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50 KB
- 2021-04-14 发布
蚌埠二中2018届高三年级4月检测
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2.2017年2月28日,欧盟委员会作出终裁,对中国厚钢板征收高达65. 1-73.7%反倾销税。这对中国厚钢板在欧盟市场的需求产生较大影响。若D、D′分别表示变化前后D的需求曲线,P为价格,Q为需求数量。在正常条件下,如图曲线图能够反映该影响的是( )
A. B. C. D.
13.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动力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现在要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动力转变带来的变化,其合理的传导路径可以是( )
①不断推进产品的创新
②新的需求推动产能的扩大
③创造出更高水平的供给
④刺激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A. ④→③→②→① B. ④→①→②→③
C. ①→④→②→③ D. ②→④→③→①
14.僵尸企业主要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是由于获得放贷者或者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深化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加快淘汰商业竞争领域的“僵尸国企”( )
①要遵循市场规律,鼓励兼并重组
②不利于国有经济整体功能的实现
③可能会影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
④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提升产业竞争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5. “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在15%—21%之间。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①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
③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④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6.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整合政府的监察部门、预防腐败局及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对此,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力量,各级监察委员会必须坚持党的统一领导
B.设立监察委员会,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有利于更好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C.监察委员会作为我国新成立的法律监督机关,有权监督所有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贪污腐败行为
D.设立监察委员会,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整合社会力量,打造高效反腐体制的必然选择
17.2017年l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关于人民法院全面深化司法改革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全面深化司法公开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9月,各级法院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34.2万次,观看量达到27.4亿人次;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文书超过3454万份,累计访问量超过108亿人次,用户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资源库,推动司法公开,有助于( )
①完善司法改革,规范司法程序
②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③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制意识
④扩大法律宣传,促进公民参与管理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8.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新兴市场国家与发晨中国家对话会并发表《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为深化南南合作、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强劲动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深化合作( )
①有利于推动各国奉行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
②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促进团结协作
③需要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推进经济务实合作
④需要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9.浙江嘉兴南湖岸边的“红船”,真实地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场景,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革命圣物,更被公认为“党的摇篮”,向人们诉说着建党伟业的“红船精神”。材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能相互交融
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2017年7月6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上的实验组宣布首次发现双粲重子,该发现由我科学家主导。我国科学家高原宁表示:“发现该粒子仅仅是个开始,由两个甚至是三个重夸克组成的重子还有很多没有被发现,未来的研究依然会非常地激动人心。”这一研究表明( )
①人们的意识能够把观念变成现实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面对雾霾天气,人们有两种心理倾向,一种是这种雾霾天气是全国性的。一些地方认为,如此大范围的污染天气,仅靠自己这里一个地区的治理是没有用的。另一种倾向是。谁都有话说,谁都有理一,企业说,几万职工要吃饭,停掉生产只能靠政府来补贴生话:工地说要赶速度,必须在时限内完成:车主说我们不愿意换车……以下对这两种心理倾向分析正确的是( )
①第一种心理倾向没有看到整体的功能、状态影响着部分
②第一种心理倾向没有看到部分发展对推动整体发展的意义
③第二种心理倾向没有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④第二种心理倾向没有搞好局部+重视部分的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2.漫画《看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启示我们( )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事物发展始终
②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③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④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新年贺词中指出, “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在2018年贺词中指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②要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来源:学§科§网Z§X§X§K]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来源:学科网ZXXK]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邻避效应”是指居民因担心建设项目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采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而“迎臂效应”则正好相反,指的是人们不排斥甚至欢迎相关项目的落地。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和表达渠道的拓宽,因“邻避效应”引发的邻避事件频发,倒逼各地政府转变行政主导式的决策机制。在项目招标、建设等程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对项目卫生情况及安全性充分与公众沟通,以各种方式达成理解,促进政府决策过程透明。加强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动作,加大对项目的环境监管力度,让项目能合规运行。用法治的框架协调利益分配,不让群众利益受损,实现了“邻避效应”向“迎臂效应”的转化。
材料二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具有占地较省、减量效果明显、余热可以利用等特点,每吨垃圾可焚烧发电300度左右。对此,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2016年10月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优化污染治理技术,优化配置焚烧、填埋、生物处理等不同种类处理工艺,整合渗滤液等污染物处理环节。构建邻利型服务设施,因地制宜配套绿化、体育和休闲设施,实施优惠供水、供热、供电服务,安排群众就近就业,努力让垃圾焚烧设施与居民、社区形成利益共同体,变“邻避效应”为“邻利效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实现“邻避效应”向“迎臂效应”转化的。(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4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戏是靠人演的,曲是靠人唱的,名家演好戏,大师唱好曲,已成为戏坛共识。昆曲的发展是“戏以人传”的最好佐证。六百年前,昆山人顾坚改进和完善了南曲声腔,绘就昆曲传奇的最初一笔。四百年前,汤显祖完成不朽的传奇《牡丹亭》,昆曲由此进入鼎盛时期。八十多年前,40多个少年走进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大门,在昆曲最为衰弱的时候,他们用尽毕生心力守护着昆曲的一脉香火。五十年前,周传瑛等艺人演出新编《五十贯》,创造了新中国文艺史上“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
(1)昆曲的发展是“戏以人传”的最好佐证。据此有人认为:“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中只能靠戏曲艺术家的努力”。请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评析该观点。(12分)
材料二: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彰显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存在的合理性,其中许多人文故事、哲学思想、典章文稿,之所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其根衣原因在于其不仅有着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还蕴含着宝贵智慧和正确的价值理念。
曾经,我们出现了意识上的偏差,盲目追寻西方文化。年轻人热闹地庆祝西方情人节、圣诞节,中国的元宵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却倍受冷落。在经济垒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不同民族的文化既要面对彼此之间的冲突,也要共同面对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挑战。不同民族文化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要加强交流,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合理价值。
开放的中国在品尝别人带来的文化快餐时,不应忘了备好自己的文化盛宴去款待客人。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我们需要更加珍视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和独特气派。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论证“要增强文化自信,就应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这一观点的合理性”。(10分)
(3)“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自信的民族不能没有偶像。”请你给我们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偶像”下一个定义。(要求不超过60字)(4分)
2018届蚌埠二中高三年级4月月考政治
12. A13. C14.D15.D 16.A 17.C
18. D19.D20.C21.B 22. A23.B
38.【答案】(1)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转变行政主导式的决策机制,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②推行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③切实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生态文化建设职能和文化职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④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经济效益:
①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
③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社会效益:
①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②实现共享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39.【答案】(1)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戏曲艺术家在戏曲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该观点肯定了戏曲艺术家在戏曲传承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戏曲艺术家的创作需要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为源泉,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提供的物质条件。
④戏曲艺术家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中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取决于其创作活动能否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该观点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2)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包含民族特有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维系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增强文化自信。
②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只有保持自己的鲜明特色与独特创造,才能彰显其在世界文化中的特有价值和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益频繁,在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合理价值时,只有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白身特色,才能永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增强文化自信。
(3)要有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凭借自己才能,秉承职业操守,踏实工作服务于人民,为社会发展作出物质贡献或精神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