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00 KB
- 2021-04-14 发布
2016年下学期醴陵一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理科)试卷
时量:6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班级: 姓名: 考号: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一、 选择题:
1、“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的故事被编译成歌曲搬上了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好评。“让他三尺又何妨”主要体现了
A.孔子的“仁爱”思想 B.老子的“无为”思想
C.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D.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2、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3、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4、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治国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A.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 B.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
C.主张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 D.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
5、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序 D. 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
6、“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而清人戴震指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礼杀人。”这说明封建思想文化
A. 都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 B. 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C. 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D. 对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
7、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挑战,“工商皆本”的学说被广泛地提出。出现上述思想转变的根源是
A. 土地兼并严重 B. 对外贸易发达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 社会性质的变化
8、明末清初,王夫之主张“有其力者治其地”,黄宗羲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顾炎武力主“均田”,这些主张
A. 具有浓厚的复古色彩 B. 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C. 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D. 表达对个体小农的关注
9、“面他‘以六经责我开生’
的气魄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了超越前人的见解。”上述评论中的“他”应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10、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从其创作风格来看,该作品属于
A. 先秦时期的民歌 B. 文采华丽的汉赋
C. 战国时期的楚辞 D. 平仄押韵的唐诗
11、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 风俗画和文人画 B. 话本和小说【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C. 汉赋和唐诗 D. 元曲和傩戏
12、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表,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楷体汉字
执
王
臣
劓
甲骨文
A.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13、“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材料主要说明
A.戏曲最初在民间街坊兴起 B. 戏曲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戏曲的兴起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 D.戏曲剧本主要由历史故事加工而成
14、中国画又被称为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
意忘形” 。历代画家创作出了不同风格不同类
型的绘画作品。右图属于:
A. 山水画 B. 风俗画
C、 人物画 D. 文人画
15、“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观察下图,通过“车”字的演变,得出关于汉字演变规律正确的是
A. 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 以图画为基础逐渐演变
C. 美观性逐渐突出,实用性逐渐减弱D. 始终没有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
16、汉代《九章算术》中有“方田”“粟米”“均输”(计算赋税)等章节,其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
A. 理论性 B. 实用性 C. 复杂性 D. 文学性
17、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
A. 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 B. 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
C. 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 D. 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
18、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 民主思想 B. 无神论思想 C. 科学思想 D 人文主义思想
19、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 孔子 B. 墨子 C. 普罗塔戈拉 D . 亚里士多德
20、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 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2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 肯定人和人性 B.否定教皇权威 C.反对君主专制 D.提倡因信称义
22、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 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23、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 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 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 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 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24、1521年,德国威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
A. 抨击罗马教廷 B. 推销“赎罪券”
C. 反对宗教改革 D. 倡导宗教宽容
25、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
A. 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 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C. 自然人性的复苏 D. 宗教改革的开展
26、德国历史学家阿道夫·冯·哈纳克在《教义史》一书中对欧洲某一历史时期这样写道:“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该历史时期应该是
A. 宗教改革时期 B. 文艺复兴时期
C. 启蒙运动时期 D. 工业革命时期
27、1938年,丘吉尔说:“文明的中心原则在于,使统治阶级服从人民约定俗成的习俗,遵守人民以宪法表达出的意志。”他所表达的思想主张是
A. 议会主权、法律至上 B. 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C. 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D. 民主共和、崇尚科学
28、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在诗作《致人杰》中写道:“天空最深处的秘密被揭示,最外面的天球旋转的力不再隐藏。……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所有这些,让古代贤人苦恼,学派之间徒然争吵,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据此判断这篇诗作是歌颂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29、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30、“能量子钻进物体的表面层……把它的全部能量给予了单个电子……一个在物体内部具有动能的电子当它到达物体表面时已经失去了它的一部分能量。”上述理论诞生的主要意义在于
A.首次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用科学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C.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问题
D.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开始深入到微观世界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1、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启蒙运动就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 (3分)莎士比亚的名言体现了什么思想? (3分)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改革? (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3分)材料三康德的名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启蒙运动的影响。(4分)
(1)智者学派。(3分)
人文主义。(3分)
(2)宗教改革。(4分)
(3)社会契约论。(3分)
理性主义。(3分)
影响:①它是一次空前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②
对欧洲: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如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等。③对世界: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4分。答出两点即可)
32、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科技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3分)?这些领域与哪一经济活动相关(3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4分)
数学、天文立法、地学、农学等领域(3分)。
与农业经济有关(3分)。
中国古达农业经济为主导(4分)。
材料二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
401年~1000年
1001年~1500年
1501年~1840年
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
70%
58%
29%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1501年~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6分)。
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4分)
原因: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多角度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