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4.50 KB
- 2021-04-14 发布
p+q 17、如图是可逆反应 A+2B⇌ 2C+3D 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 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若 A、B 是气体,则 D 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 均为气体 18、一种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 有关该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极 a 为电池负极 B. 电极 b 上发生还原反应 C. 该装置实现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电子由 b 极经外电路流向 a 极 19、熔融状态下,Na 的单质和 FeCl2 能组成可充电电池(装置示意图如下),反应原理为:2Na +FeCl2 Fe+2NaCl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Fe2++2e-=Fe B.充电时,钠电极接电源的正极 C.该电池的电解质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l2O3 D.电池在使用时,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20、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 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 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 A 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2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 +H2O(g) CO2(g) +H2(g) 。CO2(g) 的平衡物 质的量浓度 c(CO2)与温度 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 CO(g)+H2O(g)⇌ CO2(g)+H2(g)的△H>0 B.在 T2 时,若反应处于状态 D,则一定有ν正<ν逆 C.平衡状态 A 与 C 相比,平衡状态 A 的 c(CO)小 D.若 T1、T2 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2,则 K1<K2 22、在某温度下,某一密闭容器中,M、N、R 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 a 所示,若其它条件不 变,当温度分别为 T1 和 T2 时,N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关系如图 b 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M(g)+3N(g) 2R(g)△H>0 B.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达到平衡后,若其它条件不变,升温,正、逆反应速度均增大,M 的转化率减小 D.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二、填空题(本题共 5 道小题,共 56 分) 23、(16 分)如图所示,U 形管内盛有 100mL 的溶液,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打开 K2 ,闭合 K1 ,若所盛溶液为 CuSO4 溶液:则 A 为 极,B 极的电极反应式 为 。 ⑵打开 K1,闭合 K2,若所盛溶液为滴有酚酞的 NaCl 溶液,则: ①A 电极附近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 K2,若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和气体的溶解,B 极产生气 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11.2mL,将溶液充分混合,溶液中 c(OH-)约为 mol/L。 若 要 使 电 解 质 溶 液 恢 复 到 原 状 态 , 需 向 U 形 管 内 加 入 或 通 入 一 定 量 的 。 ⑶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打开 K1,闭合 K2,电解液选用 CuSO4 溶液,则 电极的材料应换成精 Cu,反应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 Cu2+浓度 (填“增大”、“减小”、“不变”). 24、(16 分)已知 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H 0(填“<”“ >”“ =”); (2)830℃时,向一个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0.20mol 的 A 和 0.20mol 的 B,如反应初始 10s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 v(A)=0.005 mol·L-1·s-1,则 10s 时 c(A)= mol·L-1, C 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 A 的 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 1 mol 氩气,平衡时 A 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对于上述环境,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问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 C 和 D 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 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 25、(10 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 0.50 mol·L-1KI、0.2%淀粉溶液、 0.20 mol·L-1K2S2O8、0.10 mol·L-1Na2S2O3 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已 知:S2O8 2-+ 2I-==2 SO4 2-+ I2(慢) I2 + 2 S2O3 2-== 2I-+ S4O6 2-(快) (1)向 KI、Na2S2O3 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K2S2O8 溶液,当溶液中的 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 2-与 S2O8 2-初始 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 2-):n(S2O8 2-) 2(填“>”、“<”或“=”)。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 序号 体积 V/ml K2S2O8 溶液 水 KI 溶液 Na2S2O3 溶液 淀粉溶液 ① 10.0 0.0 4.0 4.0 2.0 ② 9.0 1.0 4.0 4.0 2.0 ③ 8.0 Vx 4.0 4.0 2.0 为达到实验要求,则表中 Vx = ml。 (3)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捕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 2 Li(s) + I2 (s) = 2 LiI(s) ΔH 已知:4 Li(s) + O2 (g) = 2 Li2O(s) ΔH1 4 LiI(s) + O2 (g) = 2 I2 (s) + 2 Li2O(s) ΔH2 则电池反应的ΔH = (用ΔH1、ΔH2 来表示);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 极。 26、(14 分)甲醇是重要的燃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以 CO 和为原料合成甲醇,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H1=﹣116kJ•mol﹣1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且利于反应正向进行的是 . a.随时将 CH3OH 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使用高效催化剂 (2)已知:CO(g)+1/2O2(g)═CO2(g) △H2=﹣283kJ•mol﹣1 H2(g)+1/2O2(g)═H2O(g) △H3=﹣242kJ•mol﹣1 则表示 1mol 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 (3)在容积为 2L 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三种不同温度下合成甲醇, 右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 H2 和 CO 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 CO 的物质 的量均为 2mol)与 CO 平衡转化率的关系.请回答: ①在图中三条曲线,对应的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用 X、Y、Z 表示)。 ②利用 a 点对应的数据,计算出曲线 Z 在对应温度下 CH3OH(g) CO(g)+2H2(g)的平 衡常数:K= ; (4)恒温下,分别将 1molCO 和 2molH2 置于恒容容器 I 和恒压容器Ⅱ中(两容器起始容积相 同),充分反应. ①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是 I Ⅱ(填“>”、“<”或“=”,下同);达到平衡后,两容器中 CH3OH 的体积分数关系是 I Ⅱ。 ②平衡时,测得容器 I 中的压强减小了 30%,则该容器中 CO 的转化率为 。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22 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C C A B B C C D D B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A B C A D B D B C C C 23、(共 16 分) (1)负(1 分);Cu2++2e﹣═Cu(2 分); (2)①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红色(2 分); 2NaCl+2H2O 2NaOH+H2↑+Cl2↑;(2 分) ②0.01(2 分);HCl(2 分); (3)A(1 分);减小(2 分). 24、(共 16 分) (1) (C) c(D) (A) c(B) c c < (各 2 分) (2)0.05 mol·L-1 0.1 mol 50% 不变(各2分) (3)c(2分) (4)2.5(2分) 25、(共 10 分) (1)Na2S2O3,<(各 2 分) (2)2。(2 分) (3) (△H1-△H2)/2; 正极(各 2 分) 26、(共 14 分)(1)C(2 分) (2)CH3OH(g)+ O2(g)=CO2(g)+2H2O(g)△H=﹣651kJ•mol﹣1;(2 分) (3)①Z>Y>X;(2 分) ②0.25;(2 分) (4)①>,<; ②45%.(各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