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50 KB
- 2021-04-14 发布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一中2019—2020学年10月份考试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B.,
C. 0, D. 0,
2.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时,设物体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甲的加速度恒为2 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速度一定比乙的速度大
B. 甲一定跑在乙的前面
C. 甲的速度一定在增大,乙的速度一定在减小
D.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加速度大
3.一汽车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刹车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12t-3t2,则它在3 s内行驶的位移大小等于( )
A. 9 m B. 12 m C. 15 m D. 24 m
4.一物体从O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4 m,|BC|=6 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等于( )
A.m B.m C.m D.m
5.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 )
A. 10 m/s,10 m/s B. 5 m/s,4.8 m/s
C. 10 m/s,5 m/s D. 0,4.8 m/s
6.一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 2πR 0 B. 0 2πR C. 2R 2πR D. 0 2R
7.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速度都能达到100 km/h,小型轿车起步时在20 s内速度达到100 km/h,而旅客列车达到100 km/h大约要用500 s,则由此可知( )
A. 旅客列车的加速度大 B. 小型轿车的速度变化大
C. 旅客列车的速度变化大 D. 小型轿车的速度变化快
8.一颗子弹垂直射向并排靠在一起且固定的三块木块,射穿最后一块时速度恰好减为零,已知子弹在这三块木板中穿行时加速度保持不变,它通过这三块木板所用时间之比为1∶2∶3,则这三块木板厚度之比为( )
A. 5∶3∶1 B. 11∶16∶9 C. 27∶8∶1 D. 16∶8∶1
9.如图示,质点从N点沿半径为R的两个半圆形轨道运动到P点,质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4R、0 B.、4R C.、0 D.、2R
10.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第五个0.5 s经过的位移是第一个0.5 s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 )
A. 5 B. 9 C. 11 D. 25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11.(多选)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
A. 在前1 s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
B. 在1~3 s内质点的加速度a=-2 m/s2
C. 在2~3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与1~2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2.(多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 s内通过的位移是7 m,则( )
A. 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4 m/s2
C. 4 s末的速度是7 m/s D. 前4 s内的位移是16 m
13.(多选)如下图所示为A、B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A、B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A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B与A的运动方向相反
B. 质点A和B的速度并不相同
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A、B的位移相同
D. 不管质点A、B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14.(多选)在如图所示的v-t图中,A、B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B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 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t=2 s时,A、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 m
C.A、B同时从静止出发,前2 s内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D. 在t=4 s时,A、B相遇
分卷II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
15.一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________V.
(2)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A=__________ m/s.
16.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已知打点频率为50 Hz)
(1)实验时下面步骤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A.释放纸带 B.打开打点计时器
(2)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_____(填“左”或“右”)端.
(3)图乙中是连续的几个计时点,每个计时点到0点的距离d如下表所示:
根据这些数据可求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
17.足球以10 m/s的水平速度正对着墙壁撞击后,以9.0 m/s的速度被反向弹回,球与墙壁的接触时间是0.10 s,则:
(1)在与墙壁接触的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
(2)若足球被反弹后做加速度大小为1.5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反弹后8 s时球离墙壁的距离.
18.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15 m的位置,在t=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的最高处,之后就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处位置,再经过1.5 s到达地面.求:
(1)前1.5 s内平均速度是多少?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是多少?(结果仅保留一位小数)
19.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 km/h,若驾驶员发现前方100 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1)汽车刹车后8 s的速度和位移各是多少?
(2)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
20.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1,紧接着在相等的时间内又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2,此时,物体仍然在运动.问再经过多少位移物体速度刚好减为零?
答案
1.D 2.C 3.B 4.A 5.D 6.B 7.D 8.B 9.B 10.B
11.BC 12.AD 13.AB 14.BC
15.(1)交流 220 (2)0.55
【解析】(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220 V交流电.
(2)vA=×10-2m/s=0.55 m/s.
16. (1)BA (2)左 (3)9.72 m/s2
【解析】 (1)根据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步骤,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顺序为B、A.
(2)纸带与重物相连的那端最先打点,故点的分布比较密集些,所以重物连接在纸带的左端.
(3)我们用逐差法来求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
a=m/s2≈9.72 m/s2.
17.(1)190,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27 m
【解析】(1)设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初速度1=10 m/s,末速度2=-9 m/s,时间.由加速度公式,有加速度方向与原速度方向相反.故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190 m/s2,方向与原速度相反.
(2)足球从反弹到停止所用时间为:s
反弹后8 s时球离墙壁的距离为:6 m=27 m.
18. (1)2.5 m/s (2)8.3 m/s
【解析】 (1)由题图可知:前1.5 s内小球的位移为:x=H-h′=5 m-1.25 m=3.75 m
所以前1.5 s内平均速度==m/s=2.5 m/s.
(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s=5 m+5 m+15 m=25 m,总时间t′=1 s+0.5 s+1.5 s=3 s
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m/s≈8.3 m/s.
19. (1)0 90 m (2)不会
【解析】 (1)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
v0=108 km/h=30 m/s,a=-5 m/s2
设汽车刹车t秒后停下来,由v=v0+at,得t==s=6 s
因为汽车6 s末停下来,所以8 s末的速度为0
8 s内的位移等于6 s内的位移,即:
x8=x6=t=×6 m=90 m.
(2)因为汽车刹车距离90 m<100 m,所以汽车不会有安全问题.
20.
【解析】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x2-x1=a(Δt)2,解得:a=
通过位移x1时的末速度为v1=
设再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刚好为零,则
2a(x2+x3)=0-v
解得: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