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6.00 KB
- 2021-04-14 发布
泗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发现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一切物体
B.第谷是地心说的代表人物
C.卡文迪许最早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开普勒利用行星运动的规律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同一点O分别以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在地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B,O′是O在地而上的竖直投影,且O′A:AB=1: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小球
A.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3 B.落地速度大小之比为1:3
C.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1:2 D.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
3.如图所示,B和C是一组塔轮,即B和C半径不同,但固定在同转动轴上,其半径之比为RB:RC=4:3,A轮的半径大小与C轮相同,它与B轮紧靠在一起,当A轮绕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时,由于摩擦作用,B轮也随之无滑动地转动起来。a、b、c分别为三轮边缘的三个点,则a、b、c三点在转动过程中的
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3:4 B.角速度之比为4:3:3
C.转速之比为4:3:4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6:4
4.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普质最为m的小球在竖真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的速率为
D.小球过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5.“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线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1,则
A.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比为3:1
B.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1:3
C.m1、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3:1
D.m1、m2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6.合肥至新沂高铁将经过泗县,未来泗县人的出行将更加方便。设高铁列车高速运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当列车分别以200km/h和300km/h的速度匀速运行时,克服空气阻力的功率之比为
A.2:3 B.4:9 C.8:27 D.36:49
7.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在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
B.物体落到海平面时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C.物体落到海平面时的动能为,
D.物体落到海平面时的机械能为
8.某物体在变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物体的质量m=10kg,F随物体的坐标x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若物体从坐标原点由静止出发,不计一切摩擦。根据图示的F-x图像,可求出物体运动到x=16m处时的速度大小为)
A.3m/s B.4m/s C.2m/s D.m/s
9.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小球A、B用长度分别为小、的细线(<)悬于天花板上的O1、O2点,两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两根细线与整直轴夹角均为θ。设A、B两球的线速度分别为、,角速度分别为、,加速度分别为、,两根细线的拉力分别为F1、F2,则
A.= B.= C.= D.F1=F2
10.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如图所示,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11.2020年6月23号,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全面完成组网。若A、B为“北斗”系统中的两颗工作卫星,其中A是高轨道的地球同步卫星,B是中轨道卫星。记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A可能经过泗县上空 B.卫星B可能经过酒县上空
C.周期大小TA=T0>TB D.向心加速度大小aA>aB>g
12.汽车发动机的额定牵引功串为60kW,汽车的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匀加速阶段的牵引力为7.5×103N B.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持续的时间是20s
C.汽车匀加速阶段的最大速度为10m/s D.汽车能够获得的最大速度足12m/s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3.如图是某小组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在滑块上安装一遮光条与拉力传感器,把滑块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通过定滑轮的细绳与钩码相连,光电门安装在B处。测得滑块(含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遮光条的宽度为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当气垫导轨充气后,将滑块在图示A位置由静止释放后,拉力传感器记录的读数为F,光电门记录的时间为Δt。
(1)实验中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要求钩码总质量m远小于滑块质量M。
(2)测得AB之间的距离为L,则对滑块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用以上对应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为减少实验误差,可果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A.减小AB之间的距离 B.减小钩码的总质量
C.增大滑块的质量 D.减少地光条的宽度
14.(1)某同学用图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必须要测量重锤质量 B.选用重锤时,同样大小、形状的重锤应选重点的
C.打点计时器应用干电池供电 D.实验时,当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的同时,立即接通电源
(2)若质量m=2.00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如图所示的点,A为第一个点,B、C、D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4s,长度单位是cm,取g=9.80m/s2。求:打点计时器从打下起点A到打下点C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____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重锥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其了小题,其中15题10分,16题14分,17题14分,共38分)
15.如图所示,菜农用水泵的出水管是水平的,出水口到地面的距离为y=1.25m。抽水浇地时,水从出水口流出,落地位置到出水口的水甲距离为x=1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水从出水口流出时的速度;
(2)水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θ的正切值tanθ。
16.如图所示,质量m=l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今用F=6N的水平恒力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4s后,撒去F,求:
(1)力F所做的功。
(2)4s末物体的动能。
(3)物体从开始运动直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7.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θ=37°的斜面和半径R=0.4m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点,且固定于整直平面内。滑块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数μ=0.25(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
(2)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结果可保留根式)
(3)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B
C
D
C
D
C
CD
AB
BC
A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3、(1)不需要 (2)D=(3)D
14、(1)B (2)4.56J 4.52J 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三、计算题
15、(1)水从出水口流出的速度大小为,设从流出到落地所用时间为t,则
(2分)
(2分)
联立解得t=0.5s,=2m/s (2分)
(2)设水落到地面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则
=gt解得=5m/s (2分)
水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θ的正切值为
(2分)
16.解析:(1)在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f=μmg=0.2×1×10N=2N (1分)
设物体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f=ma (1分)
解得a=4m/s2 (1分)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在4s内物体的位移为:
=32m (1分)
所以力F做的功为:W=Fx1=6×32J=192J (2分)
(2)由动能定理可得在4s末物体的动能Ek:
(2分)
所以Ek=192J-2×32J=128J (2分)
(3)对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WF+Wf=0-0 (2分)
故|Wf|=WF=192J (2分)
即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192J。
17(1)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对滑块在C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分)
所以=2m/s (2分)
(2)滑块在光滑圆轨道上运动,机械能守恒,故有
(3分)
解得=4.3m/s (2分)
(3)滑块从A到B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故由动能定理可得
(3分)
解得h=1.38m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