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0 KB
- 2021-04-14 发布
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 二 学期期末测试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全部为笔答题,共6 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禁止答题。
3、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或答题纸上)。
4、本试题为闭卷考试,请考生勿将课本进入考场。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回答1-2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纬度1º的经线长度是 ( )
A、在任何地方都相等 B、在任何地方都不等
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D、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长
4、冬季,东亚地区盛行 ( )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东风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最长的高原铁路。完成5~6题。
5、青海湖鸟岛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如果你6月乘进藏列车去青海湖观赏鸟,可见到的是( )
A、完全看不到鸟的踪迹 B、许多斑头雁等候鸟从南方刚刚飞回来
C、候鸟正在筑巢、孵蛋 D、候鸟陆续开始飞离鸟岛
6、青藏铁路段多处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 )
A、保证牦牛等野生动物的安全迁徙 B、保护三江源等生态环境
C、解决高原冻土难题的举措之一 D、节省建设成本,加快工程速度
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回答7-9题。
7、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
①资金不足②地形地势复杂③自然资源不足④技术人才匮乏
A、①④ B、 ①② C、③④ D、②③
8、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
①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②向西部地区提供巨额补贴
③保护西部地区的产品不受外部地区的竞争 ④增加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
A、③④ B、①③ C、 ②④ D、①②
9、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工业发展应 ( )
①根据地区特点,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②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③依靠国家大量财政补贴,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 ④
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A、③④ B、 ①③ C、①④ D、 ①②
下面是非洲南部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岛屿东侧降水量较大,与之有关的环流因素是( )
A、东北信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 西风带 D、赤道低气压带
1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2、图中乙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断裂下陷 B、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 D、流水侵蚀
下图表示青海省地理简图,据此完成下列13-14题。
13、图中甲、乙、丙均发源于( )
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14、保护图中“三江源”水源地的合理举措是( )
A、 大力发展畜牧业 B、 扩大种植业面积 C、 退耕还林、还草 D、 增加农药使用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甲、乙两个国家轮廓简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选项中,属于两国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 )
A、自然带都以热带雨林带为主 B、首都的气候特征相同
C、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图示河流的汛期相同
16、关于两国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旅游资源丰富 B、气候适宜 C、交通便利 D、开发历史悠久
图6 示意我国明清时期部分城市分布,读图回答17-18 题。
17、关于图示城市①~④区位条件的分忻,正确的是( )
A、城市①建都历史悠久,采矿业发达 B、城市②地处中部,属全国行政中心
C、城市③受宗教影响,人口密集 D、城市④地处沿海,对外贸易便利
18、关于图示各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径流量大、通航里程长,是我国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 。
B、甲、乙两河之间有运河沟通,该运河开通的主要意义是加强了我国南、北方的交流
C、丙河源远流长,水量远大于乙河
D、丙河对丁河的影响主要是减轻了丁河流域内的洪涝灾害
读右图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流经字母A附近海域洋流的名称为:( )
A、北大西洋暖流 B、阿拉斯加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加那利寒流
20、 影响B地区降水均匀的主要因素是终年受:( )
A、信风的影响 B、季风的影响
C、西风的影响 D、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
二、综合题(共3道题,共40分)
读南亚和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地理简图,并回答问题。
甲图
乙图
21、(1)甲图所示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乙图所示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描述甲国的地形特征。(4分 )
(3)根据图示,两国均利用本国丰富的______________(矿产)资源出口矿石,并建立了本国的钢铁工业,甲图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_____________ 是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城市(2分)
(4)比较⑤、⑥两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的差异。(6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液化天然气指气态的天然气冷却凝结成液态的天然气,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液化天然气主要出口日本、西欧和北美。
材料二:卡塔尔居民的传统服装是以丝绸、棉织物为主材质的白色长袍,领口和袖口部分宽大。
(1)①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6分)
(2)推测卡塔尔国内交通线的主要类型,并说明推断理由。(2分)
(3)分析当地传统服装对气候的适应作用。(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农业生产中的害虫防治措施有生物防治和农药防治两大类型。其中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对付害虫的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
材料二 图1为“不同防治措施下害虫种群密度和作物污染变化示意图”,其中实线表示害虫种群密度的消长状况,虚线表示农作物的污染指数变化。图中A点和E点是采用不同防治措施的时间节点。图2为“农药污染及其侵入机体的途径示意图。”
(1)作物污染变化与害虫种群密度变化的关系是 。(4分)
(2)读图1可知对病虫害的防治,从A点开始进行的是 防治;E点开始进行的是 防治。(2分)
(3)据材料分析,过度使用农药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8分)
(4)治理土壤污染的对策:一是控制 ,二是提高 。(2分)
选择题
1、A 2、D 3、A 4、A 5、D 6、C 7.A 8.B 9.C 10.B 11.D 12.A 13、C 14、C 15.C 16.A 17、D 18、A 19、A 20、C
二、综合题
26、(共14分) (1)印度、巴西(2分)
(2)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4分)
(3)铁矿,④(2分)
(4)⑤地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3分)。⑥地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3分)。
27、 (共10分) (1)靠近天然气田(资源丰富);液化天然气体积小、重量轻,距离输出国距离远,运输以海运为主;有便捷的交通相互联系;经济实力强,技术先进;天然气适宜海运。(其中回答三点,得6分)
(2)公路。该国地域狭小(城市间距离短);地形平坦开阔,公路适合于短距离运输。(2分)
(3)颜色清淡(白色)减少吸热;(长袍遮住全身)减少太阳光对皮肤的直接照射;长袍内的空气能对外界有隔热作用。(2分)
28、 (16分) (1)总体上作物污染程度变大,害虫种群密度变大; 反之,则害虫种群密度变小(4分)
(2)农药 生物(2分)
(3)污染土壤、水源、大气;(2分)增加害虫抗药性,杀灭害虫天敌;(2分)破坏生态系统;(2分)造成人畜中毒(2分)
(4)土壤污染源 土壤净化能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