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7 MB
- 2021-04-14 发布
学生学情分析
01
02
03
教学内容解析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策略分析
04
教 学 过 程
05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第
16
章
《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
第五节。
学生学情分析
01
02
03
教学内容解析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策略分析
04
教 学 过 程
05
学生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
授课对象是高三的学生,具有一般的归纳推理
能力,思维较活跃,初步具备了用联系的观点分析
问题的能力.学生刚刚学习了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
的知识,对本节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研究会有很大
帮助.
2.不利因素
本节内容思维量较大,对思维的严谨性和分类
讨论、归纳推理等能力有较高要求,学生学习起来
有一定难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习惯
于重视定理、公式的结论,而不重视其形成过程.
学生学情分析
01
02
03
教学内容解析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策略分析
04
教 学 过 程
05
教学目标设置
1.
学生在二项式定理的发现推导过程中,掌握二项式
定理及推导方法、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的特点,
会利用二项展开式及通项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2.
学生经历二项式定理的探究过程,体验“从特殊到
一般发现规律,从一般到特殊指导实践”的思想方
法,获得观察、归纳、类比、猜想及证明的理性
思维探究能力.
3.
通过二项展开式的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
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感受合作探究的乐趣,
感受数学内在的和谐、对称美及数学符号应用的
简洁美.结合数学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
自豪感.
教学目标设置
二项式定理的推导和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学情分析
01
02
03
教学内容解析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策略分析
04
教 学 过 程
05
教学策略分析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数学课堂活动的组
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现代教育原则,采用“启
发式教学法”,学生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法”,
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课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
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
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中,完成二项式定理的探究,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
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
学生学情分析
01
02
03
教学内容解析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策略分析
04
教 学 过 程
05
教学过程
扩展延伸 启发思维
回顾反思 归纳总结
巩固新知 提升能力
布置作业 巩固新知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探究归纳,构建新知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学过程
——
视频剪辑
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学过程
——
视频剪辑
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学过程
——
视频剪辑
1
教学过程
探究归纳,构建新知
通过经历
展开的过程,
带着问题去研
究的展开式有
怎样的规律?
教学过程
——
视频剪辑
2
探究归纳,构建新知
将
4
个(
a+b
)比作
4
个烧杯,用红球表示字母
a
,用蓝球表示
字母
b
,引导学生用之前学过的组合数作为工具,对已有的
展开式进行重新的改写
教学过程
——
视频剪辑
3
探究归纳,构建新知
教学过程
——
视频剪辑
4
巩固新知 提升能力
教学过程
回顾反思 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回顾反思 归纳总结
——
视频剪辑
5
教学过程
回顾反思 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扩展延伸 启发思维
——
视频剪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