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00 KB
- 2021-04-14 发布
1.“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
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
复始的重复。”材料中“精神的新生”的本质内涵是( )
A.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B.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C.欧洲古典文艺的复兴 D.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
解析:文艺复兴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为冲破宗教神学束缚而进行
的思想解放运动,与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本质不同,故其精神新生本质
内涵是体现资产阶级要求,故 A 项正确;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
的智者运动,故 B 项错误;欧洲古典文艺复兴,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
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主张,故 C 项不是其本质内涵,故 C 项错误;
理性之光强调理性主义,体现的是欧洲的启蒙运动,故 D 项错误。
答案:A
2.有人将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称为“人曲”。
这是因为这两本书( )
A.都用文学打动人心
B.都描写了现实生活
C.都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歌颂人性
D.都批判宗教信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结论的能力。薄伽丘的《十日
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
的个性;《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答案:C
3.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
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
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肯定人的欲望
B.歌颂自然的人性
C.揭露教会的贪腐
D.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解析:材料肯定人的价值,未体现肯定人的欲望,故 A 项错误;
材料歌颂的是高贵的人性,并非自然的,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教
会,故 C 项错误;根据“杰作”“高贵”“伟大”“宇宙的精华”等词可
知作者肯定人的价值,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故 D 项正确。
答案:D
4.某影片讲述了 16 世纪“他”与天主教的故事,“他”发出的宗
教改革的呼声从德国开始。影片中的“他”是( )
A.莎士比亚 B.彼特拉特
C.马丁·路德 D.但丁
解析:材料中有“宗教改革”“德国”可以判断选 C。
答案:C
5.(2019·全国卷Ⅲ)16 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
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 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
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
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
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
解析:英国通过宗教改革确立了国王在教会中的核心地位,从而
强化了国王在宗教和现实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强化了国王的专制统治,
故 C 项正确;英国的宗教改革是为了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并非为了
促进信仰自由,A 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当时尚未建立,故排除 B 项;
《权利法案》提出于 1689 年,故 D 项错误。
答案:C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 14 和 15 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
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发。”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需要科学文
化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桎梏……新兴资产阶级学者
广泛搜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文物,重新研
究已经被湮没了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
——朱寰《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皮柯在《论人的尊严》中宣称,上帝赋予了
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
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材料三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
地与天空,也可以探测地狱的深浅。苍穹在他面前并不显高,地核在
他面前并不显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
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王军、徐秀云《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
文艺复兴时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主要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人文主义思想的价值观。
答案:(1)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古希腊文化
的遗存。
(2)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人应当树立强烈的自信以
创造幸福的生活;否定等级和特权观念。
基础巩固
1.“文艺复兴”的原意是“再生”“复活”,表面上看是复兴古希
腊罗马的文化,但实质却是( )
A.知识分子欣赏、阐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的美
B.古典文学家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再生与复活
C.借古代文化之名宣扬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D.复兴古典文化使之为意大利人服务
解析:文艺复兴表面上是一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
实际上是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C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但他们还
是十分宗教化的,并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这说明文
艺复兴( )
A.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
B.受到了教会的压迫
C.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
D.推动了神学的发展
解析:材料中“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表明文艺
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的是教会的虚伪腐败,未涉及基督教会的
基本理论和根基,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故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
教会对文艺复兴的态度,故 B 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重视
人性和人的重要性,故 C 项错误;材料“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打
击了神学统治,故 D 项错误。
答案:A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不包括( )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反对君主专制 D.主张思想自由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内涵主要有:批判神权统治、
鼓吹人性解放、主张思想自由等,反对君主专制是启蒙运动时期理性
主义的含义,故 A、B、D 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C 项错误,符
合题意。
答案:C
4.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
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
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
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B.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
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教会仍占主导地位,人文主义是为新兴资产
阶级所信奉,故 A 项错误;材料未突出意大利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
故 B 项错误;根据“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
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
大利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故 C 项正确;启蒙运动将人文主义发展
为理性主义,故 D 项错误。
答案:C
5.莎士比亚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
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
观念,其作品在 17 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
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这说明莎士比亚戏剧( )
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需求
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
C.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D.折射出英国富强稳定的社会现实
解析: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与材料中“新兴市民阶层
的喜怒哀乐”“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
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相符,故 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中“17 世纪”“形
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不符,故 B 项错误;未涉及东方文化,
与材料中“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不符,故 C 项错误;D
项与材料中“莎士比亚”时期的社会现实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A
6.14、15 世纪,意大利城市里有许多出色的教育家,他们不仅擅
长教书授徒,而且善于著书立说,通过著作展示其修养和学问。意大
利城市还拥有欧洲最好的学校,这些学校均得到贵族和富商们的慷慨
资助。这有助于( )
A.人文主义的传播 B.宗教改革的深入
C.理性主义的产生 D.浪漫主义的萌芽
解析:文艺复兴兴起于 14 世纪的意大利,教育家的教书授徒有利
于人文主义的传播,故 A 项正确;宗教改革的深入是从 16 世纪开始,
故 B 项错误;苏格拉底的思想中就有理性主义,故 C 项错误;浪漫主
义产生于 18 世纪末,故 D 项错误。
答案:A
7.路德认为“经商、来往、吃喝、睡觉和其他一切于身体有益的
事都是善功(美好的功德)”,甚至吃饭喝酒、衣服洁白和头发擦油也是
善功。路徳这些思想( )
A.意在淡薄人们的宗教信仰意识
B.客观上反映了新兴资本主义要求
C.特别强调了思想信仰的重要性
D.与新教宣传的思想理念背道而驰
解析: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不是淡薄人民的宗教信仰,故 A 项错
误;路德的思想是要享受世俗生活,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反映
了新兴资本主义的要求,故 B 项正确;路德的思想强调享受世俗生活,
没有涉及思想信仰的重要性,故 C 项错误;路德的思想代表新教宣传
的思想理念,故 D 项错误。
答案:B
8.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到了 16 世纪中期,
普通教民相信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这表
明( )
A.教皇放松了对教民的控制
B.信仰得救思想已深入人心
C.教民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D.教民已有成为教士的权利
解析:材料“普通教民相信直接阅读《圣经》”,违背了教皇教会
的规定,没有体现出控制的放松,故 A 项错误;材料“普通教民相信
直接阅读《圣经》”,体现出因信称义思想,信仰得救思想已深入人心,
故 B 项正确;宗教信仰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对教会的依赖,故 C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教民有与上帝沟通的自主权,故 D 项错误。
答案:B
能力提升
9.15 世纪学者曼内蒂说:“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
有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然后人们接受
了它并使之更美丽、更荣华与更典雅。”据此可知,曼内蒂( )
A.倡导宗教信仰自主性
B.表达了新兴阶层的价值取向
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
D.开创了人文主义思潮最高峰
解析:材料强调人对世界的意义,不涉及宗教信仰自主,故 A 项
错误;根据材料“15 世纪……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
构建起来……人们接受了它并使之更美丽、更荣华与更典雅”,新兴的
资产阶级与中世纪不同,他们反对禁欲主义,突出了人的意义,故 B
项正确;材料“人们接受了它并使之更美丽、更荣华与更典雅”肯定
了人的价值与尊严,故 C 项错误;人文主义的高潮是 17、18 世纪的启
蒙运动,故 D 项错误。
答案:B
10.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
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
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
联系。这一时代( )
A.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B.彻底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C.实现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
D.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的政治制度
解析:题干中“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
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
起点”,特别是“起点”两字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故 A 项正确;彻
底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是宗教改革,故 B 项错误;实现以世
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是启蒙运动,故 C 项错误;设计了未来社会
的理想的政治制度是启蒙运动,故 D 项错误。
答案:A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
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
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
它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它们的需求、兴趣和口
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按某些方面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除雷奥纳都
及其他几个人而外,都不尊重科学——尊重科学那是十七世纪以来大
多数重要革新人物的特色……不过他们用古代人的威信替代教会的威
信。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文
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还受到一些崇尚
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
说不定会小得多。
历史学家贵查第尼在 1529 年写道:“再没有谁比我更憎恶祭司的
野心、贪婪和放荡了……尽管如此,我在已任教皇教廷中的位置,迫
使我只得为了切身利益希求他们伟大。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缘故,
我早已像爱自己一样爱马丁·路德了。”
——罗素《西方哲学史》
(1)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意大利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对于科学的态度。结
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人的威信”指什么?其“替代教会的威信”
有何作用?
(3)据材料三,分析造成“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
难简单刻画”的原因及文艺复兴的局限性。
答案:(1)原因:意大利的商业贸易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控制城
市的大商人家族赞助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家。
(2)态度:并不尊重或不重视科学;“古代人的威信”:指古代希腊
和古罗马的文化;
作用: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起到
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3)原因:既憎恶教会的腐败,同时又接受教会的公职和馈赠。
局限: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知识分子的运动;同封建势力存在
密切的联系。
相关文档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602021-04-14 14:47:008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402021-04-13 20:13:167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442021-04-12 16:48:379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272021-04-12 16:42:4110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742021-04-12 11:15:0516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132021-02-27 08:55:357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832021-02-26 22:31:0010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392021-02-26 21:36:5113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422021-02-26 21:11:083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222021-02-26 20:48: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