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1.20 KB
- 2021-04-13 发布
河北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考试
数学试题(文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纸)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3.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解:∵集合,,
∴.故选:B.
2.已知复数,,若是实数,则实数的值为( )
A.0 B. C.6 D.
解:∵是实数,
则,∴实数的值为6,故选C
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共享经济等领域培育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共享经济是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共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为考察共享经济对企业经济活跃度的影响,在四个不同的企业各取两个部门进行共享经济对比试验,根据四个企业得到的试验数据画出如下四个等高条形图,最能体现共享经济对该部门的发展有显著效果的图形是( )
A. B. C. D.
解:根据四个列联表中的等高条形图可知,图中D中共享与不共享的企业经济活跃度的差异最大,它最能
体现共享经济对该部门的发展有显著效果,故选D.
4.设,,则的值为( )
A. B. C. D.
解:,,,,
∴,,,
【答案】D
5.大衍数列来源于我国古代文献《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已知该数列前10项是0,2,4,8,12,18,24,32,40,50,…,则大衍数列中奇数项的通项公式为( )
A. B. C. D.
解:由题意,排除D,,排除A,C.同时B也满足,,,故选:B.
6.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椭圆上,如果的中点在轴上,那么是的()
A.7倍 B.6倍 C.5倍 D.4倍
【答案】C
7.如图所示,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俯视图均为边长为4的正方形,其侧视图中的曲线为圆周,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解:结合题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
平面的面积为,故该几何体的体积,故选B.
8.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导数和单调性的关系,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再判断函数的变化趋势,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的定义域为,
∴恒成立,
∴在,单调递增,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故排除C,D,
当时,,,
∴,故排除B,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识别,关键是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值的变化趋势,属于中档题.
9.已知函数与轴交于点,距离轴最近的最高点,若,且,恒有,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解:由题意得,,,,
∴,由五点作图法知,解得,
∴,令,.
解得,.
∴,∴,故选:C.
10.唐代诗人李顾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一“将军饮马”问题,即将军在观望烽火之后从山脚下某处出发,先到河边饮马后再回军营,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军营所在区域为,若将军从点处出发,河岸线所在直线方程为,并假定将军只要到达军营所在区域即回到军营,则“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求出关于的对称点,根据题意,为最短距离,求出即可.
解:设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设军营所在区域为的圆心为,
根据题意,为最短距离,先求出的坐标,
的中点为,直线的斜率为1,
故直线为,
由,联立得故,,
所以,
故,故选:A.
11.如图,为的外心,,,为钝角,是边的中点,则的值为( )
A.4 B.5 C.6 D.7
【解析】外心在,上的投影恰好为它们的中点,分别设为,,所以在,上的投影为,,而恰好为中点,故考虑,所以
12.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对任意都满足,且当时,,则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
A.5 B.4 C.3 D.2
【答案】C
【解析】
【详解】
当时,则,
此时有,
∵,
∴,
∴函数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令,则,
由题意得函数的零点个数即为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交点的个数.
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函数和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结合图象可得两函数的图象有三个交点,
∴函数的零点个数为3.选C.
点睛:已知函数有零点(方程有根)求参数值(取值范围)常用的方法
(1)直接法:直接求解方程得到方程的根,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2)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的值域问题加以解决;
(3)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进而构造两个函数,然后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90分)
13.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为:.
解:先作可行域,则直线过点时取最小值.
14.利用随机模拟方法计算和所围成图形的面积.首先利用计算机产生两组0-1区间的均匀随机数,,,然后进行平移和伸缩变换,,,若共产生了个样本点,其中落在所围成图形内的样本点数为,则所围成图形的面积可估计为________.(结果用,表示)
【答案】
15.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为双曲线上一点,为双曲线渐近线上一点,,均位于第一象限,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由双曲线的方程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为双曲线上的一点,为双曲线的渐近线上的一点,且,都位于第一象限,且,,
可知为的三等分点,且,
点在直线上,并且,则,,
设,则,
解得,,即,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可得,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离心率的求法,考查了转化思想以及运算能力,双曲线的离心率是双曲线最重要的几何性质,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常见有两种方法:①求出,,代入公式;②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的齐次式,转化为,的齐次式,然后转化为关于的方程(不等式),解方程(不等式),即可得(的取值范围).
16.点为棱长是3的正方体的内切球球面上的动点,点满足,则动点的轨迹的长度为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经过球的球心,动点的轨迹为经过点且与垂直的平面被球所截所得的截面圆的圆周.
由几何知识可得,平面为过点且与垂直的平面,由题意得截面圆即为的内切圆.结合意可得为边长等于的等边三角形,故内切圆的半径为,所以周长为.
17.(本题满分12分)
为利于分层教学,某学校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成了,,三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在三类学生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个学生的5次考试成绩,其统计表如下:
类
第次
1
2
3
4
5
分数(小于等于)150
145
83
95
72
110
,;
类
第次
1
2
3
4
5
分数(小于等于)150
85
93
90
76
101
,;
类
第次
1
2
3
4
5
分数(小于等于)150
85
92
101
100
112
,;
(3)经计算已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请计算出学生的的相关系数,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回答抽到的哪类学生学习成绩最稳定;(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越大认为成绩越稳定)。
(4)利用(1)中成绩最稳定的学生的样本数据,已知线性回归方程为,利用线性回归方程预测该生第九次的成绩。
参考公式:(1)样本的相关系数
(2)对于一组数据,,…,,其回归方程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
答案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类学生的
,
,
,
相关系数,
又因为,则类学生学习成绩最稳定
(2)因为,
所以,
所以,
当时,,
所以预测该生的第九次成绩约为135.2.
18.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且,是,的等差中项,数列的通项公式,.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1)由是,的等差中项得,
所以,解得,
由,得,解得或,因为,所以.
所以,.
(2)由(1)可得,.
所以
,
所以
.
19.如图,四边形是直角梯形,,,,,又,,,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为.
(1)求证:;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可得平面,即可证明结论;
(2)过做,交于,连,根据(1)可得平面,得到为异面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在求出,中可得出,,求出,,用等体积法,即可求解。
【详解】
(1)∵,,,
∴平面,
∵平面,∴.
(2)过做,交于,连,
,,∴为中点,
∵平面,平面,∴,
∴为异面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
∴,,,∴
在中,,
∴,
∴,
,
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点睛】
本题考查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应用等体积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考查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0.(本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过点分别作斜率为,的抛物线的动弦、,设、分别为线段、的中点.
(Ⅰ)若为线段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Ⅱ)若,求证直线恒过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
解:(Ⅰ)设,,则①,②.
①-②,得.
又因为是线段的中点,所以
所以,.
又直线过,所以直线的方程为;…………………………5分
(Ⅱ)依题设,直线的方程为,即,
亦即,代入抛物线方程并化简得.
所以,…………………………………………7分
于是,,.
同理,,.…………………………………………9分
易知,所以直线的斜率.
故直线的方程为,
即.此时直线过定点.
故直线恒过定点.…………………………………………12分
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求证:.
解:(Ⅰ)函数定义域为,,
令得,令得,
故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4分
(Ⅱ),不妨设,则,,
要证:,即证:……(*),
而,令,,
(*)等价于,,………………8分
设,,
,
令,
∵在恒成立,
则在单调递增,故,故在单调递增,
故,故原命题得证.……………………12分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的普通方程和的直角坐标方程;
(2)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点是曲线与的交点,点是曲线与的交点,、均异于原点,且,求实数的值.
解:(1)曲线的参数方程为,消去参数,
可得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故: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又故: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曲线化为极坐标方程为
设点,,依题设知,
所以
由知
因为,故或
23.已知函数,.
(1)解不等式;
(2)若对任意的,均存在,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Ⅰ)由,得,
∴,得不等式的解为
(Ⅱ),
,
∵对任意的均存在,使得成立,
∴,
∴,解得或,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