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00 KB
- 2021-04-14 发布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今天,我国倡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我们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中吸取的有益思想是( )
A.民本思想
B.“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天人感应”
2.下图是我国发行的一套邮票,邮票的主题与明清小说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有关。冯其庸先生认为这部作品的主人公说话疯疯癫癫,什么也不干,平时不肯读书,不屑仕途,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平等友爱。这部作品应该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3。陈独秀说:“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以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入于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所结晶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陈腐死人之宪法,非我辈生人之宪法也。”这表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 )
A.主张把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相结合
B.崇尚西方社会的现代法治
C.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道德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
5.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 9 -
(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B.“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D.“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6.《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了当时政治中
A.周天子对地方实行垂直有效统治 B.西周按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C.异姓贵族在分封中占有重要地位 D.诸侯国君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7. 在选贤任能上,东汉明帝诏云“选举不实,权门请托”,以至于“耆宿大贤,多见弃废”,而唐太宗时期却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教育人才机构的变化 B.选拔人才标准的变化
C.教育人才内容的变化 D.选拔人才方法的变化
8.《吕氏春秋》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下列有关该生产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反映了商周时期贵族生活状况 B.铁犁牛耕是该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
C.春秋时期商鞅变法正式确立该模式 D.集体劳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9.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都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上述现象反映当时手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区域性经济分工的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10.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写道:“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上是北京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作者这一观点
A.错误,未认识中国制度的落后性 B.正确,说明了战争实质.
C.错误,立足于英国角度思考战争 D.正确,阐述了战争原因
11. 洪秀全定都天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 9 -
A.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 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C.未能摆脱专制思想的影响 D.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12.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这次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革命道路和革命进程 B.组织调整和军事路线
C.领导阶级和革命同盟 D.思想路线和革命目标
13.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1982年宪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说法。这一变化说明此阶段
A.完成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 B.民主制度的得以重建与完善
C.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法制建设
14.右图所示,新中国初期两部重要文献的共同
之处在于都体现了
①人民民主原则 ②社会主义原则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④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5.1959年9月,美国发表对华政策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禁运,赞成大陆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 年起,即不存在所谓台湾法律地位的问题。这表明当时
A.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政策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16.2015年7月,习近平在上合组织理事会上提出:坚持“上海精神”,打造本地区命运共同体。要继续以“上海精神”为指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多边主义和开放主义,相互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争端,以共赢理念促进发展繁荣。这表明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不断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 9 -
C.主动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
17.梭伦改革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政。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到后来却证明非常重要,绝大多数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平民成为城邦最高统治者 B.雅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C.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 D.平民对城邦事务取得一定参与权
18.“法律条文没有做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19.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选区”议席,空出的143个议席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867年的改革法案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1918年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降低为21岁。这些改革主要表明了英国
A.封建势力日趋衰落 B.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C.民主程序逐步完善 D.民主主体范围不断扩大
20.观察下表,相比于《邦联条例》,1787年宪法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比较项
《邦联条例》
1787年宪法
国会机构
一院制国会
由参议院、众议院构成国会
国会议员人数
每邦为2~7人
参议院每州2名,众议院按各州人口比例确立
国会议员产生方式
各邦议会按年度指派代表
参议员由州议会选举产生,众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A.联邦制度的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C.妥协与平衡机制 D.议会至上原则
2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主要历史条件有(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不同程度的发展
②受十月革命影响各国都成立了共产党组织
③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掠夺殖民地,激化民族矛盾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
- 9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这段材料表明( )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平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激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英国首相丘吉尔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做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 )
A.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B.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C.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4.下列有关联合国成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西洋宪章》首先提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设想
②《联合国家宣言》第一次使用“联合国家”一词,这是联合国名称的由来 ③1945年在美国旧金山签署《联合国宪章》 ④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观察下图,人类历史越过战争的废墟继续前进。通过五次中东战争,交战双方的最主要“收获”是逐渐认识到( )
A.阿以矛盾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以解决
B.阿以矛盾需要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
C.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
D.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恐怖主义威胁
- 9 -
26 电视剧《大秦帝国》中有一个画面,卫鞅对秦孝公说:“强兵之本,在激赏于民。劳而无功,战而无赏,必生异心。我在山河村听到老秦人民歌:‘有功无赏,有年无成,有荒无救,有田难耕。’”为改变秦国此状况,后来卫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变法时,采取了( )
①按军功授爵 ②奖励耕织 ③建立县制
④实行土地私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7.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的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28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把地方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北宋政府过分集权所带来的影响是( )
①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 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增大 ③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9.由下图可知,德国首先进行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德国处于分裂状态
B.天主教会在德国出售赎罪券
C.罗马教皇对德国的沉重剥削
D.马丁·路德的改革方案深入人心
30.据《菏泽信息港》消息,山东鲁西南一带县区男女婴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部分县区甚至高达157100,还有部分家庭因此而破裂,从观念因素形成的源头考虑,根源当首推( )
- 9 -
A.中央集权制的存在 B.对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视
C.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 D.古代法律不完善的误导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之初与我国建交国家情况统计表
时间
数量
建交国家
1949年
10
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朝鲜
波兰 蒙古 东德 阿尔巴尼亚
1950年
9
越南 印度 印尼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列支敦士顿 芬兰
1951年
1
巴基斯坦
1952年
0
1953年
0
材料二 1953年朝鲜战争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不利形势。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
请回答:
- 9 -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主要与什么性质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这反映了我国外交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3分)
▲ ▲ ▲
(2)据材料一、二,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原因。(8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建国初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引下取得的外交成就。(4分)
▲ ▲ ▲
(3)据材料三,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意义。(5分)
▲ ▲ ▲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在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胜利道路、革命的两个步骤及革命发展前景的基本主张。(8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为起点逐步开创的?邓小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
- 9 -
桂梧高中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BDCCA; 6—10:BDBAC;11—15:CBDCA
16--20:BDADC;21--25:CDCAB; 26-30:CBDCB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答案:(1)3分。性质:社会主义国家为主;(1分)
特点:一边倒;(1分)
影响:使新中国不孤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打破美国孤立政策。(任答一点,1分)
(2)12分。原因:一边倒政策不利于广泛建交;周边国家对新中国误解;团结力量对付美国需要;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8分)
成就:妥善处理与印度、缅甸关系;日内瓦会议提高中国国际声誉;使万隆会议圆满成功,会后与更多亚非国家建交。(任答两点,4分)
(3)5分。 特征:开放性、包容性、适用的广泛性(任答两点,3分)
意义:成为解决国家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分)
32.答案:(1)问题: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人民的生活。改变措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8分)
(2)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步骤: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前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8分)
(3)起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贡献:提出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其他言之成理也可)(4分)
- 9 -
相关文档
- 【历史】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192021-04-14 20:30:3815页
- 精编高中家长会讲话稿范文三篇(五)2021-04-14 20:30:277页
- 高中数学:2_4《等比数列》测试(新人2021-04-14 20:28:563页
- 2019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4-9区域2021-04-14 20:27:278页
- 2020高中化学 单元复习与测试(提高)2021-04-14 20:27:219页
- 最新(演讲稿)之高中生筑梦路上演讲稿2021-04-14 20:26:365页
-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我思故我2021-04-14 20:26:348页
- 高中化学 3_2_2苯课时提升卷 新人2021-04-14 20:26:265页
- 四川省南充市高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2021-04-14 20:26:108页
-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物理 第1章 静2021-04-14 20:25:5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