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0 KB
- 2021-04-14 发布
第(20)课时 课题:梯形 复习目标:1、熟练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定义、性质及判别方法的应用 3、利用解决梯形的基本思路求解有关的计算与证明
基础回顾
范例尝试
巩固提高
一、基础知识
1、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60°,上下底长分别是3cm和7cm,则腰长为 。
2、四边形ABCD的四个角之比∠A:∠B:∠C:∠D=
1:2:2:3,则四边形是( )(A)平行四边形
(B)等腰梯形 (C)直角梯形 (D)非直角、等腰梯形
3、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且,BD=12c m,则梯形中位线的长等于( )
A. 7.5cm B. 7cm C. 6.5cm D. 6cm
4、如图,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两腰的中点,且AD=5,BC=7,则EF的长为( )
A.6 B.7 C.8 D.9
二、知识点梳理
1、熟练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定义、性质并能解决相关计算和证明
2、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梯形 通过(分割或拼接)转换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3、解决梯形问题常用辅助线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①“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
②“平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③“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三角形.
④“等积变形”:连接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交下底的延长线于一点
例1、 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B=60°,
∠C=30°,AD=2,BC=8。
求:梯形两腰AB、CD的长。
例2、 在等腰梯形ABCD中DC=6,AB=12,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D运动, 动点Q从B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P点到达D点时Q点也随之停止。
(1)梯形ABCD的面积是
(2)当PQ∥BC时,P点离开A的时间等于 秒
(3)P,Q,A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P点离开A点多少时间?
A
B
C
D
P
Q
A
B
C
D
1、如图,将一张等腰梯形纸片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新的图形,这个新的图形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
A.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矩形 D.正方形
2、直角梯形一腰长10cm,且一条腰与底边所成的角是30°,则另一腰长为 cm。
3、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菱形 (C)等腰梯形 (D)正方形
4.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P是AD中点.求证:BP=PC.
5在梯形ABCD中,AB∥CD,,AB=2,BC=3
CD=1,E是AD中点,试判断EC与EB的位置关系,写出推理过程。(同学们可采用①或④的辅助线作法)
相关文档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2021-04-14 21:46:505页
- 泰州市姜堰区2014年中考语文适应性2021-04-14 21:46:498页
-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19-22021-04-14 21:46:4712页
- 闵行区中考数学二模2021-04-14 21:46:478页
-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物质的量气体2021-04-14 21:46:4417页
- 高考数学复习 17-18版 第2章 热点2021-04-14 21:46:3911页
-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地图的阅读无2021-04-14 21:46:397页
- 2019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讲 正2021-04-14 21:46:379页
- 福建省莆田市私立一中2019-2020学2021-04-14 21:46:3221页
-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科学试卷和参考答2021-04-14 21:46:1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