力为: F=BiL⑨ ( 1
分)
由⑦⑧⑨式联立解得: F= )cot2(2
2
θxL
R
LvB ⑩ (1 分)
由⑩式可知,当 x=0 且 B 取最大值,即 B=Bm 时, F 有最大值 Fm,ef 棒受力示意图如
下图所示: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在沿导轨方向上有:
Fmcosα= mgsinα+ fm? (1 分)
在垂直于导轨方向上有:
FN=mgcosα+ Fmsinα ? (1 分)
根据滑动摩擦定律和题设条件有: fm=μ FN ? (1 分)
由⑩ ? ? ? 式联立解得: Bm =
2)sin(cos
)cos(sin1
vαμα
αμαmgR
L
(1 分)
显然此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均可
由⑩式可知, 当 B=Bm 时, F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即当 F最小为 Fmin 时, x 有最大值为 xm ,
此时 ef 棒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在沿导轨方向上有:
Fmincosα+ fm=mgsinα? (1 分)
在垂直于导轨方向上有: FN= mgcosα+ Fminsinα ?
(1 分)
由⑩ ? ? ? 式联立解得: xm =
μααμ
θLμ
cossin)1(
tan
2 (1 分)
34.(1)ABD (2) (i)133cm;(ii)125cm
& 知识就是力量! &
@学无止境! @
35.(1)BCE
(2)【答案】① 0
3
4
v ②
0
4L
v
【解析】①设 A 、 B 、 C 的质量为 m , B 、 C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令 B 、 C 碰后的共
同速度为 1v ,则
10 2mvmv 解得
2
0
1
vv (2 分)
B 、 C 共速后 A 以 0v 的速度滑上 C , A滑上 C 后, B 、 C 脱离, A 、 C 相互作用过程中
动量守恒,设最终 A 、 C 的共同速度 2v ,则
210 2mvmvmv (2 分) 解得 4
3 0
2
vv (1 分)
②在 A、C相互作用过程中, 设 A 、C 间的摩擦力为 f ,根据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有 2
2
2
1
2
0 2
2
1
2
1
2
1 mvmvmvfL 得
2
0
16
mvf
L
= ( 2 分)
此过程中对 C ,根据动量定理有 12 mvmvft (2 分) 得
0
4Lt v= (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