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6 MB
- 2021-04-14 发布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考纲解析
确目标
·
明考向
考纲展示
真题回放
考情分析
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016
·
天津卷
,5
2014
·
全国
Ⅰ
卷
,
10
~
11
1.
以人口统计图为背景
,
考查人口增长特征。
2.
结合我国最新的人口政策
,
考查我国人口变化情况。
2.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013
·
上海卷
,
13
~
14
此类题目近几年考查频率较低
,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3.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016
·
浙江卷
,3
~
4
2015
·
北京卷
,11
1.
常以人口流动材料或图片为背景
,
考查区域人口变化。
2.
结合材料
,
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
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4.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第
1
课时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主干梳理
考点突破
图表判读
主干梳理
梳图文
·
理脉络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
决定因素
:
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了人口自然
。
2.
时间差异
增长率
3.
空间差异和出现的问题
增长速度
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
、
出生率高
,
就业困难
发达国家
、
人口老龄化
快
慢
【
易错提醒
】
人口增长中的
“
增长
”
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
,
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
,
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图示
模式转变
说明
①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②总体来看
,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
的过渡阶段
③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是
、
现代型
现代型
方法技巧
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方法
(1)
人口
“
三率
”
的计算方法
①出生率
=(
出生人口数
÷
人口总数
)×100%
②
死亡率
=(
死亡人口数
÷
人口总数
)×100%
③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
人口自然增长数
÷
人口总数
)×100%
(2)
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的计算方法
人口自然增长数
=
该年人口总数
×
自然增长率
=
出生人口数
-
死亡人口数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
环境承载力
(1)
实质
:
环境能
供养的人口数量。
(2)
衡量指标
:
。
2.
环境人口容量
(1)
概念
:
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
它是一个警戒值。
(2)
影响因素
: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
其中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3.
人口合理容量
(1)
实质
:
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人口数量。
(2)
意义
:
影响一个地区或国家的
和人口政策的制定
,
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持续
人口数量
最适宜
人口战略
资源
考点突破
破疑难
·
提素养
高考怎么考
(2016
·
天津卷
,5)
读图
,
回答问题
:
以下四图中
,
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
真题答案
:
D
解题思路
:
由图中可以看出
,
该省
1990
~
2000
年常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
,
说明人口增长率较高
,2000
年之后
,
人口数量增加放缓
,
人口增长率下降至较低水平。
答案
:
①
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②
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③
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
【命题素材拓展】
2015
年
10
月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
: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
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
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说出出台全面二孩政策的意义
?
我们怎么学
考点
1
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
要点导学◇
一、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
发达国家
(
或地区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
或地区
)
增长速度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增长模式
“
三低
”
模式
过渡模式
形成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的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二、人口问题及对策
【
拓展延伸
】
人口红利
:
劳动人口多
,
老人和婴幼儿所占比例较小
,
社会负担较轻。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减弱。
人口负债
:
老年人口和婴幼儿人口多
,
劳动人口少
,
社会负担重。
◇
题组例练◇
1
.(2015
·
福建卷
,7
~
8)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
2050
年人口结构。
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1)c
方案与
a
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
,
差异最大的是
(
)
A.
人口性别比
B.
老年人口比重
C.
青壮年人口比重
D.
少儿人口比重
(2)
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
,
三种生育率方案
(
)
A.a
方案较合理
B.b
方案较合理
C.c
方案较合理
D.
均不合理
解析
: (1)D
(2)B
第
(1)
题
,
本题以我国预测的
2050
年人口结构图为背景
,
考查人口结构的相关知识
,
以及读图比较分析能力。从
a
、
c
两方案的人口结构图中可以看出
,
差异最大的是少儿人口比重
;
其次是青壮年人口比重
;
老年人口比重差异最小
;
人口性别比差异不大。综上所述
,D
项正确。第
(2)
题
,
本题考查读图比较分析能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比较
,a
方案到
2050
年
,
老龄化问题会特别严重
;c
方案到
205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会增高
,
人口总数难以控制
;
而
b
方案能兼顾两方面问题
,
使人口结构更为科学。故
B
项正确。
2
.(2014
·
全国
Ⅰ
卷
,10
~
11)
图
1
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
1,
回答
(1)
~
(2)
题
:
(1)
图
2
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
,
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
A.① B. ② C.③ D.④
(2)
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
A.1910
~
1930
年
B.1930
~
1950
年
C.1950
~
1970
年
D.1970
~
1990
年
解析
: (1)A
(2)C
第
(1)
题
,
读图
1
可知
,
从
1910
年到
1970
年
,
该国移民人数变化不大
,
但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
,
说明该时段该国人口不断增长
,1970
至
2010
年该国人口也不断增长
,
读①②③④四幅图可知
,
只有①图符合。第
(2)
题
,
读图可知
,1950
~
1970
年移民人数变化不大
,
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在减小
,
可以判断该时段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
考点
2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
要点导学◇
阶段
出现时间
主要特征
形成原因
原始型
农业社会时期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
生产力水平低下
,
加上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传统型
工业化初期
(
发达国家多在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
)
人口出生率较高
,
死亡率迅速下降
,
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食物供应稳定增长
,
某些疾病得到控制
,
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
现代型
20
世纪
50
年代前后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有些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
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生育观念的转变
方法技巧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技巧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高
(>2.5%)
高
(>2.5%)
低
(<1.0%)
传统型
高
(>2.5%)
低
(<1.5%)
高
(>1.0%)
现代型
低
(<2.0%)
低
(<1.5%)
低
(<1.0%)
◇
题组例练◇
1
.(2014
·
江苏卷
,17
~
18)
1980
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
,2013
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
1
是
1978
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
图
2
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1)1980
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
A.
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
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
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
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
A.
全面放开二孩
,
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
生育政策不变
,
人口规模在未来
30
年持续下降
C.
放开单独二孩
,
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
放开单独二孩
,
人口出生率在未来
30
年持续上升
解析
:
(1)B
(2)C
第
(1)
题
,
由图
1
可知
,1980
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两次较大幅度增加
,
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1980
年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值
,
说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
,
人口规模持续增加。第
(2)
题
,
由图
2
可知
,
全面放开二孩
,
人口增长速度呈波动趋势
,
时升时降
;
生育政策不变
,
出生人口数量在未来
30
年总体减少
,
但人口规模变化还与人口死亡率等有关
,
故无法预知人口规模是上升还是下降
;
放开单独二孩
,
出生人口数量短期内会出现明显增长
,
而后下降
,
未来
30
年内人口出生率呈波动下降趋势
,
但总体上出生人口高于生育政策不变的水平
,
从而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
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2.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
(
图中
1
~
12
代表不同的国家
),
回答
(1)
~
(2)
题
:
(1)
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
A.1
、
2
、
3 B.4
、
5
、
8
C.7
、
9
、
10 D.6
、
11
、
12
(2)
图中
11
、
12
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
)
A.
欧洲
B.
北美洲
C.
大洋洲
D.
非洲
解析
: (1)A
(2)D
第
(1)
题
,
由图中的死亡率、出生率的坐标
,
读出各个国家的数据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符合题意的是
1
、
2
、
3
。第
(2)
题
,11
、
12
两国
,
高出生率
,
低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较高
,
应是非洲的国家。
考点
3
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
要点导学◇
一、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图示
实质
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
极限人口
)
——
是一个警戒值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
,
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数量
(
最佳人口
)
——
是一个合理值
大小
关系
某一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
人口合理容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
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题组例练◇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
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
,
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1)
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
,
理论人口容量
=a×b/c,
其中
a
为耕地面积
,b
为熟制
,c
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
,
按照该公式估算
,
四市中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
在各种自然资源中
,
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
,
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 (1)D
(2)C
第
(1)
题
,
结合理论人口容量公式
,
在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
理论人口容量与
b(
熟制
)
呈正相关
,
纬度越低熟制越高
,
四市中④地纬度最低
,
故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第
(2)
题
,
四个城市中①和④的人均用水总量未超过人均水资源总量
,
即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
图表判读
析图表
·
强应用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
判读方法
】
1.
确定性别比
图中各年龄阶段男女所占比例几乎沿
0
轴对称
,
说明图中的国家或地区男女人口数量基本平衡。
2.
确定出生率
左图
0
~
9
岁人口比例最高
,
故人口出生率较高
,
而右图中
0
~
9
岁人口比例比
10
~
19
、
20
~
29
、
30
~
39
岁等年龄阶段小
,
故人口出生率较低。
3.
判断不同年龄阶段人口比例
左图中年龄阶段从
0
~
9
岁到
80
岁及以上所占比例逐渐减少
,
为年轻型
;
右图中
60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0
~
9
岁比例较小
,
为老年型。
4.
分析老龄化情况
左图中
60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累计相加小于
10%,
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
;
而右图中
60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累计相加远超过
10%,
老龄化问题严重。
5.
分析育龄人口比例
主要看育龄女性
(20
~
49
岁
)
人口所占比例
,
可推测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右图中育龄女性所占比例较高
,
在较长的时间内人口增长较快。
【
迁移应用
】
1.
判断性别比、出生率、不同年龄阶段人口比例和人口增长模式等。
2.
分析人口增长趋势、老龄化情况和育龄人口比重等。
点击进入 课时集训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2021-04-13 22:14:4212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3 19:47:281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4-12 14:22:4665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2021-02-27 08:56:453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整体性与2021-02-26 21:37:414页
- 2020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跟踪2021-02-26 21:31:103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2-26 21:30:503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2-26 21:28: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2-26 21:17:5410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2-26 21:15:52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