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00 KB
- 2021-04-14 发布
沪科版《2.3 快与慢》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度状态。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速度的测量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
动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师: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学生回答:(1)比一比,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2)比一比,用相同的距离,看谁跑得远。
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速度用来表示什么?(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2、速度的概念
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公式
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v=s/t
速度=路程/时间)
4、速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那么速度的单位就
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用符号“km/h”或“km·h-1”
表示。
师边讲解边板书两速度公式之间的换算关系。[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
1 m/s=3.6km/h 1km/h=(1/3.6)m/s
5、课堂巩固练习(写出换算过程)
54km/h= m/s 15m/s= km/h
720km/h= m/s 0.6m/s= km/h
三、速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学生阅读课本 P25 例一,观察计算方法与小学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
板书解题过程,强调计算格式。
课堂练习:[来源:www.shulihua.net][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
一物体在 10min 内通过 600 米,求这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 度?
四、本课小结,作业。[来源:www.shulihua.net]
阅读例题,预习速度公式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快与慢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公式:v=s/t。
4、速度的单位:km/h m/s
5、速度的测量
六、教学后记
[来源:www.shulihua.net]
相关文档
- 高考物理知识点之质点的直线运动2021-04-14 21:42:0215页
- 2020九年级物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2021-04-14 21:41:574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3章《牛顿运动2021-04-14 21:41:495页
- 天津市2020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等级2021-04-14 21:41:3811页
- 【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电磁2021-04-14 21:41:306页
-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练习卷电磁感应图2021-04-14 21:41:186页
-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训练机械能含解析2021-04-14 21:40:3616页
- 2020高中物理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2021-04-14 21:40:289页
-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2021-04-14 21:39:4412页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等七校2021-04-14 21:39:36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