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4.50 KB
- 2021-04-13 发布
太原五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二地理理
命题人、校对人:梁玉玲 张凤华 杨志杰(2017.03)
第I卷(选择题,共计39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1-26位置)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5分,共39分)
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哈雷彗星
2.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A.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
B.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约35光年
C.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
D.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3~4题。
3.图中显示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周期大致相同 D.没有相关性
4.此图所反映的是
A.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B.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5~6题。
5.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6.图中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017年寒假家住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小明途径北京(东八区)到中国甲地看望外婆。据此回答7~8题。
7.小明于当地时间1月1日上午8:00起飞,飞机途中飞行10小时。小明到达首都国际机场时北京时间应该是
A.1月1日10:00 B.1月1日18:00
C.1月2日10:00 D.1月2日18:00
8.当小明到达甲地时当地正值正午,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24分,则甲地的经度可能为
A.120°E B.126°E C.116°E D.114°E
图A为美国西部的波浪谷景观照片。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而得名。这种地貌是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以内陆湖泊相为主的红色碎屑岩沉积而形成。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组成波浪谷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图B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图A中景观特征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对应图B中的数字序号为
A.冷却凝固 ① B.冰川侵蚀 ③
C.沉积作用 ② D.变质作用 ④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处是背斜,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
B.乙处是背斜,顶部受挤压形成谷地
C.丙处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形成山岭
D.丁处是断层,是工程建设的首选地
C
D
A
B
④④
①④
②
③
L
读下图并回答13~14题。
13.若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L表示地面,关于A、B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A地低于B地 B.气温A地低于B地
C.A地空气受热下降 D.B地空气冷却下降
14.若该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大气环流模式,L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一般来说,A处为多雨地带,B是少雨带
B.B处气温高于A处
C.②气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度地区
唐代诗人李商隐途径巴蜀之地,观察到此地山谷夜晚常有降水现象,因此写道:巴山夜雨涨秋池。据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有关当天晚上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图示空气环流呈逆时针 ②图示空气环流呈顺时针
③诗人李商隐住在山谷 ④诗人李商隐住在山顶
A.①③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巴山多夜雨”最相似的是
A.迎风坡多地形雨 B.冷暖空气相遇成云致雨
C.城市“雨岛效应” D.台风带来狂风暴雨
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17~18题。
17.a、b、c、d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8.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比乙地风力小
B.甲地比乙地气温高
C.丙地天气:大风降温
D.丁地天气:阴雨绵绵
甲
乙
丁
丙
读下列四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的判读正确的是
A.甲为地中海气候 B.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C.丙为热带沙漠气候 D.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0.下列关于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和成因,说法错误的是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形成
B.该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C.该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该气候类型在地中海沿岸分布较典型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21~22题。
21.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
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
22.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D.④洋流有利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伟大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沿图中①线用了37天;1493年第二次去美洲,沿右上图中②线仅用了20天。回答23~24题。
23.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
A.第一次航程长
B.①线是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C.第二次用了蒸汽动力
D.②线是顺着寒暖流航行
24.有关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对于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逆着洋流航行速度加快,反之减慢
C.世界著名渔场均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D.洋流可以加速海洋中污染物的净化,同时扩大了污染范围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要素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要素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所示的中心“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26.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 B.整体性 C.区域性 D.差异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11分)
1.如图所示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在图中①位置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1分)
(2)在②-④时间段,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______(长或短),北极附近出现__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1分)
(3)太阳直射点从④向①位置移动过程中,太原日出时间越来越______,正午人影长度越来越______。(1分)
(4)图甲、乙、丙、丁四地中,______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______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1分)
(5)地球位于①~④中的______位置时太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并说出在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2分)
2.读下图回答(共5分)。
(1)图中B箭头表示水循环的 环节。图中字母A、B、C、D、F等环节组成的循环是 。(1分)
(2)图中所示的地质构造为 (褶皱或断层);地质构造a为 。(1分)
(3)b地貌为 ,其形成原因是因为 。(1分)
(4)若要在该地寻找石油、天然气,应在a、b两处中的 处开采。若要打一眼水井,应选择 处。(1分)
(5)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陆地径流量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循环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高二理科地理参考答案]
1-5 A D C B D 6-10 D C D B C
11-15 B C B C C 16-20 C C C A B
21-26 D C D D C B
21.(1)略
(2)短 极夜
(3)早 短
(4)丁 丁
(5)①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2.(1)水汽输送;海陆间大循环
(2)褶皱;向斜.
(3)山谷;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形成山谷。
(4)b 、a;b、断层
(5)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