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9.00 KB
- 2021-04-14 发布
2017-2018学年度上期10月月考试题
高二 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下图为我国四大区域(如图中数字)示意图,完成1~3题。
1.划分四大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河流和植被
2.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
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C.大兴安岭-阴山
D.祁连山-横断山脉
3.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③与④)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条件的变化 B.热量条件的变化
C.人口密度的变化 D.地势高低变化
右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4~6题:
4.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130°E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5.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6.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在科研应用与大众化应用等领域都很普遍。完成7~9题。
7.两名学生到云南丽江旅游,测量当地的玉龙雪山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8.下列研究项目中,主要是应用GIS进行的有( )
①近20年来广东省各地级市GDP的增长情况分析 ②近10年来珠江三角洲花卉基地的分布变化情况分析 ③广州市地铁线路的规划设计 ④近10年来广州市城区建设情况调查与居民住宅小区布局研究 ⑤某上市公司股票走势和投资项目分析研究
A.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⑤
9.2007年11月份我国完成了第一张月球表面形态图。“嫦娥一号”卫星获取月球表面形态信息及处理这些信息主要利用的技术是( )
①RS技术 ②GIS技术 ③GPS技术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0~12题。
10.“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2.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下图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两大水土流失分布区。读图,完成13~14题。
13.①②两区域中( )
A.①区域陆地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②区域为热带雨林带
B.①区域土壤肥沃,②区域土壤贫瘠
C.①区域水稻种植业发达,②区域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D.①区域丘陵面积比重大,②区域平原面积比重大
14.①②两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
A.天然林草覆盖率低
B.开发历史悠久
C.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弱
D.人类活动强度过大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完成19~21小题。
19.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
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
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冶金工业
20.“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21.我国在山西最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 )
①煤炭储量大质量好 ②铝土矿储量大 ③接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5·唐山模拟)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城市道路旁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右图所示),即风光互补道路照明,它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组成的新兴发电系统。它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时可通过输电线路送电。据此并读图完成22~23题。
22.这种新能源利用领域的开辟,很快引起国内众多企业的关注,一些中小企业投资踊跃。对此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该项目的投入上市与实施,利于节能减排
B.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小
C.产品投入使用的寿命长、受自然变化影响小
D.产品应用可缓解城乡照明对常规电能的依赖
23.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一般太阳电池方阵平面板的倾角随纬度而定,但朝向应定为(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2015·福建八县联考)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上。读图,回答24~25题。
24.该河流( )
A.由北向南流
B.该河流易出现春讯
C.航运价值大
D.以雨水补给为主
25.该河流开发力度不大的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市场需求有限
B.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
C.地形平坦,水能资源匮乏
D.经济欠发达,技术力量薄弱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26~28题。
26.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27.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8.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2015·长春市高三调研)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
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29~30题。
29.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值上升 ⑤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⑥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30.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利于调节气候 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③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15·杭州模拟)西藏和黑龙江的沼泽湿地面积广大。读表,回答31~32题。
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
年份
省(区)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黑龙江
22.13
20.97
17.67
西藏
24.17
25.55
26.75
31.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B.气温低,蒸发微弱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2.下列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
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C.西藏湿地面积增大与全球变暖有关
D.旅游资源的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33.(2015·佛山一中期中)
玛纳斯河流域地处新疆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一代代转业军官、支边青年和各族人民扎根边疆,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我国棉花和优质瓜果生产基地。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玛纳斯河流域开发示意图。
材料二 石河子垦区2002年、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地物类别
2002年面积(hm2)
2007年面积(hm2)
变化情况
面积变化(hm2)
比例变化(hm2)
变化幅度(%)
年变化率(%)
耕地
248 714.4
265 102.3
16 387.9
2.32
6.59
1.32
园林地
24 534.9
23 644.2
-890.7
0.13
-3.63
-0.73
草地
4 599.81
5 614.83
1 015.02
0.14
22.07
4.41
建设用地
161 937
188 101.9
26 164.9
3.70
16.16
3.23
水域
6 767.6
7 528.29
760.69
0.11
11.24
2.25
未利用地
260 437.8
216 918.2
-43 519.6
6.45
-16.71
-3.34
(1)玛纳斯河属于________(内流或外流)河,其大致流向为________,主要的补给水源是________。(3分)
(2)石河子垦区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面积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其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玛纳斯河流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该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简要分析玛纳斯河流域成为我国棉花和优质瓜果生产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4)就石河子市未来发展规划问题,有人提议石河子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4分)
34.阅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资料后,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同时也是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在沿海滩涂上建有麋鹿和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
材料二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1)分析盐城湿地广布的原因。(4分)
(2)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3分)
(3)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
35.(2016·南宁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下表表示四个地区的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
地区
纬度
森林面积(平方千米)
森林覆盖率(%)
甲
49°N~80°N
3 101
34
乙
8°N~12°S
1 336
59
丙
7°N~10°S
885
49
丁
20°N~28°N
322
49
材料二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片海”之称的广西,具备发展“林纸一体化”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介绍,广西“林纸一体化”纸浆生产项目的生产原料80%是桉木,20%为相思树原木。
材料三 桉树以其速生丰产、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等优点成为主要的纸浆生产原料之一。我国桉树的主要产区是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和四川。但是桉树有“地下抽水机”之称,大面积种植对周围环境也会造成影响。
(1)据表中提供的资料说明甲、乙两地的森林类型。(2分)
(2)据材料一推断四地中,________
地区最可能是世界最大的纸浆生产地区,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
(3)乙、丙两地的森林与南美洲________(国家)的森林类型相同,该类森林目前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主要原因是(多选)( )(3分)
A.该类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肾”,可以净化水质
B.该类森林面积较小,濒临灭绝,需要加强保护
C.该类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能够净化空气,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D.该类森林中的树种是世界主要的造纸原料,世界各国每年消耗的纸浆都来源于此
E.该类森林中生物物种丰富,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
F.该类森林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生态极为脆弱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试分析广西具备发展“林纸一体化”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4分)
(5)广西等地大量种植桉树会对当地地理环境造成哪些影响?(4分)
36.读“红水河水电站梯级开发示意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其上游称南盘江。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已先后建成大化、龙滩、天生桥二级(低坝)、岩滩、天生桥一级(高坝)、白龙滩等6个电站。为华南、西南电网输入了巨大的优质电能,有效地改善了华南、西南电网的供电质量和效益,并拉开了华南网“西电东送”的序幕。全流域装机容量最大、调节性能最好的关键性、控制性骨干枢纽——龙滩电站,主体工程也已于2001年7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其规划装机总容量540万千瓦,龙滩水电站的建设,标志着红水河这一中国水能“富矿”的开发利用将步入高潮。
(1)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2分)
(2)红水河流域水电基地的建设对当地经济有何影响?(3分)
(3)在我国“西电东送”的总体规划中,红水河流域的水电主要输往________地区,对该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3分)
(4)以红水河水电基地与山西能源基地为例,说明水电基地与煤炭能源基地在区位选择上的差异和对环境的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