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 MB
- 2021-04-13 发布
第一篇 小考点抢先练
,
基础题不失分
第
2
练 复数与平面向量
明晰
考
情
1.
命题角度:复数的四则运算和几何意义;以平面图形为背景,考查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
2
.
题目难度:复数题目为低档难度,平面向量题目为中低档难度
.
核心考点突破练
栏目索引
易错易混专项练
高考押题冲刺练
考点一 复数的概念与四则运算
要点重组
(1)
复数:形如
a
+
b
i(
a
,
b
∈
R
)
的数叫做复数,其中
a
,
b
分别是它的实部和虚部,
i
为虚数单位
.
若
b
=
0
,则
a
+
b
i
为实数;若
b
≠
0
,则
a
+
b
i
为虚数;若
a
=
0
且
b
≠
0
,则
a
+
b
i
为纯虚数
.
(2)
复数相等:
a
+
b
i
=
c
+
d
i
⇔
a
=
c
且
b
=
d
(
a
,
b
,
c
,
d
∈
R
).
(3)
共轭复数:
a
+
b
i
与
c
+
d
i
共轭
⇔
a
=
c
,
b
=-
d
(
a
,
b
,
c
,
d
∈
R
).
核心考点突破练
(5)
复数的四则运算类似于多项式的四则运算,复数除法的关键是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
.
√
∴
|
z
|
=
1.
故选
C.
答案
解析
2.
已知
a
,
b
∈
R
,
i
是虚数单位
.
若
a
-
i
与
2
+
b
i
互为共轭复数,则
(
a
+
b
i)
2
等于
A.5
-
4i
B.5
+
4i
C.3
-
4i
D.3
+
4i
解析
由已知得
a
=
2
,
b
=
1
,即
a
+
b
i
=
2
+
i
,
∴
(
a
+
b
i)
2
=
(2
+
i)
2
=
3
+
4i.
故选
D.
答案
解析
√
3.
已知
i
是虚数单位,
a
,
b
∈
R
,则
“
a
=
b
=
1
”
是
“
(
a
+
b
i)
2
=
2i
”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解析
当
a
=
b
=
1
时,
(
a
+
b
i)
2
=
(1
+
i)
2
=
2i
,
反过来
(
a
+
b
i)
2
=
a
2
-
b
2
+
2
ab
i
=
2i
,
则
a
2
-
b
2
=
0
,
2
ab
=
2
,
解得
a
=
1
,
b
=
1
或
a
=-
1
,
b
=-
1.
故
“
a
=
b
=
1
”
是
“
(
a
+
b
i)
2
=
2i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
选
A.
答案
解析
4.
复数
(
m
2
-
3
m
-
4)
+
(
m
2
-
5
m
-
6)i
是虚数,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是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意知,
m
2
-
5
m
-
6
≠
0
,
即
(
m
-
6)(
m
+
1)
≠
0
,
所以
m
≠
6
且
m
≠
-
1.
答案
解析
{
m
|
m
≠
6
且
m
≠
-
1}
考点二 复数的几何意义
5.
设
a
∈
R
,若
(1
+
3i)(1
+
a
i)
∈
R
(i
是虚数单位
)
,则
a
等于
√
解析
(1
+
3i)(1
+
a
i)
=
1
+
a
i
+
3i
-
3
a
,
∵
(1
+
3i)(1
+
a
i)
∈
R
,
∴
虚部为
0
,则
a
+
3
=
0
,
∴
a
=-
3.
答案
解析
6.
已知
z
=
(
m
+
3)
+
(
m
-
1)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A.(
-
3
,
1) B.(
-
1
,
3)
C.(1
,+
∞
) D.(
-
∞
,-
3)
√
解析
由复数
z
=
(
m
+
3)
+
(
m
-
1)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
答案
解析
解析
由题意知,
z
1
=-
2
-
i
,
z
2
=
i
,
∴
z
1
+
z
2
=-
2
,
∴
|
z
1
+
z
2
|
=
2.
答案
解析
2
解析
因为
i
4
n
+
k
=
i
k
(
n
∈
Z
)
,且
i
+
i
2
+
i
3
+
i
4
=
0
,
所以
i
+
i
2
+
i
3
+
…
+
i
2 019
=
i
+
i
2
+
i
3
=
i
-
1
-
i
=-
1
,
答案
解析
二
考点三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方法技巧
(1)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共起点;三角形法则:首尾相连;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共起点连终点,指向被减
.
(3)
证明三点共线问题,可转化为向量共线解决
.
解析
作出示意图如图所示
.
√
答案
解析
√
又
B
,
N
,
P
三点共线,
答案
解析
√
答案
解析
解析
方法一 如图以
AB
,
AD
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M
,
N
分别为
BC
,
CD
的中点,
12.
已知
a
,
b
为单位向量,且
a
⊥
(
a
+
2
b
)
,则
|
a
-
2
b
|
=
____.
解析
由
a
⊥
(
a
+
2
b
)
得
a
·(
a
+
2
b
)
=
0
,
∴
|
a
|
2
+
2
a
·
b
=
0
,得
2
a
·
b
=-
1
,
∴
|
a
-
2
b
|
2
=
(
a
-
2
b
)
2
=
a
2
-
4
a
·
b
+
4
b
2
=
|
a
|
2
-
4
a
·
b
+
4|
b
|
2
=
1
+
2
+
4
=
7
,
∴
|
a
-
2
b
|
=
.
答案
解析
考点四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方法技巧
(1)
向量数量积的求法:定义法,几何法
(
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
,坐标法
.
(2)
向量运算的两种基本方法:基向量法,坐标法
.
13.
已知向量
a
=
(1
,
2)
,
b
=
(1
,
0)
,
c
=
(3
,
4)
,若
λ
为实数,
(
b
+
λ
a
)
⊥
c
,则
λ
的值为
解析
b
+
λ
a
=
(1
,
0)
+
λ
(1
,
2)
=
(1
+
λ
,
2
λ
)
,
又
c
=
(3
,
4)
,且
(
b
+
λ
a
)
⊥
c
,
所以
(
b
+
λ
a
)·
c
=
0
,即
3(1
+
λ
)
+
2
λ
×
4
=
3
+
3
λ
+
8
λ
=
0
,
√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
解析
方法一
(
解析法
)
建立坐标系如图
①
所示,
设
P
点的坐标为
(
x
,
y
)
,
图
①
方法二
(
几何法
)
图
②
A.30°
B.45°
C.60°
D.120
°
又
∵
0°
≤∠
ABC
≤
180°
,
∴∠
ABC
=
30°.
√
答案
解析
16.(2016·
浙江
)
已知向量
a
,
b
,
|
a
|
=
1
,
|
b
|
=
2.
若对任意单位向量
e
,均有
|
a
·
e
|
+
|
b
·
e
|
≤
,
则
a
·
b
的最大值是
____.
解析
由已知可
得
≥
|
a
·
e
|
+
|
b
·
e
|
≥
|
a
·
e
+
b
·
e
|
=
|(
a
+
b
)·
e
|
,
由于上式对任意单位向量
e
都成立
.
∴
≥
|
a
+
b
|
成立
.
∴
6
≥
(
a
+
b
)
2
=
a
2
+
b
2
+
2
a
·
b
=
1
2
+
2
2
+
2
a
·
b
.
即
6
≥
5
+
2
a
·
b
,
∴
a
·
b
≤
.
∴
a
·
b
的最大值
为
.
答案
解析
1.(2017·
全国
Ⅰ
)
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p
1
:若复数
z
满足
∈
R
,则
z
∈
R
;
p
2
:若复数
z
满足
z
2
∈
R
,则
z
∈
R
;
p
3
:若复数
z
1
,
z
2
满足
z
1
z
2
∈
R
,则
z
1
=
;
p
4
:若复数
z
∈
R
,
则
∈
R
.
其中的真命题为
A.
p
1
,
p
3
B.
p
1
,
p
4
C.
p
2
,
p
3
D.
p
2
,
p
4
易错易混专项练
√
答案
解析
解析
设
z
=
a
+
b
i(
a
,
b
∈
R
)
,
z
1
=
a
1
+
b
1
i(
a
1
,
b
1
∈
R
)
,
z
2
=
a
2
+
b
2
i(
a
2
,
b
2
∈
R
).
则
b
=
0
,即
z
=
a
+
b
i
=
a
∈
R
,所以
p
1
为真命题;
对于
p
2
,若
z
2
∈
R
,即
(
a
+
b
i)
2
=
a
2
+
2
ab
i
-
b
2
∈
R
,则
ab
=
0.
当
a
=
0
,
b
≠
0
时,
z
=
a
+
b
i
=
b
i
∉
R
,所以
p
2
为假命题;
对于
p
3
,若
z
1
z
2
∈
R
,即
(
a
1
+
b
1
i)(
a
2
+
b
2
i)
=
(
a
1
a
2
-
b
1
b
2
)
+
(
a
1
b
2
+
a
2
b
1
)i
∈
R
,
则
a
1
b
2
+
a
2
b
1
=
0.
因为
a
1
b
2
+
a
2
b
1
=
0
⇏
a
1
=
a
2
,
b
1
=-
b
2
,所以
p
3
为假命题;
对于
p
4
,若
z
∈
R
,即
a
+
b
i
∈
R
,
所以
p
4
为真命题
.
故选
B.
2.
在
△
ABC
中,有如下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
②③
答案
解析
3.
已知向量
a
=
(1
,
2)
,
b
=
(1
,
1)
,且
a
与
a
+
λ
b
的夹角为锐角,则实数
λ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
+
λ
b
=
(1
+
λ
,
2
+
λ
)
,由
a
·(
a
+
λ
b
)>0
,可得
λ
> .
又
a
与
a
+
λ
b
不共线,
∴
λ
≠
0.
故
λ
>
且
λ
≠
0.
答案
解析
解题秘籍
(1)
复数的概念是考查的重点
,
虚数及纯虚数的意义要把握准确
.
(2)
复数的运算中除法运算是高考的热点,运算时要分母实数化
(
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
)
,两个复数相等的条件在复数运算中经常用到
.
(3)
注意向量夹角的定义和范围
.
在
△
ABC
中
,
的
夹角为
π
-
B
;向量
a
,
b
的夹角为锐角要和
a
·
b
>0
区别开来
(
不要忽视向量共线情况,两向量夹角为钝角类似处理
).
1.
设
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i
3
-
等于
A.
-
i
B
.
-
3i
C.i
D.3i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高考押题冲刺练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a
=
±1.
故选
A.
3.
设
i
是虚数单位,则
复数
在
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
位于
A.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
第四象限
√
由复数的几何意义知,-
1
+
i
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为
(
-
1
,
1)
,该点位于第二象限,故选
B.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因为
M
是线段
AD
的中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因为点
D
在边
BC
上,
5.
“
复数
z
=
在
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
”
是
“
a
≥
0
”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解析
由题意得
z
=
a
-
3i
,
若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则
a
<0
,故选
D.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故点
O
是
BC
的中点,且
△
ABC
为直角三角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解析
√
即
a
2
=
3.
又
∵
a
>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解析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
b
2
-
4
e
·
b
+
3
=
0
,
∴
(
b
-
2
e
)
2
=
1
,
∴
|
b
-
2
e
|
=
1.
如图所示
,
把
a
,
b
,
e
的起点作为公共点
O
,
以
O
为坐标原点
,
向量
e
所在直线为
x
轴
,
则
b
的终点在以点
M
(2
,
0)
为圆心
,
1
为半径的圆上
,
|
a
-
b
|
就是线段
AB
的长度
.
要求
|
AB
|
的最小值,就是求圆上动点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也就是圆心
M
到直线
OA
的距离减去圆的半径长,因此
|
a
-
b
|
的最小值
为
-
1.
故选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解析
4
∴
(5
x
+
2
y
)
+
(5
x
+
4
y
)i
=
5
+
15i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故
C
,
M
,
D
三点共线,
也就是
△
ABM
与
△
ABC
对于边
AB
的两高之比为
3
∶
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2018·
德阳诊断
)
已知
i
为虚数单位,实数
x
,
y
满足
(
x
+
2i)i
=
y
-
i
,则
|
x
-
y
i|
=
____.
解析
∵
(
x
+
2i)i
=
y
-
i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解析
∴
点
P
(1
,
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