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4 KB
- 2021-04-13 发布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
讲读课文。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
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
再写彭司令请示送回岸英遗体,而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
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
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教学时我努力引领学生走入情境,尽力做到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
去感悟,比如:我在课前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并讲解时代背
景,把学生带入抗美援朝的时代。课堂上观看毛岸英的照片,让学生
真实感受到这样一个年轻人牺牲了多么可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毛主
席面临失去爱子之后无比悲痛的心情,学生很好地把握了课文的情感
基调,毛主席失去爱子的悲痛,以及伟人的宽广胸怀,无不震撼了同
学的心灵。
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了解一
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旷达的心胸
和无私的襟怀。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他
的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
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如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
“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又如动作描写:“毛泽东
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
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如神态描写:“主
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
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些传神的细节描写,朴实无华而又生动形
象。它表现了毛泽东既有着跟普通人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伟大人
物的胸怀,充分而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为革命而牺
牲一切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本文对毛泽东的心理活动刻画得非常真实和细腻。如课文中彭总司令
要求将岸英的遗体运回祖国,这是对领袖的爱戴和体贴;朝鲜方面要
求将岸英遗体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岸英的遗体是
运回祖国,还是留在朝鲜,这是毛泽东当时思考的问题所在。“儿子活
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这是父亲对儿子很自然的一种感情,
毛泽东想到儿子奔赴朝鲜战场时,自己因为工作繁忙未能去相送,作为
父亲,谁又不想和死去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呢?这个要求作为主席是
能做到的,也是合情合理的。父子情深在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中袒露
无遗。“哪个战土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
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
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想到还有很多
的父母不能和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儿女相见,我又怎能特殊呢?于是
他做出了将儿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这是伟大父爱的延续,
是一位国家领袖从大局考虑问题的理智,是伟人的宽阔胸怀和国际主
义精神的见证。
这篇课文重在一个“情”字,这份“情”是博厚的、深沉的、凝
重的。课堂上,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反复品读,体会感悟,再用朗
读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很好地走进毛泽东作为普通人、
作为毛岸英的父亲的情感世界。在课堂上一再鼓励学生朗读,从字里
行间体验、感受这份“情”,去感知伟人毛泽东,作为平凡人的情感世
界……”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
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对个别词语的品味不
到位,在许多问题的表述上,不够清晰简明;对学生出色表现的评价
用语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相关文档
- 音乐(心得)之视听协奏曲彰显音乐课堂2021-04-13 22:47:4611页
-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主任工作暨课堂2021-04-13 22:35:122页
- 语文(心得)之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培2021-04-13 22:25:414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4-13 22:23:1938页
- 【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12《桥》优2021-04-13 22:13:2758页
- 英语(心得)之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2021-04-13 22:07:5011页
-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对《品德与生2021-04-13 21:49:3013页
- 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专题实2021-04-13 21:16:008页
- 【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习作三 2021-04-13 20:39:3720页
- 英语(心得)之让英语课堂散发浓厚的人2021-04-13 20:26:5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