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50 KB
- 2021-04-14 发布
(教学反思参考 3)项链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这就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最终归宿是指向于语言文字运用。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细读文本,恰当地选择好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培养学生运用
语言的能力。下面就结合《项链》一课的教学谈谈体会。
一、巧抓叠词
叠音词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造的词,具有形象性、确切性和音乐性的特点。
《项链》一课,运用到叠音词:“蓝蓝的、黄黄的、小小的”,这三个叠音词使
大海、沙滩、海螺和贝壳的特征更加形象,表达的意思也更加确切。这样表达,
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另外,还表达了作
者对大海、沙滩、海螺和贝壳那种喜爱之情。之前在《四季》一课进行过练习,
本节课只是进行练习巩固一下,检测学生对叠词掌握情况。
二、巧学“的”字用法
《项链》一课课后题第二题就是让学生学会“的”字用法。从“金黄的、雪
白的、快活的”这三个词语中让学生谈发现,引出“的”字用法,以此扩展“地、
得”的用法,只是渗透不做深入讲解。让学生在练习中明白“的”后面搭配的词
语是事物,即名词,他们在修饰事物的颜色、特点、样子等特征。
三、巧用“又……又……”
《项链》一课在第一自然段出现了“又宽又远”“又长又软”这两个词语,
这个语言训练点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增加孩子们的词汇
量,能正确运用词语,由此我进行了训练,孩子们积极踊跃,“又大又圆、又细
又长…..”正在我们说的很开心的时候,一个孩子说出了“又大又小”这个词,
其他孩子也没有质疑,认为是正确的,我说:“你在哪里见过又大又小的东西?”
孩子们搜肠刮肚,也没有找到,他们明白了没有这样的事物,这样的词语也是不
存在的。为了巩固,引导学生发现教室里的事物,“教室里有又细又长的什么?”
“教室里还有又……又……的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快活地说着自己
的答案。通过这样的环节,对“又……又……”这一结构的词语,学生不仅已经
会准确填写,而且还在不经意间学会了运用。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我们要用足教材,深挖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落实到位,
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实效,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
味”来。
相关文档
- 信息技术(心得)之浅谈合理利用电教媒2021-04-14 16:05:507页
- 语文(心得)之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2021-04-14 16:05:073页
-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品德与社会2021-04-14 15:58:334页
- 数学(心得)之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2021-04-14 15:39:064页
-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以学为主、2021-04-14 15:38:044页
- 语文(心得)之重视课堂教学的情境导入2021-04-14 14:33:044页
- 语文(心得)之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2021-04-14 14:32:3413页
- 数学(心得)之《三位数的认识》课堂教2021-04-14 14:29:0720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4-14 14:18:1911页
- 音乐(心得)之创设有效情境,优化小学音2021-04-14 14:05:5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