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50 KB
- 2021-04-13 发布
玉溪市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高 二 生 物 (文科)
出题人: 电话: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共60分,每题1.5分。每题下面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答案。)
1.组成水稻的最基本化学元素是( )
A.C B.O C.N D.Mg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D.细胞是一个有机体
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B.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C.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 各种蛋白质的组成元素都只有C、H、O
4.人的细胞在衰老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A.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 B.色素减少
C.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D.呼吸速率减慢
5.下列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的是(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B.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控制细胞的代谢
6.下列物质中,在内质网上合成的是( )
A.DNA B.淀粉 C.肌动蛋白 D.性激素
7.沙漠里生长的植物细胞中,下列物质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
A.水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8. 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正确的制片流程是( )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D.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D.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9. 某同学以紫色洋葱的鳞茎表皮为材料,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他观察到( )
A.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白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C.紫色的细胞明显膨胀 D.白色的细胞明显膨胀
10.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
A.细胞体积的大小 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D.细胞器的种类及其结构
11. 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识别与①有关
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②与③是可以运动的
D.Na+通过细胞膜不需要②的协助
12. 葡萄糖在细胞中通过有氧呼吸生成的终产物有( )
①CO2 ②H20 ③酒精 ④乳酸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3. 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达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14. 右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该运输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15. 为了观察D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甲基绿试剂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应该是( )
A.细胞质呈红色 B.细胞不被染色 C.细胞核呈绿色 D.细胞核呈红色
16.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B.细胞的衰老受基因的控制,细胞凋亡则不受基因的控制
C.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中的蛋白质有所不同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
17.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ATP合成酶
18.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防止植物落花落果
B.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
D.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19.人体的活动受神经中枢的指挥,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
A.脊髓 B.下丘脑 C.小脑 D.大脑皮层
20.下列各组生物中,种间关系属于竞争的是( )
A.玉米和杂草 B.狼和羊 C.青蛙和昆虫 D.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21.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
B. 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C. 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D. 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22.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干涸的池塘蓄水后的演替 B.森林砍伐后的恢复演替
C.火山岩上的演替 D.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23.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湖泊里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
C.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D.一块农田里的全部绿色植物
24. 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使物质得以循环再利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蓝藻 B.腐生真菌 C.寄生虫 D.绿色植物
25. 感冒后进行肌肉注射,药物一般直接进入( )
A. 组织液 B. 淋巴液 C. 血液 D. 细胞内液
26. 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气温上升 B. 全球性水资源短缺
C. 植被遭到根本性破坏 D. 频繁的沙尘暴
27. 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微量高效 B. 通过体液运输
C.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 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28.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B. 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
C. 人体的体温是一个恒定值 D. 人体热量来源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
29.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 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
C. 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减少 D. 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
30. 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吞噬细胞吞噬病毒 B. 溶菌酶杀灭细菌
C. 注射疫苗预防肝炎 D. 皮肤的保护作用
31.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是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脏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在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
A. 病原体 B. 吞噬体 C. 抗原 D. 抗体
32.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
C. 艾滋病主要有3种传播方式 D.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3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调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B.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高于它的间接使用价值
D. 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
34.为了使从南方运到内地的生香蕉尽快成熟,以便及早上市,可选用的措施是( )
A. 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B. 放在塑料薄膜袋中
C. 与成熟的苹果共同存放 D. 放入冷库低温保存
35.调查昆虫卵和跳蝻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
A. 样方法 B. 灯光诱捕法 C. 标志重捕法 D. 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36.甲、乙两图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分别是( )
A. 衰退型、增长型 B. 增长型、衰退型
C. 稳定型、衰退型 D. 稳定型、增长型
37.下列关于种群和生物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
B.一定时间,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个体形成种群,所有种群形成群落
C.群落一般都由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形成的种群构成
D.群落是比种群更高层次的系统,主要研究丰富度、种间关系以及群落的空间结构等问题
3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C. 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 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39.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
A. 通过兔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 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 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D. 流入到狐体内的能量
40.利用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舞时相同频率的声音。当蜜蜂感受到这一信息后,就会飞到花园采蜜,这是利用什么信息提高作物产量( )
A. 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 C. 生物信息 D. 行为信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简答题(共40分,每空1分)
41.(8分,每空1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⑥应需要⑤提供的物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图中⑤是___________阶段,其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⑥的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③是__________,用恰当的生物学术语写出A、B两个过程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42. (8分,每空1分)如图所示,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图表示的是________(“动物”或“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2)A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图中共有DNA分子________个,染色单体________个,该种类的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___条。
(3)B细胞与A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B细胞是由________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A细胞是由___________发出___________形成纺锤体。
43. (8分,每空1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此食物网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3)蟾蜍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狐和猫头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4)由于捕猎的原因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
(5)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成分以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4. (8分,每空1分)如图表示人体免疫某一过程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c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图中的d是________,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它能够跟__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细胞。
(4)人体的稳态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协调配合的结果。
45. (8分,每空1分)图示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N代表反射弧的________________。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外的电位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内局部电流的传导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__________。
(2)图乙中2表示________________。物质3的释放体现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物质3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结合导致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是人体调节的最高级中枢。
玉溪市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高 二 生 物 (文科)
答 案
一、 选择题
1—5 AADBD 6—10 DADAB 11—15 DDBDC 16—20 BADDA
21—25 BCBBA 26—30 CDCDC 31—35 CACCA 36—40 BCCBA
二、 非选择题 (共5题,每题8分,每空1分)
41. (1)ATP [H] (可以颠倒) (2)光反应 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3)CO2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42.(1)植物 (2)后 8 0 4
(3)中心体 细胞两极 纺锤丝
43. (1)10 草→食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
(2)猫头鹰
(3)竞争和捕食 竞争 (4)增加
(5)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44.(1)体液 记忆细胞 浆细胞
(2)抗体 蛋白质 抗原
(3)T(T淋巴)
(4)神经—体液—免疫(缺一不给分)
45. (1)感受器 由正电位转变为负电位(正→负) 相同
(2)突触小泡 (一定的)流动性 (特异性)受体 兴奋或抑制
(3)大脑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