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0 KB
- 2021-04-14 发布
1
《西江月》
【作者作品】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
人。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达 20
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很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
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
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西江月》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与词的
内容无关,原有标题“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这首
词是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写的。
【赏析】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惊”字是“使……惊”的意思,月儿缓缓升起,被夜幕笼罩的山林顿时变得明
亮起来,山鹊却因之受惊。这样写对眼前景物刻画入微,使诗歌意境更加丰富。“风、
月、蝉、鹊”都为寻常景物,但经过作者巧为组合,竟于寻常中见出不寻常。明亮
的月光,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习习微风,惹得树上的蝉儿嘶鸣。“惊鹊”、“鸣蝉”
似写动而实写静,以动衬静,真乃神来之笔。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夜风送来阵阵稻花的清香,远近一片蛙声,仿佛在预告丰收在望。它将作者的
欢快之情和自然之景交织,融为一体。
3.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大雨将至,急忙避雨,本来很熟悉茅店的位置,一时竟找不到了,可见词人刚
才是怎样地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之中怡然自得,路转了一转,茅店不就在
2
眼前吗?焦急和迷惑之后的欣喜,真是妙趣横生。
【思维拓展】
这首词上片借“月”“风”“鹊”“蝉”“稻花“”蛙声“,和下片“星”“雨”“茅店”“路”“溪
桥”等意象抒写了夜行时怎样的的感受?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闲适、喜悦的感受。词人描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
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朴野成趣的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
收在望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