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1-04-14 发布
独特性
中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区域性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文化呈现鲜明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在交流中展示自身的特征,同时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使中华文化呈现多样化
民族性
中华各民族基于自身的政治、经济、习俗等因素,在文化上呈现多样化。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
内容
基本
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地位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意义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内容
途径
①
最重要的是发挥
“
主心骨
”
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
“
主心骨
”
②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③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
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④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区别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联系
二者都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是什么
有
“
喜
”
有
“
忧
”
为什么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怎
么
办
政府
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经营者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个人
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具体内容
原因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
“
四有
”
公民、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定位
具体内容
文化对人影
响的来源、
文化与综合
国力
是发挥文化作用的重要措施
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各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传承
与创新
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相承接
定位
具体内容
中华民
族精神
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
文化建设与文化强国
是弘扬主旋律的体现,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方向保证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思想道德
建设
是基础工程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
[12道选择题保分练]
”
见
“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基础练
(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