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6.00 KB
- 2021-04-14 发布
2018年秋季学期高三物理9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1至4题是单选,5至8题是多选)
1.雨滴自屋檐由静止滴下,每隔0.2s滴下一滴,第一滴落地时第六滴恰好刚要滴下,则此时第二滴雨滴下落的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
A.8.00m/s B.7.84m/s C.7.20m/s D.7.00m/s
2.一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从刹车开始,经5s汽车通过的位移是( )
A.0 m B.100 m C.12.5 m D.37.5 m
3.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6s时间内,丙、丁两车的位移相等
B.0~6s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在6s未,甲乙两车位于同一位置,丁车位于丙车的前方
D.甲丙两车做曲线运动,乙丁两车做直线运动
4.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cm,在4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40 m/N B.40 N/m C.200 m/N D.200 N/m
5.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从顶端由静止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加速度大小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s,那么该消防队员( )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8 m/s
B.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
C.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之比为2:1
D.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4
6.有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它同时受到三个大小分别为F1=2N、F2=4N、F3=8N的水平力作用后,加速度可能是( )
A.0.5m/s2 B.2m/s2 C.4m/s2 D.8m/s2
7.如图,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 )
A.P向下滑动 B.P静止不动
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
8.如图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所示并处于平衡状态( )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9.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一个点,该同学选择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测量数据如图所示,单位是cm.则打C点时瞬时速度vC= ;小车的加速度a=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0.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所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纸带的加速度为 ________
1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分别记录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钩码数(个)
0
1
2
3
4
刻度尺的刻度x/cm
9.00
10.35
11.66
14.34
(1)当在弹簧下端挂上3个钩码时,指针所示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上表补充完整.
(2)已知实验所用单个钩码质量为100g,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第12题13分,第13题14分,共27分)
12.如图1所示,长为S=4m的水平轨道AB与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斜面BC在B处连接,有一质量为m=2kg的滑块,从A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按图2所示规律变化,滑块与AB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
(2)不计滑块在B处的速率变化,滑块冲上斜面,滑块最终静止的位置与B点的距离。
13.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x1=5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v1=25m/s,并能维持该速度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x2=6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v2=30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t0=4.0s,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a=2.5m/s2的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 设猎豹距离羚羊x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t'=0.5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 则:
(1)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
(2)猎豹要在其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
四、选修模块3—3:(第14题5分,第15题10分,共15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
B.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C.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等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表明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00%
D.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时,液体与固体间表现为浸润
15.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长为ι=100cm,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竖直放置,管内有一段长为H=25cm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为L=40cm的空气柱。已知环境温度为t=27℃,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为T=t+273K,大气压强为p0=75cmHg。
(1)如果将玻璃管缓缓放平(水银不外溢),求玻璃管内气柱将变为多长(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如果保持玻璃管口向上,缓慢升高管内气体温度,当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管内水银开始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