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6.50 KB
- 2021-04-14 发布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文科)试题
命题人:毛瑶 审题人:周厚军 考试时间:2019年1月
一、单选题
1.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为( )
A. B. C. D.
2.若复数满足,则的虚部为( )
A. B. C.1 D.-1
3.若且,则( )
A. B. C. D.
4.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则事件 “”发生的概率为( )
A. B. C. D.
5.若直线过点,则的最小值等于( )
A.2 B.3 C.4 D.5
6.在图1的程序框图中,若输入的值为2,则输出的值为( )
A. B. C. D.
7.从装有3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那么互斥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
A.至少有1个黑球与都是红球 B.至少有1个黑球与都是黑球
C.至少有1个黑球与至少有1个红球 D.恰有1个黑球与恰有2个黑球
8.已知数据是宜昌市个普通职工的年收入,设这个数据的中位数为,平均数为,方差为,如果再加上世界首富的年收入,则这个数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年收入平均数可能不变,中位数可能不变,方差可能不变
B.年收入平均数大大增大,中位数可能不变,方差变大
C.年收入平均数大大增大,中位数可能不变,方差也不变
D.年收入平均数大大增大,中位数一定变大,方差可能不变
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是个半圆,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个数是( )
①“”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②命题“若,则方程有实根”的否命题为真命题;
③若命题“”与命题“”都是真命题,那么命题一定是真命题;
④对于命题,使得,则,均有;
A.1 B.2 C.3 D.4
11.已知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直线过点且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进线垂直,直线与两条渐进线分别交于, 两点,若,则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为( )
A. B. C. D.
12.设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与抛物线的准线相交于点,若,则与的面积之比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在一个袋子中装有分别标注1,2,3,4,5的五个小球,这些小球除标注的数字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取出两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上标注的数字之和为6的概率等于
14.计算:__________.
15.若在中,,则是_____三角形.
16.已知函数,①,且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②若关于的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设命题实数满足不等式,命题的解集为.已知“” 为真命题,并记为条件,且条件: 实数满足,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正整数的值.
18.在锐角中,分别为角所对的边,且.
(1)确定的大小; (2)若,且的周长为,求的面积.
19.4月18日摩拜单车进驻宜昌市西陵区,绿色出行引领时尚,西陵区对市民进行“经常使用共享单车与年龄关系”的调查统计,若将单车用户按照年龄分为“年轻人”(20岁~39岁)和“非年轻人”(19岁及以下或者40岁及以上)两类,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将一周内使用的次数为6次或6次以上的称为“经常使用单车用户”。使用次数为5次或不足5次的称为“不常使用单车用户”,已知“经常使用单车用户”有120人,其中是“年轻人”,已知“不常使用单车用户”中有是“年轻人”. (1)请你根据已知的数据,填写下列列联表:
年轻人
非年轻人
合计
经常使用单车用户
不常使用单车用户
合计
(2)请根据(1)中的列联表,计算值并判断能否有的把握认为经常使用共享单车与年龄有关?(附: 当时,有的把握说事件与
有关;当时,有的把握说事件与有关;当时,认为事件与是无关的)
20.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 , .
(Ⅰ)求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的前项和.
21.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和交于点,,,,为棱上一点.
(Ⅰ)求证:;
(Ⅱ)若面,,,求三棱锥体积.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且椭圆经过点和点,其中为椭圆的离心率.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点的直线椭圆于另一点,点在直线上,且.若,求直线的斜率.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 ,所以圆心为(-2,3),半径为4
考点:本题考查圆方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转化为标准方程,或记住圆的一般方程中圆心坐标和半径的公式
2.D
【解析】
【分析】
由复数的除法运算化简即可得解.
【详解】
由,可得.
z的虚部为-1,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除法运算,属于基础题.
3.B
【解析】
试题分析:由,得,又,得又,所以.
考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4.C
【解析】
试题分析:在[0,]上,时,,时,.所以的概率为.
考点:随机事件的概率、几何概型
5.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将代入得,,因此
(当且仅当a=b=2时,等号成立)故选C
考点: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2.乘”1”法的运用。
6.D
【解析】根据题意,本程序框图为求y的和
循环体为“直到型”循环结构,输入x=2,
第一次循环:y=×2−1=0,|0−2|=2>1;x=0,
第二次循环:y=×0−1=-,|−0|=1,x=-1;
第三次循环:y=×(-1)−1=−,|−+1|⩽1,
结束循环,输出y=−.
故选:D.
7.D
【解析】
试题分析:A是对立事件;B和不是互斥事件;D是互斥但不对立事件.
解:从装有3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
在A中:至少有1个黑球与都是红球,不能同时发生,也不能同时不发生,故A是对立事件;
在B中,至少有1个黑球与都是黑球,能够同时发生,故B不是互斥事件,更不是对立事件;
在C中,至少有1个黑球与至少有1个红球,能够同时发生,故C不是互斥事件,更不是对立事件;
在D中,恰有1个黑球与恰有2个黑球,不能同时发生,但能同时不发生,故D是互斥但不对立事件.
故选:A.
考点: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8. B
【解析】略。
9.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锥的一半,那么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该圆锥表面积的一半与轴截面面积的和.又该半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所以侧面积为,底面积为,由三视图可知,轴截面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所以轴截面面积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选D
考点:几何体的表面积,三视图
10.B
【解析】
【分析】
①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②写出原命题的否命题,根据二次方程无实根时的等价条件可判断;③根据复合命题真假判断的真值表,可判断;④利用“非命题”的定义即可判断出正误;
【详解】
①命题若a>b, ac2>bc2不一定成立, 在当c=0时不成立,而若ac2>bc2,则a>b成立,所以“”是“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①正确;
②命题“若m>0,则方程x2+x﹣m=0有实根”的否命题为“若m0,则方程x2+x﹣m0无实根”,当方程x2+x﹣m=0无实根时的等价条件是1+4m<0,即m,又当m0时,不一定有m,即命题“若m>0,则方程x2+x﹣m=0有实根”的否命题为假命题,故②错误;
③如果命题“¬p”与命题“p∨q”都是真命题,那么命题p是假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所以③正确;
④命题“∃x∈R,x2﹣2x+1<0”的否定是“∀x∈R,x2﹣2x+1≥0”,故④错误;
所以错误的个数为2个,
故选:B.
【点睛】
本题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为载体,考查了四种命题,命题的否定,复合命题,属于基础题.
11.B
【解析】
∵,∴为的中点,又∵,∴,
又∵,∴,∴双曲线的渐进线的斜率为=,
即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为.
故选:B
12. D
13.
【解析】
试题分析:从5个球任取2个球共有种取法,而数字和为6的只有两种取法,所以所概率为.
考点:古典概型.
14.
【解析】分析:原式变形后,利用裂项相消法,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由裂项相消法原式=
点睛:此题考查了数列的求和,熟练掌握裂项相消法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5.等腰直角
【解析】
【分析】
根据正弦定理可求得,由此求得,进而得出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详解】
由正弦定理得,故,故.同理,由正弦定理得,故,故.故.所以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正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考查正弦值和余弦值相等时,角的大小.属于基础题.
16.
【解析】①若 ,此时,
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搜索所示:若关于的付出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则 ,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②若关于的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
设,则当时,由,得 则,
当时,
若 此时有无数个解,不满足条件.
则,此时 此时方程无解.
当时,由有一个解,
则若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
则等价为当时,
则 当时,满足
则 ,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应用,利用换元法转化为标准函数,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17..
【解析】由,得,即.
,解得,即.
∵“”为真命题,∴.
又或,从而.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得.
18.(1);(2).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可得.结合△ABC为锐角三角形可得.
(2)由题意结合周长公式和余弦定理求得ab的值,然后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
(1)因为,由正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
所以或.
因为是锐角三角形,所以.
(2)因为,且的周长为,所以①
由余弦定理得,即②
由②变形得,所以,
由面积公式得.
【点睛】
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
19.(1)见解析;(2)没有的把握认为经常使用共享单车与年龄有关.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对200进行调查统计可得:经常使用单车的120名用户中包括年轻人100人,非年轻人20人;而不经常使用单车的80名用户中包括年轻人60人,非年轻人20人,得到列联表;(2)根据观测值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做出观测值,把所得的观测值同临界值进行比较,得到没有的把握认为经常使用共享单车与年龄有关.
试题解析:(1)补全的列联表如下:
年轻人
非年轻人
合计
经常使用单车用户
100
20
120
不常使用单车用户
60
20
80
合计
160
40
200
(2)于是.
∴,
没有的把握认为经常使用共享单车与年龄有关.
20.(1);(2).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同时考查数列基本思想方法,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试题解析:(Ⅰ)由题意得,则
又当时,由,
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Ⅱ)设, , .
当时,由于,故.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当时, ,
所以,
【考点】等差、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
【方法点睛】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错位相减法:形如数列的求和,其中是等差数列, 是等比数列;(2)裂项法:形如数列或的求和,其中, 是关于的一次函数;(3)分组法: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分解为几个容易求和的部分.
21.(Ⅰ)见解析;(Ⅱ).
【解析】
【分析】
(Ⅰ)通过线面关系得到⊥面,进而得到线线垂直;(Ⅱ),通过相似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得到进而得到结果.
【详解】
(Ⅰ) PD⊥底面ABCD, ABCD,
⊥.
又 AD⊥CD ,则 ⊥面.
又 PAD CD⊥AE.
(Ⅱ)由和交于点O,AB∥DC
所以和相似,相似比为1:2.则.
因为若面
当为的三等分点时,有,即.
.
【点睛】
这个题目考查线线垂直的证明;证明线线垂直也可以从线面垂直入手,还考查了棱锥体积的求法,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点面距离的求法,可以通过等体积法求点面距离,也可以通过线面垂直得到点面距离.
22.(1)(2)
【解析】
【分析】
(1)由椭圆经过点A(2,0)和(1,3e),列出方程组,求出a=2,b,c=1,由此能求出椭圆的方程;
(2)设直线l的方程是y=k(x﹣2),联立方程组,求出点B坐标,点M的坐标为(1,﹣k),由MF1⊥BF2,即可求出直线l的斜率.
【详解】
(1)因为椭圆经过点和点,
所以
解得,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由(1)可得,
设直线l的斜率为k,则直线l的方程为y=k(x-2)
由方程组 消去y,
整理得,
解得x=2或,所以B点坐标为.
由OM=OA知,点M在OA的中垂线x=1上,
又M在直线l上,所以M点坐标为(1,-k).
所以,.
若,则.
解得,所以,即直线l的斜率.
【点睛】
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法,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函数与方思想,是中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