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5 MB
- 2021-04-14 发布
第3讲 河流地貌与地貌对聚落、交通的影响
考纲导向
思维导图
考情导引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主要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特点及其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一 河流地貌
1.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对地表具有侵蚀作用,形成河谷地貌。河流的侵蚀作用分为________、侧蚀和________,使河床加深的是________作用。河流发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时期(或部位)
作用过程
河谷形态
初期(上游)
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侧蚀为辅
河岸平直,横剖面形成“______”型谷
中期(中游)
侧蚀为主,下蚀减弱,泥沙堆积
河谷拓宽,河岸变________
成熟期(下游)
侧蚀和泥沙堆积为主,停止下蚀
河谷横剖面呈________
2. 河流堆积地貌
当河流流速减缓、搬运能力减弱时,河流所携带的沙石沉积下来,形成河流________。(如下图所示)
命题角度一 河流侵蚀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经典例题]
(2018·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回答(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 T0 B. T1
C. T2 D. 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 T3形成时期
B. T2形成时期
C. T1形成时期
D. 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 持续下降
B. 持续抬升
C. 间歇性下降
D. 间歇性抬升
[思维建模]
1. 材料分析
有效信息获取
推理分析
文字信息
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________;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________;砾石的平均砾径________
根据文字信息“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可推断出T0为________,洪水期的泥沙会在此________,使T0面积扩大。流速越快,沉积物颗粒越________,根据材料中砾径信息可知,________最大,故形成该堆积层时流速最大。当地壳抬升,河流________作用就增强,使河谷变深,使原来的河漫滩变成河流阶地,当地壳稳定时,就会形成新的________,故该地地壳经过了3次________
图像信息
四个平坦面T0、T1、T2、T3在剖面图中的海拔位置信息和图例信息
2.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
[小试牛刀]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方法归纳]
1. 针对性归纳
(1)不同河段河流侵蚀地貌类型及成因
(2)河流的凹岸与凸岸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洪水期流向凹岸的表层水含沙量较小,由凹岸流向凸岸的底层水含沙量大,底层水将沙石带到凸岸堆积。
流速
主导外力作用
深度
河岸变化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凹岸
快
以侵蚀为主
深
易崩岸,导致河岸后退
建防洪堤;河港选址地
凸岸
慢
以堆积为主
浅
面积扩大,向河心方向生长
聚落选址地;采沙地;淘金地点
2. 拓展性归纳:河水对河岸侵蚀作用强弱的分析比较方法
若为平直河道时,分析河水对河岸侵蚀作用强弱时,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即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若为弯曲河道时,分析河水对河岸侵蚀作用强弱时,主要考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变式训练]
下面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下面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 该河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东南地区 D. 西南地区
2. 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河段的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
B. 若上游修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速减慢
C. 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
D. 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命题角度二 堆积地貌及其成因
[经典例题]
(2017·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回答(1)~(3)题。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 坡度和缓 B. 岩石裸露
C. 河流、沟谷众多 D. 降水集中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较高 B. 土层浅薄
C. 光照不足 D. 水源缺乏
[思维建模]
1. 文字信息获取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________,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________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边缘。
2. 图像信息获取
海拔高度信息、河流流程信息、河流位置和图例信息等。
3. 推理分析
4.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河流堆积地貌及其成因。
[小试牛刀]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方法归纳]
1. 针对性归纳:不同河段河流堆积地貌及其成因分析
2. 拓展性归纳:不同河段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与磨圆度
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在时间上,洪水期间因流速大,沉积的物质颗粒粗大;平水期流速小,沉积的物质颗粒细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成层分布。
[变式训练]
(2018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
显的阶梯状陡坎。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下图示意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据此回答1~3题。
1. 下列关于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B. 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
C. 耕地分布南多北少
D. 扇体边缘可能有大量地下水溢出
2. 从各期冲积扇的位置和形态变化推测,诱发该冲积扇发生F1至F4四期演变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 风力搬运、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冰川搬运、沉积作用
D. 地壳运动
3. 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耕地上的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 ( )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南流向东北
C. 东南流向西北
D. 西北流向东南
考点二 地貌对聚落、交通的影响
1.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运输方式
线路分布
延伸方向
表现
以________为主,________为辅
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________地带
______前进
原因
修建公路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________
这里地势相对和缓,施工难度________,建设和运营成本________
地势起伏大
2.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地区
耕地状况
乡村规模
河网密布区
破碎
小
河网稀疏区
连片
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下游平原地区:多分布于地势较高的________或河堤上,主要防御________灾害。
②中上游山区: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________上。
命题角度一 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经典例题]
(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思维建模]
1. 材料分析
有效信息获取
推理分析
文字信息
地图说明信息
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________,河流位于________,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________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较________,地表起伏较________,工程量较少,可防________,减少地质灾害
图像信息
图例信息、等高线地形信息、河流分布、公路与铁路走向信息
2.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河流、山地地貌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小试牛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归纳]
针对性归纳: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及其原因
影响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
原因
方式
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
①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
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线路选址
及走向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来确定路线走向的原因:
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
②降低技术难度;
③工程施工要安全;
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
线网密度
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
[变式训练]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 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 沿山谷延伸
B. 沿山脊延伸
C. 沿等高线延伸
D. 沿经纬线延伸
2. 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
命题角度二 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经典例题]
(2018·全国卷Ⅱ)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下图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回答(1)~(2)题。
(1)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
A. 东北部 B. 西北部
C. 东南部 D. 西南部
(2)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
A. 狭窄 B. 曲折
C. 坡大 D. 路面凹凸
[思维建模]
1. 材料分析
有效信息获取
推理分析
文字信息
以低矮的______为主;部分土地是历年________而成的
读图可知,图中几条道路都以海命名,说明其________,结合图中几条道路的命名,可以发现半岛________侧的海边马路部分路段距海较远,说明经过________,这条滨海马路距海变远。澳门老城区以低矮的________为主,________较大,骑自行车消耗体力大,因此老城区少见自行车
图像信息
图例信息;山丘、街道走向和分布信息
2.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地表形态图的判读及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小试牛刀]
(1)________ (2)________
[方法归纳]
1. 针对性归纳: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区
聚落分布
原因
高原地区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河谷地势低、气候较温暖,两岸泥沙淤积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冲积平原
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或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2. 拓展性归纳: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聚落分布特点不同
地区
地形特征
分布特点
西北地区
沙漠广布
多分布在绿洲上
青藏高原
高原波状起伏
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云贵高原
地形崎岖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北方平原地区
平坦广阔
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地形复杂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变式训练]
(2019·湖南省师大附中模拟)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下面图1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图2(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据此回答1~3题。
1. 与西江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
A. 水源丰富 B. 水灾多发
C. 水运便利 D. 耕地充足
2. 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
A. 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
B. 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
C. 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
D. 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
3. 近20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
A. 年降水量减少 B. 台风登陆减少
C. 防灾意识增强 D.
堤防趋于完备
微专题
常规题目突破 答题能力提升
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成因的分析
[专题解读]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问题常见的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侵蚀地貌或沉积地貌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二是分析形成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原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该地貌的;三是描述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经典例题]
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2)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思维建模]
1. 文字信息获取
和田玉为________,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________山高山地区,乙处
________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________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
2. 图像信息获取
图例信息、等高线及其海拔高度、乙地的位置等。
3. 推理分析
玉石为________,应位于地下深处,通过地壳运动抬升到4 000米以上,经________出露地表,再经过流水搬运作用,到达乙处,因地势变缓而发生________。和田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汛期水量大,流速快,________能力强,沉积物多,但此时河水水位高,而秋季水位________,玉石出露。
4.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小试牛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归纳]
针对性归纳
(1)分析外力作用地貌的成因,其解题思路如下
(2)侵蚀地貌成因解答模板
考向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河谷、沟谷、峡谷
河床、冲蚀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
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石灰岩在暖湿气候条件下,
可溶性岩石、暖湿的气候
与流水中含有的CO2相遇,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蚀而形成
风力侵蚀地貌
携带、破坏
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
(3)堆积地貌成因解答模板
考向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河流冲积扇
山口、平缓、减慢、堆积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河口三角洲
大量泥沙、海水的顶托、入海口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风力堆积地貌
碎屑物质、阻挡、风速降低、堆积
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
冰川堆积地貌
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冰碛地貌
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
[即学即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以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200米的爬升沙丘。雅鲁藏布江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沙江”,两岸河谷平原宽广,形成辫状水系,中游汇集了几条主要支流。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地总面积的13.1%,且沙漠化具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和最富庶的农业区。图1示意雅鲁藏布江,图2为“沙江”景观。
图1
图2
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多形成辫状水系的原因。
第3讲 河流地貌与地貌对聚落、交通的影响
考点一 河流地貌
高考清单
下蚀 溯源侵蚀 下蚀 V 弯曲
“U”型 堆积地貌 洪(冲)积扇 河漫滩 三角洲
高考考向
命题角度一
沉积砾石 T0 T3>T0>T2>T1 河漫滩 堆积 大 T3 下蚀 河漫滩 间歇性抬升
小试牛刀
(1)A (2)A (3)D
变式训练
1. A 2. B 解析:第1题,右图中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反映该河水位高低的变化,面积大,水位低;面积小,水位高。由图可知,该河出现了春、夏两个高水位时期(分别为春汛、夏汛),该河在东北地区。第2题,图示河段较平直,河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较大,若P为主航道,说明水深,地转偏向力在P河道向右偏,河流自东向西流;若该河段自西向东流,则河水主要偏向Q河道,Q河道侵蚀强,将变深;上游修筑水坝,图示河段泥沙量减少,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河心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形成在河流流速较慢的河段。
命题角度二
降低 砾石 洪积扇 河流 沟谷 较长 较小 低
小试牛刀
(1)C (2)B (3)B
变式训练
1. C 2. D 3. B 解析:第1题,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位于天山北麓地区,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冲积扇的地势南高北低,A正确;由于流水沉积作用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冲积扇的泥沙颗粒由扇顶向扇缘逐渐减小,可知冲积扇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B正确;冲积扇的形态南窄北宽,距离出山口越远沉积颗粒越细,土壤越肥沃,可知该地区的耕地分布南少北多,C错误;冲积扇边缘,由于地势低,地下水埋藏浅,甚至可能出露地表,D正确。故选C。第2题,由材料可知,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是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形成,由于地壳活动,使得F1至F4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故选D。第3题,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位于河流的东侧,受地势南高北低影响,修建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西南流向东北,这样河水可以自流,工程量小。故选B。
考点二 地貌对聚落、交通的影响
高考清单
公路 铁路 河谷 迂回 铁路
较小 低 岗地 洪涝 河流阶地
高考考向
命题角度一
山地 北部 河谷平原 高 小
洪涝
小试牛刀
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的威胁。
变式训练
1. A 2. C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故选A。第2题,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故选C。
命题角度二
丘陵 填海 临海 东南 填海造陆 丘陵 坡度
小试牛刀
(1)C (2)C
变式训练
1. B 2. C 3. D 解析:第1题,由图1可知,北岸多高地,而南岸多低洼地,更容易发生水灾,所以南岸村落要修建八卦形态的道路与排水系统,防御洪灾。第2题,由图2遥感图片可知,排水系统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散开的放射状,该地应该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因此C正确。第3题,“八卦村”的形成是为了防洪,而形态逐渐瓦解,说明水灾问题已用其他方式控制,选择河流堤坝防御趋于完备更加合适。
微专题
变质岩 昆仑 河滩 秋季 变质岩 风化剥蚀 沉积 搬运 下降
小试牛刀
(1)(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 (2)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即学即练
洪水期含沙量大,洪水流出山口,河谷比较开阔,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流域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宽阔的河道沙洲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2021-04-13 22:14:4212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3 19:47:281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4-12 14:22:4665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2021-02-27 08:56:453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整体性与2021-02-26 21:37:414页
- 2020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跟踪2021-02-26 21:31:103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2-26 21:30:503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2-26 21:28: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2-26 21:17:5410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2-26 21:15:52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