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 MB
- 2021-04-13 发布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选修)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哪个仪器测量的物理量不是力学基本量
A. 托盘天平 B. 刻度尺 C. 秒表 D. 测力计
2.孔明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发明的.如图所示,有一盏质量为m的孔明灯升空后向着东北偏上方向沿直线匀速上升,则此时孔明灯所受空气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0 B.mg,竖直向上
C.mg,东北偏上方向 D.mg,东北偏上方向
3.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上,一根轻绳ab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b端下面挂一个质量都是m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动时,甲、丙、丁图中木杆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乙图中木杆P竖直.假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受到木杆P的弹力的大小依次为FA、FB、FC、FD,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FA=FB=FC=FD B.FD>FA=FB>FC
C.FA=FC=FD>FB D.FC>FA=FB>FD
4. 在两条相互垂直的水平直道上,甲正以3 m/s的速度自西向东朝十字路口走去,乙正以4 m/s的速度通过十字路口向北走去,此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0 m.则在以后的过程中,甲、乙之间的最小距离是
A.100 m B.80.8 m C.80 m D.70.7 m
5.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利用质量测量仪粗略测出了聂海胜的质量.若聂海胜受到恒力F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运动的位移为x,则聂海胜的质量为
A. B. C. D.
6.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 m,|BC|=3 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A. m B. m C. m D. m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则第2秒内通过的位移可能是
A. 1.0m B.1.5m C.2.0m D. 2.5m
8.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A、B相对于斜面C静止,当斜面C受到水平力F向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
A. 物体A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
B. 物体B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
C. 物体C对物体B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D. 物体C和物体B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9.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
A.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B对A的压力大小为mg
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
10.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 m/s2)
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AB<tBC<tCD
B.闪光的间隔时间可能是 s
C.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
D.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vB∶vC∶vD=1∶2∶3
1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少到0.3kg时,将会出现的情况是(取g=10m/s2)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
B.A仍静止不动
C.A对桌面的摩擦力变小
D. A所受的摩擦力变大
三、 简答题:本题(第12、13题),共计16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A
O1
第12题图甲
12.(8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记为O1;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仍拉到位置O1,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3的大小和方向;
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
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
⑥比较F3和F的一致程度.
第12题图乙
1N
O1
P1
P2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应使橡皮条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B.为了便于计算合力大小,两绳间夹角应取30°、45°、90°等特殊角度
C.系在橡皮条末端的两绳要一样长
D.同时改变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结点可能保持在位置O1
(2)改变F1、F2,重复步骤①至⑥进行第二次实验,记下结点位置O2,位置O2 ▲
(选填“必须”或“不必”)与位置O1相同.
(3)实验记录纸如图乙所示,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0N、F2=3.5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出F1和F2的合力,测得合力F= ▲ 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两绳夹角小于90°,一个弹簧测力计示数接近量程,另一个超过量程的一半.请说明这样操作 ▲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
13. (8分)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
甲 乙
(1) 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根据纸带可求出电火花计时器打B点时的速度为 ▲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某同学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进行了标注,但尚未完成图象(如图所示).请作出坐标系中的图象.
丙 丁
(3) 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时,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丁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 .
四、 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在此过程中车仍匀速行驶)t0=0.4 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总距离L=39 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取10 m/s2.求:
图甲 图乙
(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
(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
(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
15. (10
分)如图所示,两个正三棱柱A、B紧靠着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中间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C,C的质量为2m,A、B的质量均为m.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1) 三者均静止时A对C的支持力为多大?
(2) A、B若能保持不动,μ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16.(12分)斜面倾角为θ的斜劈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轻绳绕过B物块上的轻滑轮与A物块连接,现用力拉轻绳另一端使两物块做匀速运动,轻绳始终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m,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且μ1>tanθ >μ2,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拉力F的大小;
(2)物块B的质量.
17.(14分)如图甲所示,在风洞实验室里,一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均匀直细杆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质量m=1 kg的小球穿在细杆上且静止于细杆底端O处,开启送风装置,有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F作用于小球上,在t1=2 s时刻风停止.小球沿细杆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忽略浮力.求:
(1)小球在0~2 s内的加速度a1和2~5 s内的加速度a2;
(2)小球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水平风力F的大小.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选修
1.D 2.B 3. B 4.C 5.D 6.A 7.AB 8.BC 9.AC10.BD 11.BC
12. (8分)(1)D(2分) (2)不必(2分) (3)如图所示(1分)(图中漏写F=4.0不扣分,其他有错不给分) 3.8~4.2(1分)
(4)不合理(1分) 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会超过其量程(1分)
F1=3.0 N
第10题答图乙
1N
O1
P1
P2
F2=3.5N
F=4.0 N
13. (1) 1.6 (2分)3.2 (2分)(2) 如图所示(2分)
(3) 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偏小.(2分)
14.[解析] (1)设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由题可得初速度v0=20
m/s,末速度vt=0,位移s=25 m,由运动学公式得
v=2as① (1分)
t=② (1分)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
a=8 m/s2③ (1分)
t=2.5 s④ (1分)
(2)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t′,反应时间的增加量为Δt,由运动学公式得
L=v0t′+s⑤ (1分)
Δt=t′-t0⑥ (1分)
联立⑤⑥式,代入数据得
Δt=0.3 s⑦(1分)
(3)设志愿者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F,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为F0,志愿者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⑧(1分)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
F=F2+(mg)2⑨(1分)
联立③⑧⑨式,代入数据得
=⑩ (1分)
15. (1) C受力平衡,2FNcos60°=2mg(2分)
解得FN=2mg.(2分)
(2) 如图所示,A受力平衡F地=FNcos60°+mg=2mg(2分)
f=FNsin60°=mg(2分)
因为f≤μF地,所以μ≥.(2分)
16.(1)对A受力分析可知,
F+mgsinθ=μ1mgcosθ (2分)
解得F=(μ1cosθ-sinθ)mg (2分)
(2)对B受力分析可知,
第一种情况,若B匀速向上运动,
2F=mBgsinθ+μ2mBgcosθ (2分)
解得mB=m (2分)
第二种情况,若B匀速向下运动,
2F=mBgsinθ-μ2mBgcosθ (2分)
解得mB=m (2分)
分析出一种情况只给4分。
17.[解析] (1)取沿细杆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图像可知:
在0~2 s内,a1==15 m/s2 (2分) 方向沿杆向上(1分)
在2~5 s内,a2==10 m/s2(2分) 方向沿杆向下.(1分)
(2)有风力F时的上升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cos θ-μ(mgcos θ+Fsin θ)-mgsin θ=ma1 (3分)
停风后的上升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cos θ+mgsin θ=ma2 (3分)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μ =0.5,F =50 N.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