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0.50 KB
- 2021-04-14 发布
鹤壁市淇滨高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卷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王凤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P-31 O-16 Mg-24 F-19
1.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O(l)2H2(g)+O2(g),该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煤气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D.电能是一级能源
2. 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来源:学.科.网Z.X.X.K]
3. 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 ( )
A.燃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C.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D.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4. 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
A.一定小于92.0 kJ B.一定大于92.0 kJ
C.一定等于92.0 kJ D.无法确定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7. 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
A.H2O(g)===H2O(l)
ΔH=-44.0 kJ·mol-1
B.2HI(g)===H2(g)+I2(g)
ΔH=+14.9 kJ·mol-1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862 kJ能量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8.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 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A.减小C或D的浓度 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 D.增大A或B的浓度[来源:学科网]
9.对于可逆反应2AB3(g) A2(g) + 3B2(g) Δ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10.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ΔS应为( )
A.ΔH <0,ΔS>0 B.ΔH <0,ΔS<0
C.ΔH >0,ΔS>0 D.ΔH >0,ΔS<0
11.下列事实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使用催化剂有利于加快合成氨反应的反应速率
B.硫酸工业中,将黄铁矿粉碎后加入沸腾炉中
C.500℃左右比在室温时更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转化率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加入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来源:学*科*网]
12.现有可逆反应:X(g)+Y(g)2Z(g)+W(s)△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用的措施是( )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体积
13. 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
A.酸碱指示剂 B. pH计 C.精密pH试纸 D.广泛pH试纸
14.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 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 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15.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16. 已知:25°C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C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C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C时,Mg(OH)2固体在20ml 0.01 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 0.01mol/L 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C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浓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2
17. 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加水稀释pH均减小 B. 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 c(OH-)前者大于后者 D. 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3-)
均增大)
A.SO2 B.Na2CO3 C.KMnO4 D.NaClO
1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电离的c(H+)=10-4 mol/L的溶液,有可能是稀盐酸
B. NH4Cl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
C. 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
D. 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
20.常温下,将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 )
A.溶液的pH增加 B.CH3COOH电离度变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溶液中c(OH-)减小
二、 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
(1)已知298 K时白磷、红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P4(白磷,s)+5O2(g)===P4O10(s) ΔH1=-2 983.2 kJ·mol-1
P(红磷,s)+O2(g)===P4O10(s) ΔH2=-738.5 kJ·mol-1
则该温度下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298 K时白磷不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4(白磷,s)+3O2(g)===P4O6(s) ΔH=-1 638 kJ·mol-1。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62 g白磷和50.4 L氧气(标准状况),控制条件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到的P4O10与P4O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来源:Zxxk.Com]
(3)已知白磷和PCl3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 198,Cl—Cl 243,P—Cl 331。
则反应P4(白磷,s)+6Cl2(g)===4PCl3(s)的反应热ΔH=______________。
22.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3SiO2(s)+6C(s)+ 2N2(g) Si3N4(s) + 6CO(g)
(1)2molN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
(2)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CO的量),反应速率v与 时间t的关系如图。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3)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729,则在同温度下1L密闭容器中,足量的SiO2和C与2mol N2充分反应,则N2的转化率是 [ (提示:272 = 729)
23.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Ⅰ:CO(g)+2H2(g) CH3OH(g),△H1
反应Ⅱ:C02(g)+3H2(g) CH30H(g)+ H2O(g),△H2
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O
0.27
0.012
(1)在一定条件下将2 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5min后测得c(CO)=0.4 mol/L,计算此段时间的反应速率(用H2表示) mol/(L·min)。
(2)由表中数据判断△H1 0(填“>”、“<”或“=”)反应,C02(g)+H2(g)CO(g)+H20(g) △H3= (用△H1和△H2表示)。
(3)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提高反应Ⅰ中CO转化率的是 (选字母)。
a.充入CO,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e.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使用高效催化剂
(4)写出反应Ⅱ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保持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将反应Ⅱ的平衡体系各物质浓度均增加一倍,则化学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平衡常数K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请按要求填空。
(1)AgN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 ,然后再 ,以抑制其水解。
参考答案
1.A 2.A 3.A 4.B 5.A 6.C 7.D 8.D 9.B 10.C 11.D 12.A 13.B 14.D 15.B 16.B 17.C 18.D 19.D 20.A
21.(1)P4(白磷,s)===4P(红磷,s) ΔH=-29.2 kJ·mol-1
(2)3∶1 1 323.45 kJ
(3)-1 326 kJ·mol-1
22.【答案】 (1)12NA
(2) 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 t3~t4
(3 ) 50%
23.【答案】(1) 0.24
(2) < , △H2 - △H1
(3) b [来源:学+科+网]
(4) C(CH3 OH)C(H2 O)/ C(C O2)C3(H2), 正向 ;不变
24.(1)酸,
溶于较浓的硝酸中,
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2) S2-+H2O HS-+OH- ,HS-+H2O H2S+OH-(可不写) ;
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