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4.00 KB
- 2021-04-14 发布
如何审题
审题是解题者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辨认、转译的过程,它是主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并有思维的积极参与.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骤,它是解题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细致深入的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必要前提.审题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认知活动,这一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读、思、记.一般说来,当拿到题目时,首先要对题目的文字和附图阅读几遍.读题时要先粗后细,由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即应先对题目有一个粗糙的总体认识然后再细致考察各个细节,最后对问题的整体建立起一幅比较清晰的物理图象.要把题目的信息弄得十分清楚并深深地印入脑海,以致你暂时不去看它,也不怕把它完全忘记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主要任务是一是发现信息,二是转译信息,三是记录信息.审题的要求是1.细致2.准确3.全面4.深刻。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审题
F1
【例题1】质量m的滑块与竖直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力F1水平向左作用在滑块上,如图所示,滑块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再施加另一个与竖直方向成α的恒力F2(图中未画出)发现滑块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u=cotα B. u=tanα C.F2一定斜向下 D.F2一定斜向上
F2
G
α
Ff
FN
F1
解: ①
若的方向斜向下与竖直方向成则
②
联立① ②得
F2
FN
G
α
F1
Ff
若的方向斜向上与竖直方向成则
③
联立 ②③得
故选A
点评:审题时要考虑全面,以免漏解.
【例题2】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时
A. 气体压强减小
A. 气体压强变大
B. 气体分子撞击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冲力减小
C. 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器壁的气体平均数目减小 ACD
解 :由=C可知,当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故选A;
由p=可知,压强减小,气体分子撞击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冲力减小,故选 C;
体积不变时,分子的疏密程度也不改变,温度降低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缓慢,单位
时间内撞击容器器壁的气体平均数目减小,故选D
点评:本题中D答案容易漏掉,只有对理想气体的压强定义和微观解释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正确完整地解答此题。
【例题3】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物体A和小车B正沿着斜面上滑,A的质量 mA=0.50kg,B的质量为mB=0.25kg,A始终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F的作用,当A追上B时,A的速度为 vA=1.8m/s,方向沿斜面向上,B的速度恰好为零.A、B相碰,相互作用时间很短,相互作用力很大,碰撞后的瞬间,A的速度变为v1=0.6m/s,方向沿斜面向上,再经T=0.6s,A的速度大小变为v2=1.8m/s,在这一段时间内,AB没有再次相碰,已知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15,B与斜面间的摩擦斩不计,已知sin37°=0.6,重力加速度g=10m/s2
⑴ A、B第一次碰撞后的速度
⑵ 恒定推力F的大小.
B
A
θ
解:(1)A、B碰撞过程满足却动量守恒定律 ,=+
得=2.4,方向沿斜面向上
(2)设经过=0.6s,A的速度方向上,此时A的位移==0.72
B的加速度=37°=0.6/
B的位移=+(-) =0.36
可见,A、B将再次相碰,违反了题意,因此碰撞后A先做匀减速运动,减速到零后,再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即A物经T=0.6s后时的速度大小为
时的速度方向是沿斜面向下,令A物沿斜面向上的运动时间为,则物体沿斜面向下的运动时间为
对A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①
--= ②
③
= ④
联立①②③④解得恒定推力F的大小为=0.6N
说明:本题的突破口为A物经T=0.6s后时的速度大小为,究竟是沿斜面向上还是沿斜面向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再抓住在这一段时间内,A、B没有再次相碰这句关键词,本题也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例题4】如图所示,在地面附近有一范围足够大的互相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水平并垂直纸面向外.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微粒在此区域恰好作速度为V的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1) 求此区域内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
(2) 若某时刻微粒运动到距地面高度为H的P点,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 ,如图所示.则该微粒至少须经多长时间运动到距地面最高点?最高点距地面多高?
(3) 在(2)中微粒又运动到P点时,突然撤去磁场,同时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则该微粒运动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⑴ 带电微粒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场力与重力平衡=
=
(2) 粒子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如图所示
45°
R
P
V
=
最高点与地面的距离为=+(1+cos45°)
=+ (1+)
该微粒的周期为=
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⑶设粒子上升最大高度为h,由动能定理得
--45°=0-
=
微粒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H+
说明:①带电粒子是否考虑重力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本题中由于粒子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重力不能忽略,重力与电场力相互抵消,使粒子做严格意义上的匀速圆周运动,一般情况下粒子在忽略重力的情况下做匀速圆周运动,都是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
②一般说来,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③值得一提的是,题中若明确不计重力,则肯定不要考虑重力;但题中没有明确不计重力,但考虑重力又明显不可能解答该题的情况下,说明题目本身叙述不严谨。通常情况下,若题中没有不计重力的字样,该题肯定要考虑重力。
【例题5】如图所示,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电场,场强沿y轴负方向;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xy平面(纸面)向外,一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运动粒子,经过y轴上y=h处的P1时速率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轴上x=2h处的P2点进入磁场,并经过y轴上y=-2h的P3点,不计重力,求
y
(1) 电场强度的大小
(2) 粒子到达P2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P1
(3)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
.
x
•
P2
. . . . .
P3
. . . . .
解:(1)粒子在电场、磁场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设粒子从P1到P2的时间为t,电场强度大小为E,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有
=
=2
=
解得=
(2)粒子到达P2时速度沿x方向的分量仍为v0,x以v1表示速度沿y轴方向分量的大小,v表示速度的大小,θ表示速度和x轴的夹角,则有
=
=+
=
=
=
=45°
•
P1
•
•
P3
P2
2h
h
2h
. . . . .
. . . . .
(3)设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在洛仑兹力作用下粒子作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
r是圆周的半径,此圆周与x轴和y轴的交点分别为P2、P3,因为OP2=OP3
=45°,由几何关系可知,连线P2P3为圆轨道的直径,由上此可求得
=
=
说明:本题中是明确不计重力,所以在电场中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在磁场中仅受洛仑兹力,在磁场中粒子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凡是在磁场中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主要是找圆心,定半径,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
1.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1.67×kg,普朗克常量h=6.63×,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
λ=1.82×m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
A.J
B.J
C.J
D.J
[ ]
1
5
9
13
2.在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为a,t=0时振动从质点1开始并向右传播,其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周期T和波速v分别为
A.T=t/2
B.T=2t/3
C.V=12a/t
D.V=16a/t
[ ]
α
β
a
b
3.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拴于同一点,两球静止时,它们离水平面的高度相等,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β,且α<β,同时剪断细线,不计空气阻力,两带电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同时落地
B. 落地时两球动能相等
C. 落地时a球水平飞行距离比b球小
D. 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a球受到的冲量比b球受到的冲量大
[ ]
4.如图所示,一小孩用斜向上的力拉着一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在时间t内,小孩拉力的冲量大小为I1,地面对木块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I2,木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I3,则有
A.
B.
C.
D.
[ ]
5.如图所示,直线AB为静电场中的一条等势线,有一带电微粒由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由此可判断
A. 带电微粒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一定不变
B
A
B. 带电微粒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垂直于AB
•
•
C. 带电微粒的电势能一定不变
D. 带电微粒的动能一定不变
[ ]
6.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 ]
7.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于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现用与水平面成θ角 的力F拉物体,为使物体能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运动,求F的取值范围.
θ
F
F
有一同学解答如下:
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由图乙可知,有
乙
甲
①②
要使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应满足a>0③
由①②③可得
你认为该同学的解答是否完整?若你认为不完整,请将解答补充完整.
V
R
E
r
S
•
•
8.如图所示,R是电阻箱, 为理想书面声明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2Ω时,电压表读数为=4V;当电阻箱读数为=5Ω时,电压表读数为=5V;求:
⑴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⑵当电阻箱读数为多少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多少
R
L
m
v0
9.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左端接有阻值为的电阻,处在方向竖直、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导体棒与固定弹簧相连,放在导轨上,导轨与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初始时刻,弹簧恰处于自然长度,导体棒具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沿导轨往复运动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⑴求初始时刻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
⑵若导体棒从初时刻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则这一过程中安培力所做的功和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分别是多少?
⑶导体棒往复运动,最终将静止于何处?从导体棒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为多少?
10.如图所示,为两块带选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为板上正对的小孔,板右侧有两个宽度为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方向分别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向里,磁场区域右侧有一个荧光屏,取屏上与共线的点为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建立轴.板左侧电子枪射出的热电子经小孔进入两板间,电子质量为,电荷量为,初速度可以忽略.
⑴当两板间电势差为时,求从小孔射出的电子的速度
⑵求两金属板间电势差在什么范围内,电子不能穿过磁场区域而打到荧光屏上.
⑶若电子能够穿过磁场区域而打到荧光屏上,试在答题卡的图上定性地画出电子运动的轨迹.
⑷求电子打到荧光屏上的坐标位置和金属板间电势差的函数关系.
x
荧光屏
o
N
d
S1
S2
K
d
M
B
B
__
+_
练习答案:1.C 2.AD 3.ACD 4.C 5.C 6.C
7.解:此解答不完整,还缺少限制性条件:
①
②
由①②式得:③
力F的取值范围应为≥
8.解:⑴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①
②
联立①②并代入数据解得
6V
1Ω
⑵由电功率表达式
③
由③式变形得
④
由④式知,1Ω时,有最大值
9W
9.解:⑴初始时刻棒中的感应电动势
①②③④
棒中感应电流
②
作用于棒上的安培力
③
联立①②③,得
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
⑵由功能关系,得
安培力做功
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
⑶由能量转化及平衡条件等,可判断:
棒最终静止于初始位置
10.解:⑴根据能动能定理,得
由此可解得
⑵ 欲使电子不能穿过磁场区域而打到荧光屏上,应有
而
由此可解得
⑶电子穿过磁场区域而打到荧光屏上是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x
o
B
B
d
d
⑷若电子在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穿过磁场区域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坐标为则有⑶中的轨迹图可得
注意到和
所以,电子要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坐标
x和金属板间电势差U的函数关系为
()
1.
相关文档
- 高考物理复习同步练习:第八章 模块2021-04-14 21:38:219页
-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知识点20-探究决2021-04-14 21:06:036页
-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电磁感应中的图像2021-04-14 20:08:194页
- 高考物理复习同步练习:第十章 第22021-04-14 20:07:406页
- 高考物理复习同步练习:第十一章 第2021-04-14 19:19:006页
- 高考物理复习同步练习:第一章 实验2021-04-14 19:05:345页
- 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 第7章 试题解2021-04-14 18:48:3013页
- 强烈推荐高考物理复习资料大全电磁2021-04-14 18:24:5530页
- 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 第11章 试题解2021-04-14 18:21:5913页
- 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 第6章 试题解2021-04-14 14:08:5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