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4 MB
- 2021-04-14 发布
2017-2018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第七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 解析版
第Ⅰ卷(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 ,则 B. 若 ,则
C. 若 ,则 D. 若 ,则
【答案】B
【解析】当 ,则 ,则 ,故 错误;当 时,必有 ,则可
得 ,故 正确;令 ,则 ,满足 ,但 ,故 错误;令 ,
则 ,但 ,故 错误,故选 B.
2. 点(3,1)和点(-4,6)在直线 两侧,则的范围是( )
A. 或 B. C. 或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点(3,1)和点(-4,6)在直线 3x-2y+a=0 的两侧,
所以,(3×3-2×1+a)[3×(-4)-2×6+a]<0,
即:(a+7)(a-24)<0,
解得-7<a<24
故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区域的运用。
点评:准确把握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找到图中的“界”,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规律是:
点在直线的同侧,代入后函数值同号,点在直线的一侧,代入后函数值异号。
3. 在等差数列 中, ,公差 ,若 ,则 的值为( )
A. 37 B. 38 C. 19 D. 36
【答案】A
【解析】 为等差数列,首项 , ,又公
差 ,故选 A.
4. 《几何原本》卷 2 的几何代数法(用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
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代数公理、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并称之为
“无字证明”.现有如下图形: 是半圆 的直径,点 在半圆周上, 于点 ,设
, ,直接通过比较线段 与线段 的长度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是半圆的半径, 为圆的直径, ,由射影定理可知,
,在 中, , ,当 与 重合时,
,所以 ,故选 D.
5. 的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若, ,成等比数列,且 ,则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 ,即 ,所以 .
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余弦定理.
6. 若实数 , 满足 ,则 的最小值为( )
A. -7 B. -3 C. 1 D. 9
【答案】A
【解析】
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联立 ,解得 ,化目标函数 为 ,
由图可知,当直线 过 时,直线在 轴上的截距最大,有最小值为 ,故选
A.
7. 已知各项为正的等比数列 中, 与 的等比中项为 ,则 的最小值为( )
A. 1 B. 8 C. D. 4
【答案】B
【解析】∵ 与 的等比中项为 ,∴ ,
∴ ,∴ 的最小值为 8. 选 B.
8. 在 中,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若 , ,则 的面积
为( )
A. 3 B. C. D.
【答案】C
【解析】由余弦定理可知: ,
,即 , ,
,故选 C.
9. 若关于 的不等式 在区间(1,4)内有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不等式 在区间 内有解等价于 ,
令 , ,所以 ,所以 .
考点:1.二次函数求最值;2.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0. 在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表示 的面积,若 ,
,则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正弦定理可知 , ,
,即 ,
, ,
, , , 为等腰直角三
角形, ,故选 C.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正弦定理、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判断三角形
形状,属于中档题.判断三角形状的常见方法是:(1)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化边为角,
利用三角变换得出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2)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化角为
边,通过代数恒等变换,求出边与边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3)根据余弦定理确定一个内角
为钝角进而知其为钝角三角形.
11. 定义 为 个正数 , ,··· 的“均倒数”,若已知数列 的前 项
的“均倒数”为 ,又 ,则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已知定义,得到 , ,即
,当 时, ,当 时, ,
当 时也成立, , ,
,
,故选 C.
12. 已知 ,则 的最小值为( )
A. B. 4 C. D.
【答案】D
【解析】因 ,故 ,又因为
,所以 ,当且仅当 ,
即 取等号,应选答案 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变形 ,也是解答这个问题的难点所在。通过这
一巧妙变形从而将原式化为 ,然后巧妙运用分组
组合,借助基本不等式求出其最小值为 。
第Ⅱ卷(共 90 分)
二、填空题(每题 5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在 中,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则角 的值是_______.
【答案】
【解析】 由正弦定理可得: , ,
由大边对大角可得: 解得 ,故答案为 .
14. 已知在等比数列 中,各项均为正数,且 , ,则 __________.(填
数值)
【答案】1023
【解析】∵等比数列 中
∴ ,
∴ ,
∴ +q−6=0,
∴q=2,q=−3(舍去).
∴ .
点睛:求解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时,一般方法是确定首项和公比,通过题中所给条件利用基本
量列方程求解即可,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公比不为 1时, ,
公比为 1时,数列为常数列.
15. 对于使 成立的所以常数 中,我们把 的最小值叫做 的上确界,若正数,
且 ,则 的上确界为 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正数 且 ,则
,当且仅当 时,即 时取等号,故则 的上确界为 ,
故答案为 .
16. 给出下列命题:
①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若 ,则 ;
②, ,若 ,则 ;
③若 ,则 ;
④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则 .
其中正确命名的序号是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④
【解析】① 中, ,函数 在 上单调递减,
,所以正确;② 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 若 ,则 ,所以正确;
③ 符号不确定的时候, 的正负不确定,所以不正确;④等差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则 ,
,则 , ,即
,则 ,所以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
算步骤.)
17. 已知, ,分别是 中角 , , 的对边,且 .
(1)求角 的大小;
(2)若 , ,求 的面积 .
【答案】(1) ;(2) .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正弦定理转化 ,得 ,求出 的值
即可得出 的值;(2)由正弦定理化简 ,得 ,再由 和 的值,利用余
弦定理得到关于 方程组,求出 的值,即可求出 的面积.
试题解析:(1)由 及正弦定理 ,
得 ,所以 ,又 ,故 .
(2)由 及 ,得 .
由 及余弦定理 ,
得 .所以 , .
故 .
18. 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 满足 且 ,且数列 的前 项和 .
【答案】(1) ;(2) .
【解析】试题分析:(I)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即可;
(II) ,由 ,求出 进而得
,裂项求和即可.
试题解析:
(Ⅰ)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
∵ ∴ ,
解得 .∴
(Ⅱ)∵ , ,
当 时,
当 时, 适合上式,所以
.
.
19. 已知函数 .
(1)若对任意实数 , 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解关于 的不等式 .
【答案】(1) ;(2)详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对讨论, 时不合题意; 合题意; ,利用判别式小于 解
不等式,求交集即可得到所求范围;(2)先将不等式 化为 ,
再对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讨论,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分别解不等式即可.
试题解析:(1)当 时, 恒成立;
当 时,要使对任意实数 , 恒成立,需满足 ,
解得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2)由不等式 得 ,
即 .
方程 的两根是 , .
①当 时, ,不等式的解为 或 ;
②当 时,不等式的解为 ;
③当 时, 不等式的解为 ;
④当 时, ,不等式无解;
⑤当 时, ,不等式的解为 .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分类讨论思想,属于难题. 分类讨论思
想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四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尤其在解
决含参数问题发挥着奇特功效,大大提高了解题能力与速度.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将题设
条件研究透,这样才能快速找准突破点. 充分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方法能够使问题条理清晰,
进而顺利解答,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与解题当中.
20. 在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已知 .
(1)求角 的大小;
(2)若 ,求边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
【解析】试题分析:(1)由 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可得 ,
即 ,从而可求角 的大小;(2)由即 ,根据余弦定理可得
,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1)由已知得: ,由正弦定理,得 ,
,则 ,即 ,又 ,则 .
(2) ,即 , , 由余弦定理得: ,即
,由 ,得 , .
21. 某科研小组研究发现:一棵水果树的产量 (单位:百千克)与肥料费用(单位:百元)满足
如下关系: .此外,还需要投入其它成本(如施肥的人工费等) 百
元.已知这种水果的市场售价为 16 元/千克(即 16 百元/百千克),且市场需求始终供不应求.
记该棵水果树获得的利润为 (单位:百元).
(1)求 的函数关系式;
(2)当投入的肥料费用为多少时,该水果树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答案】(1)详见解析;(2) 当投入肥料费用为 300 元时,种植该果树获得的最大利润为 4300
元.
试题解析:(1)
(2)当
当
当且仅当 时,即 时等号成立
答:当投入的肥料费用为 300 元时,种植该果树获得的最大利润是 4300 元.
22. 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点 在函数 图像上;
(1)证明 是等差数列;
(2)若函数 ,数列 满足 ,记 ,求数列 前 项和 ;
(3)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当 时, 对任意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最
大的实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详见解析;(2) ;(3) .
【解析】试题分析:(1)由点 在函数 上可得 ,利用公式
即可得结果;(2) ,结合(1)可得 ,
利用错位相减法可得结果;(3) 对任意 恒成立,
等价于 任意 恒成立,求出 的最小项 ,令 ,解不等
式即可的结果.
试题解析:(1)由题意, ,当 时, ,
时, ,
当 时, ,也适合上式
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 是等差数列.
(2) 函数 ,
数列 满足 ,
又 ,
,···①
,···②
①-②得:
,
.
(3)假设存在实数,使得当 时, 对任意 恒成立,
即 任意 恒成立,
, 是递增数列,
所以只要 ,即 ,解得 或 .
所以存在最大的实数 ,使得当 时, 对任意 恒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