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 MB
- 2021-04-13 发布
2018-2019学年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命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 B.促进水的三种形式转化
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减轻了水土流失的强度
2.若右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 )
A.乙为海洋,甲为陆地
B.我国的夏季风属环节③
C.环节④能给陆地补充淡水
D.环节②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3.读下面“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暖流 B.乙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寒流
C.甲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寒流 D.乙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暖流
4.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0°
30°
30°
60°
60°
甲
乙
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A.西风漂流属于暖流性质
B.一般来说,暖流的水温都比寒流高
C.暖流分布在大洋西部,寒流分布在大洋东部
D.北半球副热带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关于洋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
D.甲洋流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B.能使海洋污染范围变小,污染程度减轻
C.甲洋流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D.乙海区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2001年以来华北地区水资源频频告急。回答7~8题。
7.华北平原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
A.华北地区多旱灾 B.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C.华北地区水库干涸 D.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8.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措施有(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防止水污染 D.跨流域调水
9.2011年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出现2011年度首次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 )
A.土壤 B.植被 C.地貌 D.水文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图中表示的是( )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C.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D.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
一个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
D.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
12.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的是( )
A.植树种草 B.修水库 C.围海造陆 D.围湖造田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和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暖流 B.山脉迎风坡 C.大气环流 D.寒流
14.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读图,完成15~16题。
吐鲁番盆地 天山山脉 雅丹地貌 沙丘地貌
15.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
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16.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读地貌景观,完成17~18题。
17.图中G地的地貌是( )
A.冰斗 B.冲积扇
C.三角洲 D.沙丘
18.G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9~20题。
19.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0.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________________。简述其地理意义。(3分)
(3)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水循环中的 __________(环节)的直接影响最大。
22.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 __________ 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在中低纬海区,北半球的大洋环流按 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的大洋环流按 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按照洋流的冷暖性质,大陆东岸海区多为 __________ 流,大陆西岸海区多为 __________ 流。
(3)全球大洋环流可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 __________ 具有重要意义。
(4)暖流对沿岸气候有 __________ 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 __________ 作用。
(5)在南太平洋东侧海区,海轮 __________(向南或向北)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分析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的有利条件。(3)
23.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假如你作为一位地质工程师,试对下列问题进行简要分析。(16分)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褶皱构造上覆盖有岩石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 (2分)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CCDB ABDBB DDDBC DBDDB
二、综合题
21.(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径流输送
(2)海陆间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水循环;
联接四大圈层,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使陆地淡水得到不断更新。(3分)
(3)地表径流输送
22.(1)副热带
(2)顺 逆 暖 寒
(3)热量平衡
(4)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5)向北 顺洋流流动方向
(6)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可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多(3分)
23. (1)背斜 向斜
(2)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2分) 外力沉积(1分) 先是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褶皱,地面隆起或凹陷,接受外力侵蚀,后来地壳下沉,接受外力沉积(3分)
(3)甲 上拱的岩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2分) 乙 甲 岩层上拱,容易形成储油构造,且其中的隔水层能防止石油、天然气挥发,有利于其富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