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 KB
- 2021-04-14 发布
南昌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命题人:胡建平 审题:肖巍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K:39 Cu:64 Ag:108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活中使用的漂白粉和肥皂都是混合物
B.烟、雾、豆浆、有色玻璃都是胶体
C.汽油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
D.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2﹣+CO2+H2O═H2SiO3↓+CO32﹣
B.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Ca2++2HCO3﹣+Ba2++2OH﹣═CaCO3↓+BaCO3↓+2H2O
C.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H++SO42﹣+Ba2++OH﹣═BaSO4↓+H2O
D.Fe(OH)2沉淀中滴加稀硝酸:Fe(OH)2+2H+═Fe2++2H2O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 K+、Ba2+、AlO2﹣、NO3﹣
B.1.0mol/L的KI溶液中:Na+、Fe3+、Cl﹣、SO42﹣
C.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Mg2+、HCO3﹣、Cl﹣、NO3﹣
D.c(H+)=1×10﹣13mol/L溶液中:Na+、AlO2﹣、SiO32﹣、PO43﹣
4.下列各溶液中分别加入Na2O2后,既有无色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
A.(NH4)2SO4溶液 B.MgCl2溶液 C.NaHCO3溶液 D.CuSO4溶液
5.在一定条件下HI、Fe、FeBr2分别与足量的Cl2反应,如果三个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则HI、Fe、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3:1:1 C.1:3:3 D.6:3:2
6.已知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则关于该反应体系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
B.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H2O2,还原产物是O2
C.氧化性:H2CrO4>O2
D.如反应转移了0.3 rn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36 L
7.“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物质酸性(碱性)的强弱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给出(接受)质子能力的大 小.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Na+2H2O=2NaOH+H2↑是酸碱反应
B.ClO﹣+H2O⇌HClO+OH﹣是酸碱反应
C.碱性强弱顺序:ClO﹣>CH3COO﹣>OH﹣
D.HCO3﹣既是酸又是碱,NH3既不是酸又不是碱
8.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 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
A.9.0L B.13.5L C.22.4L D.16.8L
9.把小苏打和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组成的混合物9.3g溶于水,配制成100mL溶液,测得其中Na+的浓度为0.6mol·L-1。若将等质量的混合物加热到恒重,则加热后残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 )
A.2.12g B.3.18g C.4.22g D.5.28g
10.下列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NA说法错误的是( )
A.22 g 2H218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电解58.5 g熔融的NaCl,能产生11.2 L氯气(标准状况)、23.0 g金属钠
C.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10NA
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11.不用其他试剂,限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两组内的四瓶溶液( )
①NaOH、NaCl、AgNO3、NH3•H2O ②NaCl、MgCl2、Al2(SO4)3、NH4Cl.
A. 只有①组可以 B.只有②组可以 C.两组均可以 D.两组均不可以
12.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 B.过滤 C.蒸馏 D.分液
1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操作
A.
取20.00 mL盐酸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D.
配制浓度为0.010的KMnO4溶液
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14.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
原溶液中不含K+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
15.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m克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收集到的V L气体为 NO
B.若缺少操作Ⅱ,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C.被铜银合金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分数可能为三分之一
D.依据m、V不能确定铜的质量分数
16.实验室使用pH传感器来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的含量.称取1.59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00mL溶液,取出该溶液25.00mL用0.1mol•L﹣1盐酸进行滴定,得到如图曲线.以下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上一个计量点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
B.下一个计量点溶液中存在大量的阴离子是Cl﹣、HCO3﹣
C.此样品n(NaHCO3)=(28.1﹣2×11.9)×10﹣4 mol
D.使用该方法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将会得到1个计量点
二、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14分)
17、侯氏制碱法:Ⅰ、原理分析
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Ⅱ.实验探究
(1)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2)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他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①实验时,须先从_________管通入_________气体,再从________管中通入________气体。
②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导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工业废水仅含下表中的某些离子,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 (此数值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
阳离子
K+ Ag+ Mg2+ Cu2+ Al3+ NH4+
阴离子
Cl﹣ CO32﹣ NO3 ﹣ SO42﹣ I﹣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该无色溶液5mL,滴加一滴氨水有沉淀生成,且离子种类增加.
Ⅱ.用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Ⅲ.另取溶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Ⅳ.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推断:
(1)由Ⅰ、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
(2)Ⅲ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有 ,阴离子有 ;并据此推测原溶液应该呈 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4)另取100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此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沉淀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g.
19.将质量为12.64gKMn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amol O2;向反应后残留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又收集到bmolCl2,此时Mn元素全部以Mn2+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KMnO4 的摩尔质量为158g/mol )
(1)请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K2Mn04+ HCl﹣﹣﹣﹣ KCl+ MnCl2+ Cl2↑+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当该反应中转移NA个电子时,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 mol,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 mol.
(2)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FeSO4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当KMnO4固体加热生成O2 amol值最大时,向反应后残留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并加热,产生Cl2的物质的量b= mol.(此时Mn元素全部以Mn2+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20.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
溶液的密度/g•cm﹣3
硫酸
c1
ρ1
氨水
c2
ρ2
(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不写单位,用含c1、ρ1,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3)将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2 mol•L﹣1和c2 mol•L﹣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ρ2 g•cm﹣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2 mol•L﹣1(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1.某化学兴趣小组以含铁的废铝为原料制备硫酸铝晶体,设计如图1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多次用到过滤操作,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2)步骤②中有洗涤沉淀的操作,如何判断沉淀已洗涤干净: ;
(3)写出步骤②所得沉淀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指出两种产物在物质分类上的类别 、 ;
(4)步骤①中使用的NaOH溶液以4mol/L为宜.某同学称量mgNaOH固体配制VmL 4mol/L的NaOH溶液,下面是该同学配制过程的示意图,其操作中有错误的是(填操作序号) .第⑤部操作可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 (填“大”或“小”或“无影响”)
高二化学答案
1-5 DBDBB 6-10 BBABC 11-15 ADBBD 16无答案
17、【答案】Ⅰ.c
Ⅱ.(1)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②吸收未反应的NH3
③过滤
(2)①a;NH3;b;CO2
②增大CO2气体与溶液接触的面积,提高CO2在溶液中的吸收率
(3)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或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18
(1):K+、NH4+、Cu2+;
(2)6I﹣+2NO3﹣+8H+═3I2+2NO↑+4H2O;
(3)Mg2+、Al3+;Cl﹣、I﹣、NO3﹣、SO42﹣;酸;Mg2++2H2O⇌Mg(OH)2+2H+、Al3++3H2O⇌Al(OH)3+3H+;
(4)Mg2++2OH﹣═Mg(OH)2↓、Al3++4OH﹣═AlO2﹣+2H2O;0.4.
19.(1)请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K2Mn04+ 8 HCl﹣﹣﹣﹣ 2 KCl+ 1 MnCl2+ 2 Cl2↑+ 4H2O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HCl ,当该反应中转移NA个电子时,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 1 mol.
(2)5Fe2++MnO4﹣+8H+═5Fe3++Mn2++4H2O .
(3)产生Cl2的物质的量b= 0.12 mol.
20、【解答】解:(1);
(2)0.5c1;
(3)大于;大于.
21.(1) 烧杯 漏斗、玻璃棒 ;
(2)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几滴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洗涤干净 ;
(3)写出步骤②所得沉淀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Al(OH)3=Al2O3+H2O ,指出两种产物在物质分类上的类别 两性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 ;
(4) ①④⑤ .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