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13 发布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热身练
一、选择题
1.2017年5月24日,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组织召开贯彻落实《国家民委“十三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规划》讨论会,旨在进一步做好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服务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这说明( )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国家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④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进一步做好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服务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这说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各民族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①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2.2017年5月3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33周年纪念日。33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法从法律上保障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实施,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活力。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①能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
②有利于改变民族分布特点
③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④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B [①说法错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排除;②说法错误,“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在历史上就已经形成,不能改变,排除。故本题选B。]
3.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第十二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依据《草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人口最少的民族至少应有1名代表。由此可见,我国
( )
①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③各民族之间政治发展平衡
④少数民族享有自治的特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中,保证每一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说明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①②正确,A项应选。我国各民族之间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③错误;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自治,享有自治权,④错误。]
4.(2018·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高三联考)2017年8月8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迎来成立70周年大庆。70载砥砺奋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草原落地生根,全区各族人民携手前行,共同谱写了团结奋进、发展繁荣的壮丽诗篇。这充分说明( )
①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前提
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很大的优越性
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基本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②错误;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已经形成,④错误。]
5.2017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新疆代表团审议,并强调要“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做好新疆工作( )
①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保障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在要求
③是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④有利于扩大新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保障是国家统一和党的领导,①错误;新疆人民已经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材料中并没有提到扩大权利,④排除;②③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
6.李克强总理强调,要进一步加大中央对西藏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实和完善特殊优惠扶持政策,继续执行“收入全留、补助递增、专项扶持”的财税优惠政策。上述政策( ) 【导学号:97300077】
①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
②确保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协调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
④是实现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C [②④错误,夸大了上述政策的作用。题目中,要进一步加大中央对西藏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实和完善特殊优惠扶持政策,继续执行“收入全留、补助递增、专项扶持”的财税优惠政策。上述政策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协调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故①③入选。选C。]
7.2017年3月17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2016)》在北京发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民族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民族地区发展基础一般较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在民族地区加强精准扶贫是为了( )
①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
③缩小民族发展差距,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
④赋予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更多的自治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A [在民族地区加强精准扶贫是为了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缩小民族发展差距,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故①③正确;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故②说法错误;民族自治地区才享有自治权,不是少数民族地区都享有自治权,而且自治权是法律赋予的,不能随意扩大,④不选。]
8.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在北京成立,标志着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这为各宗教团体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彼此借鉴和共同促进的重要平台。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利于( )
①发挥宗教团体的积极作用
②避免外国宗教势力的干预
③保障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
④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发挥宗教团体的积极作用,①正确;这一制度的建立与避免外国宗教势力的干预没有直接关联,②不选;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各宗教之间的交流,与保障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没有关联,③不选;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宗教团体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9.河南省伊斯兰教协会于2017年3月在郑州举办了“宗教政策法规培训会”。会议强调要在法制轨道上推进宗教事业的发展,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材料表明在我国
( )
①宗教团体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②鼓励正常宗教信仰,推动宗教事业发展
③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宗教性质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A [会议强调要在法制轨道上推进宗教事业的发展,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表明在我国宗教团体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鼓励宗教发展,排除;④说法错误,我国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性质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故本题选A。 ]
10.2017年4月17日,新疆宗教界人士汇聚一堂,以自身深厚的宗教知识和虔诚的信仰,正本清源、扶正祛邪,深刻揭露暴力恐怖活动罪恶本质,号召广大信教群众要坚守中道、正信正行、抵制极端,坚决与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活动作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这表明新疆宗教界
( )
①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自觉接受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的社会责任
④与当地政府共同行使社会服务的职能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 [材料表明新疆宗教界能够把爱国与爱教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的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②与题意不符;宗教界不属于政府机构,不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11.2017年1月,聚焦西藏发展的自治区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相继召开。在宗教界分组讨论中,政协委员着眼西藏的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围绕推动好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自治区人大及政协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②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聚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③我国的宗教积极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作贡献
④藏族人民拥有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①说法错误;材料反映在宗教界分组讨论中,政协委员着眼西藏的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围绕推动好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②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12.我国佛教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佛教理想,道教则倡导“济世利人,护国爱民”的道德精神境界;伊斯兰教主张“爱国是伊玛尼的一部分”,天主教提出“爱国爱教都是天主的诫命”,基督教教育信众“一个好基督徒应当是一个好公民,爱国是基督教徒的本分”。这表明,在我国
( ) 【导学号:97300078】
①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②宗教团体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③宗教经过改良已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宗教对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本题以宗教的部分教义为情境,考查宗教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题干旨在强调宗教团体都主张爱国,体现了②③的观点。①题干未体现。宗教作为唯心主义世界观,其消极作用不可能消失,但在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被尽可能地限制,④错误。故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些又成为了官方热词。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倡导成立了400亿美金的丝路基金,筹建1 000亿美金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设问中强调的是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故考生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有利于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及促进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角度展开即可。
【答案】 ①有利于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②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4.201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前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典范。从茫茫草原出发,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相悖的是,少数敌对分子打着宗教自由和民族自治的旗号,鼓吹民族独立,公然分裂国家,置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于不顾,走上了自取灭亡之路。
(1)请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是什么。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少数敌对分子必将走向灭亡的原因。
【答案】 (1)①坚实基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②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2)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鼓吹分裂背离了国家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分裂国家否认了我国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②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分裂国家必将受到应有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