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 MB
- 2021-04-14 发布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位置、范围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经济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
34°N
~
53 °31′
之间
大致以
40 °N
划分东北和华北地区
经度范围:
东北区
120 °E
~
135 °E
华北区
105 °E
~
120 °E
范围:北起大兴安岭、长城;南至秦岭
-
淮河;西至青藏高原;东临渤海、黄海。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一)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三、经济地理特征
(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有利)
平原广阔平坦、利于机械化生产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作物可两年三熟和一年一熟
东北有肥沃的黑土;华北平原黄土土质疏松
(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不利)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低温易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受冻害
华北地区:①降水量较少,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夏季
7
、
8
月),易形成旱灾; ②冬季寒潮易造成低温霜冻和沙尘危害
华北平原
——
春旱、夏涝、土地盐碱化、中低产田
黄土高原
——
干旱、水土流失、霜冻(低温冻害)
气候原因: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
400…—800
毫米,降水集中在
7
、
8
两月,且多暴雨,此时河水暴涨,河流易泛滥成灾;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苦于干旱。
土壤、植被原因;华北地区
(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
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地土质疏松,加之黄土高原上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人河流,影响河流的排洪,易形成水灾。
北方地区水旱灾害的成因
北方地区水旱灾害的治理
黄河的治理:上游修建水库
(
贮水,以防春旱,同时减少中下游的水量
)
,中游治理水土流失
(
植树造林等
)
,改善生态环境,下游加固堤防,防止决堤成灾。
海河、淮河的治理: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筑蓄洪工程
(
蓄水以防春旱,同时减少中下游地区的流量
)
,下游挖人海新河,分散水流,利用洪水排泄人海。
春旱和夏涝为北方地区普遍性的灾害。要根治这些灾害,一方面必须节约用水,减轻本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综合治理大江、大河
(
如
“
三北
”
防护林的建设等
)
,充分发挥它们的水利作用。
(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1
、丰富的资源:
山西、陕西煤炭基地(大同、平朔、神府);大庆、胜利、华北油田
河北、辽宁铁矿资源、渤海沿岸海盐资源
东北森林资源
2
、发达的交通:稠密的铁路、公路网与海港相连
3
、原有工业基础:京津唐和辽中南工业基地及众多的工业中心
4
、良好的农业基础: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商品粮、棉、油、糖基地
5
、广阔的市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消费量大,也接近国际市场
6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7
、较优越的科技、教育条件和人才力量
(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
一
)
东北地区: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以沈阳,鞍山等城市为 中心
沈阳: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核心之一,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机械工业中心。
大连、鞍山、辽阳、抚顺是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工业城市,大连的化工和造船、鞍山的钢铁工业、抚顺煤炭工业、辽阳的化工工业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北铁路网沿线的其它重要工业中心有:
哈尔滨
——
机电工业;长春
——
汽车工业;大庆
——
石油工业等。
(
二
)
华北地区:
京津唐工业基地:拥有首都钢铁、燕山石油化工、天津制碱、开滦煤矿、唐山钢铁等工业。
陇海
-
兰新线沿线工业地带的有:徐州
———
煤炭工业;郑州
——
棉纺;洛阳
——
机械制造;西安
——
飞机和彩色显像管制造;兰州
——
石油化工和机械工业等。
其它工业中心有:山西太原一钢铁;石家庄、青岛
——
棉纺织工业等。
首都北京: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
高考热点
】
区域地理常见的高考命题方式有下列几种;
1
.根据所给文字、数字或图象信息,分析一个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条件等,对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预测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
2
.填图、绘图,分析其区域内矿产、能源、交通、农业基础、工业基础等,推测该地区的工业生产与布局的发展方向与措施。
3
.结合某地区的自然条件、分析某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的时空分布规律、自然人为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4
.分析某地区的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5
.分析有关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的表述,判断其正确性。
南方地区
1
、位置、范围
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
、经济地理特征
[
考点知识
]
3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主要城市。
4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矿产地。
主要城市。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5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
能源和矿产资源。
主要城市。
6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
经济发展的特点。
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秦岭
—
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西南地区
纬度范围:
35°N-20°N
重要纬线
: 30 °N
和
23.5 °N
经度范围
: 100 °E-120 °E
重要经线
: 100 ° E
、
110 ° E
、
120° E
(一)地理位置特征
【
复习重点
】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1
、地形特征
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地形差异显著:
东部
——
平原与丘陵交错分布
西部
——
高原和盆地为主
主要地形区
(
1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
2
)东南丘陵:由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组成
(
3
)四川盆地: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
4
)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
2
、气候、水文特征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沛,年降水量
800mm
以上,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分和热量条件十分优越。
主要为长江、珠江流域,河流水量丰沛、支流众多、河网密布、灌溉便利、
山区水力丰富,平原水运发达
3
、植被、土壤特点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土壤类型:
地带性土壤
——
红壤,分布在丘陵低山,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少、粘重,是低产土壤。
四川盆地
——
紫色土,紫色页岩风化而成,含磷、钾养分,较肥沃。
长江中下游平原
——
水稻土,人工长期培育土壤,富含有机质,肥沃土壤
南
方
地
区
(三)南方地区农林果生产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1
、农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热量、水分条件十分优越,大部分地区光照充足
平原、丘陵地形为主,利于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
河湖密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平原和盆地有肥沃土壤
农业历史悠久、精耕细作、劳动力充足
2
、主要限制性因素:
山地、丘陵占比重大,平原面积比重较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人均耕地少
酸性低产土壤
——
红壤分布广泛
长江中下游夏季暴雨、伏旱天气、四川盆地光照不足、南部沿海的台风灾害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南方丘陵山区的水土流失、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形、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西部的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
、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1
、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地处湿润区,雨季多暴雨; ②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多暴雨; ③中游地势低洼,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人为原因:滥伐森林,加剧水土流失,河床淤浅;围湖造田,湖泊萎缩,削弱调蓄洪水功能。
四、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保障
——
治水与治土
治理长江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
在长江的中上游地区修水库、水利枢纽工程
(
三峡工程等
)
,下游地区加固江防大堤、建分洪、蓄洪工程等。
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旱涝灾害,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在中下游湖区进行退耕还湖
2
、红壤的治理
红壤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土壤呈酸性,土质粘重、肥力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酸性土壤改良措施如施加熟石灰,掺沙子、施加有机肥等,红壤在利用时也可因地制宜,发展适宜于酸性土壤的茶树、油茶、杉木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
五、南方地区矿产资源、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矿产资源丰富。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德兴、大冶、东川的铜,大余的钨,水口山的铅锌矿,冷水江的锑矿,铜仁的汞,个旧的锡,攀枝花、马鞍山、大冶的铁,湘、滇、黔的磷等;淮南、六盘水的煤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干支流、珠江上游红水河是我国重点开发的水能基地,有三峡、葛洲坝、二滩、丹江口等重要水电站
煤炭、石油等能源
六、主要的工业部门和工业基地
本区突出的工业特色有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它们都是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的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主要的工业地带: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位置、范围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经济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一、位置、范围
位置
: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昆仑山
—
阿尔金山以北
经纬度:
大致在
35°N
—
40°N
以北至
50 °N
之间;
120 °E-75 °E
之间
范围: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面积、人口:面积占全国
30%
;人口仅占全国
4%
。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地形:本区地形主要分东西两部分,东部内蒙古高原,地表比较平坦,风蚀作用比较显著;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地面起伏强烈,高大的山脉顶部多
终年积雪,盆地内多沙漠、戈壁。
气候:本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的年、日较差都较大,年降水量较少,
且自东向西递减。
植被:受降水量变化的影响,植被类型由东向西表现为森林草原
——
草原
——
荒漠草原
——
半荒漠
——
荒漠。
河流:本区河流稀少,绝大部分为内陆河。主要的外流河有黄河、额尔齐斯河;
主要内流河有塔里木河等。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气候干旱的原因:深居内陆,加上山地、高原的阻挡
,
内陆盆地地形封闭,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被层层截留,形成了干旱少雨的气候。
地貌景观:风蚀、风化和风力搬运作用显著,沙漠戈壁广布。
植被差异:从东往西,本区的植被大体上依次分为森林草原
——
典型草原
——
荒漠草原
——
荒漠。
水文特征:河湖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河,以冰川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
自然分区:东部
—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西部
—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三、经济地理特征
(一)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
有利: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可发展灌溉农业(特别适宜瓜果的生产);草原辽阔可发展畜牧业。
不利: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风沙危害严重
;
生长期短、多冻害
.
2
、农、牧业生产特点
(
1
)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毛、皮及其制成品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著名牲畜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蒙古马、内蒙细毛羊;宁夏的滩羊;新疆的伊犁马、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等。
(
2
)灌溉农业:在有水源的地区可以发展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区:宁夏的宁夏平原和内蒙古的河套平原,甘肃的河西走廊引黄河水和祁连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绿洲农业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绿洲,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也成为当地主要的粮棉产区,新疆南部的绿洲盛产长绒棉,是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之一。
(二)矿产资源与工业
主要矿产资源: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有色金属和油气等资源。
主要工业部门:本区利用矿产和农畜产品发展了工业。如:包头的冶金工业;玉门和克拉玛依的石油工业;金昌的有色金属冶炼;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的轻纺及食品工业比较突出
。
答案:
1
.气候干旱 高寒
2
.饲料丰富
南方山区山地草坡众多
河网稠密
3
.肉、乳、蛋
经济地理位置
(
或消费市场
)
一、位置、范围
位置: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
范围: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西部
重要的经线:
75°E
、
90°E
、
104 °E
重要的纬线:
30 °N
、
35 °N
青藏地区位置与地形
二、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
海拔高,大多在海拔
4000
米以上,被称为
“
世界屋脊
”
。在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高大的山脉,山脉顶部雪峰连绵,冰川纵横。
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我国著名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都发源于青藏高原。这里湖泊众多,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湖区,多内陆湖、咸水湖
气候属于高山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很大。这里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小于
400
毫米。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水平地域差异
垂直地域差异
地势的强烈隆升,水热状况随高度而变化
三、农牧业生产特点
高寒牧区:这里有大面积的高寒草原,特别在河湖沿岸牧草尤为丰美。青海和西藏均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以牦牛、藏绵羊为主。
河谷农业:本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有利于发展耕作业。如: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的湟水谷地等。主要种植青稞、小麦和豌豆等。
四、能源和矿产资源
太阳能:本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是我国太阻能资源最充足的地区。
地热:本地区是我国大陆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汽田,现已建成发电站。
水能:在雅鲁藏布江和黄河等河流的峡谷地段,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但目前开发甚少。
矿产资源: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矿藏丰富,煤、石油、铅锌、盐都在开采利用。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厂 。
五、交通与城市
以公路和航空为主的交通运输。
主要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新藏公路、中尼公路
主要铁路:兰青线、青藏线
青藏铁路建设需克服的主要困难:空气稀薄;气候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冻土层分布。
七、台湾省、香港、澳门
1
、台湾自然环境特点
范围:包括台湾岛、以及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小岛
位置: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海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
地形:山地占
2/3
,主要分布在东部,台湾山脉为主要山脉,玉山为最高山峰。西部为平原,是工、农业发达,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地区
台湾省
气候: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河湖:河流短急,水能丰富。浊水溪、日月潭
物产:①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樟脑产量世界首位;②平原盛产稻米、甘蔗、热带、亚热带水果;③有煤、石油、金属金属等矿产资源④是我国优良渔场和重要海盐产区
城市和港口:台北、高雄
2
、台湾的经济特色
——“
进口一加工一出口”
台湾发展进口
——
加工
——
出口型经济的原因:台湾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往便利,便于引进外资;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接近原料燃料基地;岛内人口稠密,劳动力资 源丰富,适宜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岛内市场相对比较狭小。
香港
澳门
3
、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条件
——
区位优势
在香港、澳门的经济结构中,轻工业、旅游收入都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与区位条件是分不开的。香港地处珠江口东侧,澳门地处珠江口西侧,背靠祖国大陆,南近东南亚,海运条件便利;区内人口稠密,适宜发展加工工业。
相关文档
- 【人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4-14 17:58:54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4 17:22:00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2021-04-13 22:14:4212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3 19:47:281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4-12 14:22:4665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2021-02-27 08:56:453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整体性与2021-02-26 21:37:414页
- 2020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跟踪2021-02-26 21:31:103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2-26 21:30:503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2-26 21:28:5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