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1-04-14 发布
22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课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3.理解并体会本文论述的道理。
【知识链接】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自主学习】
1.注音
嘉肴(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教学相长( )
2. 解释下列词语
旨: 至道:
困: 达到:
学学半:
【整体感知】
给文章断句,理清文章大意。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合作探究】
1. 本文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2. 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拓展延伸】
第 3 页 共 3 页
1. 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2.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你具体说说 “教学相长”的原因。
《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
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句。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自主学习】
1. 基础字音
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门闩( )
2. 解释下列词
大道:
分: 归:
乱贼: 作:
大同:
鳏寡孤独:
选贤举能:
讲信修睦:
【整体感知】
给文章断句,划分节奏,理解文章大意。
【合作探究】
1.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
2.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第 3 页 共 3 页
第 3 页 共 3 页
相关文档
- 【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碰2021-04-14 01:55:1934页
-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19-22021-04-14 01:55:1623页
-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2021-04-14 01:55:1211页
-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7课2021-04-14 01:54:5324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只有一个2021-04-14 01:54:505页
-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无机化学工艺2021-04-14 01:54:4814页
-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俗世2021-04-14 01:54:3715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学习《小学语文新课2021-04-14 01:54:215页
- 2019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021-04-14 01:54:1812页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江2021-04-14 01:54:17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