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00 KB
- 2021-04-14 发布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说错误的是( )
A.《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C.《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
催化剂
D.《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2.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g)+O2(g) 2SO3(g)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的最快的是( )
A.v(SO2)=0.1 mol/(Ls) B.v(O2)=0.1 mol/(Ls)
C.v(SO2)=4 mol/(Lmin) D.v(O2)=3 mol/(Lmin)
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 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B.室温下,1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46g NO2气体的分子数为NA
D.某密闭容器中盛有0.1mol N2和0.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0.6NA
X
Y
W
Z
T
4.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肯定是金属元素
5.常温下,下列各组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Na+、K+、MnO4-、Fe2+
B.空气中:C2H2、CO2、SO2、NO
C.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K+、SO42-、CO32-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NO3-、ClO-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B.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等有害气体快速地转化为N2和CO2,其原因是催化剂可增大NO和CO反应的活化能
C.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D.在“中和热的测量实验”中测定反应后温度的操作方法: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经玻璃棒引流缓缓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7.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D.在合成氨的反应中,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8.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iCl4(g)+2H2(g) Si(s)+4HCl(g) △H = +Q kJ/mol (Q>0)
一定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过程中,若将硅移出体系,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
C.反应至4min时,若HCl浓度为0.12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0.1mo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9.将CuBr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发生反应2CuBr2(s)2CuBr(s)+Br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
缩小容器体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减小 B.n(CuBr)不变 C.C(Br2)不变 D.C(Br2)增加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b,则a>b
B.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1.0×10﹣13,则此溶液一定呈酸性
C.25℃时,将pH=4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7
D.25℃时,pH=13的强碱与pH=2的强酸混合,若所得混合液的pH=7,
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1:10
11.合成氨反应:N2(g)+3H2(g)2ΝΗ3(g)△H=﹣92.4kJ/mo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t1时增大了压强 B.t2时增大了压强
C.t3时降低了温度 D.t4时降低了温度
12.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13.已知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橙色)+ H2O2H++ 2CrO42-(黄色)
①向2 mL 0.1 mol·L-1 K2Cr2O7溶液中滴入3滴6 mol·L-1 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向所得溶液中
再滴入5滴浓H2SO4,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②向2 mL 0.1 mol·L-1酸化的K2Cr2O7溶液中滴入适量(NH4)2Fe(SO4)2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发生反应:
Cr2O72- + 14H++ 6Fe2+ = 2Cr3+(绿色) + 6Fe3+ + 7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②能说明氧化性:Cr2O72-> Fe3+
B.实验①和②均能证明K2Cr2O7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
C.CrO42-和Fe2+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D.稀释K2Cr2O7溶液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14.O3也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O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反应如下:
反应①: O3O2+[O] △H>0 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 [O]+O32O2 △H<0 平衡常数为K2
总反应: 2O33O2 △H<0 平衡常数为K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K增大 B.K=K1+K2
C.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D.压强增大,K2减小
15.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中进行如下反应:3A(g)+B(g) 2C(g) ΔH<0,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通入3molA和1mol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16.在某温度下,将2molA和3mol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A(g)+B(g) C(g)+D(g),5min后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的关系为:ca(A)•c(B)=c(C)•c(D)。
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5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B的转化率为( )
A.60% B.40% C.50%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52分)
17.(7分)平衡常数K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请回答:
(1)K除了与化学反应本身有关,仅受 的影响。
(2)已知反应2CO2(g)+6H2(g) CH3OCH3(g)+3H2O(l),则其平衡常数表达式K=
(3)某温度下,纯水中C(H+)为1×10-6mol/L,则该温度下0.05mol/L Ba(OH)2的pH为
(4)已知H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1.77 × 10﹣4 ; 若HCOOH的起始浓度是0.010mol/L,平衡时氢离子浓度c(H+)=_______________。(平衡时HCOOH浓度可近似视为仍等于0.010mol/L,≈1.33)
18.(10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反应: 2SO2(g) +O2(g) 2SO3 (g) △H<0
(1)若在恒容容器中反应,下列能证明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写编号) 。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2nmolSO2的同时消耗nmolO2
(2)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3)10~15 min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了容器体积
C.降低了温度 D.增加了SO3的物质的量
(4)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设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0mol N2(g)和1.60mol 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①则该条件下N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条件下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19.(9分)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①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②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③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1)C1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 。
(2)pH试纸颜色褪去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①的白雾由HC1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a目的是 。
②有学生提出,实验b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AgCl,理由是 。
(4)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③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
20.(12分)中国医学博大精深,很多化学物质很早就出现在了我国著名的医书中。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绿矾(FeSO4·7H2O)又名皂矾,主要药用功能是除湿、解毒、收敛、止血”。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绿矾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在电子天平上称取2.850g绿矾产品,溶解配制成250 mL溶液;
Ⅱ、取25.00 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
Ⅲ、用硫酸酸化的0.010 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重复操作3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滴定次数
锥形瓶中待测液的体积/mL
0.010 mol/L KMnO4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第一次
25.00
0.00
20.01
第二次
25.00
1.56
24.56
第三次
25.00
1.22
21.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配制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
(2)滴定时盛放KMnO4溶液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3)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仰视KMnO4溶液液面,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最后测定的FeSO4·7H2O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滴定操作中,如何判定达到滴定终点:
(4)关于滴定操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滴定实验可以用KSCN溶液做指示剂
B.滴定前,滴定管及锥形瓶均要用待盛装的溶液润洗
C.滴定时,眼睛应注视着滴定管液面的变化
D.滴定时应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5)经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1.(14分)乙醇汽油是被广泛使用的新型清洁燃料,工业生产乙醇的一种反应原理为:
2CO(g)+4H2(g)CH3CH2OH(g)+H2O(g)△H=﹣256.1 kJ/mol
已知:H2O(l)=H2O(g)△H=+44 kJ/mol
CO(g)+H2O(g)CO2(g)+H2(g)△H=﹣41.2 kJ/mol
(1) 以CO2(g)与H2(g)为原料也可合成乙醇,其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O2(g)+6H2(g)CH3CH2OH(g)+3H2O(l)△H= 。
(2)CH4和H2O(g)在催化剂表面反应CH4(g)+H2O(g)CO(g)+3H2(g
),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800
1000
1200
1400
平衡常数
0.45
1.92
276.5
1771.5
①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1000℃时,向2 L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 CH4 、1mol H2O(g)、1mol CO 、2mol H2,保持温度不变,
此时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正 V逆 (填“>”、“<”或“ = ”)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
①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 ;在=1的条件下,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 左右。
②用CxHy(烃)催化还原NOx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写出CH4与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乙醇﹣空气燃料电池中使用的电解质是搀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D
A
C
C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A
C
A
C
A
B
C(CH3OCH3)
C(O2)2 · C(H2)6
17.(共7分)
(1) 温度 (1分) (2)K= (2分)
(3) 11 (2分 ) (4)1.33×10-3mol/L (2分)
18.(共10分) (1)AB(2分,选对1个给1分,选错不给分) (2)增加了0.04 mol O2 (2分,缺少0.04 mol扣1分)
(3)AB (2分,选对1个给1分,选错不给分) (4) ① 67% (2分) ② 5.0×10-3 (2分)
19.(共9分)
(1)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 (2分)
(3) 漂白性 (1分)
(4) ①检验氯气 (2分) ②SO2也能和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分)
(4)Cl2+SO2+2H2O===2Cl-+4H++ SO42- (2分)
20. (共12分)
(1)250mL容量瓶 (2分)(只答“容量瓶”,没有答规格不得分)
(2) 酸式滴定管(2分)
(3) 偏高 (2分)
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后,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
(4) D (2分) (5) 97.5% (2分)
21. (共14分)
(1)﹣305.7 kJ·mol﹣1;(2分)
(2)① 吸热;(2分) ② < ;(2分)
(3)①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2分)
870 k;(2分) ( 答850k -- 890k 范围给满分 )
② CH4+2NO2 = CO2+N2+2H2O; (2分)
(4) CH3CH2OH﹣12e﹣+6O2﹣=2CO2+3H2O.(2分)
命题人:全南中学 杨星 13576790750 曹美华 13033210729
审题人:龙南中学 张万程 1397078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