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0.00 KB
- 2021-04-13 发布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历程。2.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3.理解汉字和史书典籍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4.理解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意义。重点: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难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基础·初探]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1.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3.秦朝: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5.隋唐时期:进入气度恢宏的全盛时代。
6.宋元明时期: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产生了宋明理学。
7.明清时期: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汉字
(1)文字: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传承
人类文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汉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
(1)地位: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近代衰微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2.创造新辉煌要求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预习·提升]
1.判断
(1)儒家学说,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2)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4)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 )
(5)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就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
(6)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 )
【答案】 (1)× (2)× (3)× (4)× (5)× (6)√
2.连线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1.教材P62探究问题
【提示】 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相继衰落、中断、湮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它虽历经沧桑,但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2.教材P63探究问题
【提示】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和“嫦娥三号”卫星、“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在高科技领域的创造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并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能创造辉煌的过去,也一定能创造辉煌的未来。
3.教材P65探究问题
【提示】 (1)①政治上:欧洲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②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工业革命开始进行,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③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④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与扩张,各大洲之间相互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①清朝统治者极力尊崇程朱理学,残酷压制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②人们的封建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淡薄。③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亡。④西学大量传入中国,“西学东渐”现象不断发展,冲击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3)①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微。国家衰落是文化衰微的决定性因素。②文化衰微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文化衰微不利于国家发展。
学生分组探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第1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
2016年11月11日,
由孔子学院总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汉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比较视野下的汉学:传统与革新”,为来自全球的汉学学者们提供了思考交流的空间,有助于大家在不同的文化视野下观察和理解中国。近百名中外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汉学的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展开对话。世界汉学大会自2007年起举办,已成为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推动新汉学发展的重要平台。2014年在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上,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成立并常设于中国人民大学。
第2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汉学的基本载体是什么?其作用怎样?
【提示】 (1)汉字。
(2)①记载了汉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②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③其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
2.假如你参加了本届世界汉学大会,请就如何对中华文化进行“当代阐释”做出解读。
【提示】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3.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再创我国汉学新辉煌?
【提示】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②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③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汉学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4.近百名中外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汉学的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展开对话,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提示】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第3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1)地位: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①从纵向角度看,指历史悠久,没有中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讲的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时间跨度,更是强调一种文化的延续性。
(2)见证
(3)与其他三大文明相比:传承至今
古代文化
存续状况
文字及发展状况
历史记载
两河流域文化
历经外族入侵,于公元初年湮灭
楔形文字,今人无法通读
仅有“挪亚方舟”神话传说
古埃及文化
先后经历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
象形文字,今人无法通读
无史书记载
古印度文化
后被雅利安化
古印度文字,今人无法识别
仅有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中华文化
传承至今
甲骨文演化成今天的汉字,为中华各族所通用
各朝各代均设有史官,有丰富的史书典籍
2.全面认识“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原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2)措施
①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②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国外文化的优秀传统,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③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对青年学生的要求
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推陈出新,博采众长。
④培养创新精神,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
第4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 )
①汉字 ②民族节日 ③史书典籍 ④建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再现能力。依据教材论述,可知①③正确,②④排除。
【答案】 C
2.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有( )
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③维新运动的出现 ④洋务运动的开展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 本题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要求。
【答案】 C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下列说法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③北宋时期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尽管在海外定居几十年,闽籍华裔陈先生仍喜欢喝乌龙茶、习惯用筷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河南电视台大型文化栏目《汉字英雄》首次把汉字文化推到了世人面前,可谓一笔一画写字,一心一意做人,学写字,学做人,尽在《汉字英雄》。
《汉字英雄》栏目的推出,旨在让人感悟汉字的深厚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汉字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中华文明最为灿烂的瑰宝之一。在人人习惯使用电脑的“键盘时代”,汉字文明的传承尤为重要。
——先对接知识]—————————————
材料信息
知识对接
《汉字英雄》栏目把汉字文化推到世人面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学写字、学做人,尽在《汉字英雄》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汉字是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书写汉字弘扬中华传统文明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在“键盘时代”,汉字文明的传承尤为重要
传统文化的继承
——再演练应用]—————————————
1.《汉字英雄》栏目开办的文化生活依据有(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③汉字的发明使得世界各国的人类文明通过汉字得以传承 ④可以增强我国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汉字传承的是中华文明, ③过分夸大了汉字的作用,是错误的。 ①②④是开办此栏目的原因。
【答案】 C
2.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③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④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再现能力。依据教材论述,②④正确,①③是对文字的论述,故应排除。
【答案】 D
3.依据材料联系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汉字书写。
【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应从汉字的地位、作用等角度展开分析。
【答案】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文明发展和传承的标志和工具。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面对电子时代对汉字的冲击,我们应予以重视并积极利用科技发展的成果促进汉文化和汉字的进一步发展,致力于文化的接续和弘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