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2.50 KB
- 2021-04-13 发布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单元学习总结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阶段
科技事业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革”前(1949~1966年)
党中央制定“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等方针,取得了巨大成就,如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
党中央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等方针,中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国文艺创作获得大丰收,主要成就有文学作品《红岩》《红日》,电影戏剧作品《上甘岭》《南征北战》等,其他还有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等
“文革”时期(1966~1976年)
“双百”方针遭破坏,出现文化凋零局面
3
一部分科学家排除干扰,取得了一定成就,如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袁隆平培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等
党中央发起“上山下乡”运动和“教育大革命”,教育事业遭到破坏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中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如运载火箭领域里的“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信息技术领域里的巨型计算机,生物工程领域里的基因测序等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指导方针,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完善教育立法。中国教育事业成就斐然,实现“两基”,中等职业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已成体系
邓小平提出“二为”方向,恢复“双百”方针,中国文化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春天,如设立各种文化艺术奖项(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
例题 (2017·课标全国Ⅲ,31)右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解题思路]
一明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实主义绘画。
二抓关键: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1954年”“《婆媳上冬学》”,说明该画反映了社会
现实。
三析选项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项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与图片明显不符,故A项错误
排除
3
B项
此时西方流行的画派是现代主义画派,现代主义绘画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图片明显不符,故B项错误
排除
C项
图片真实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在冬天接受教育时的热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C项正确
正确
D项
图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办学方针,不是艺术想象,故D项错误
排除
答案 C
——论证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题型解读
(1)从命题形式上看,一般分为两类:
①在题干中提出历史结论或以一段材料作为论点,要求学生在备选项中选出与之相符合的论据或结论。
②在题干中列出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备选项是依据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而得出的结论。
(2)命题趋势:该题型选取材料灵活且覆盖面广,所呈现的结论多是课本中未出现的,而用来验证结论的史实则多是课本所涉及的内容,既能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解读能力,又能考查所学知识与题目论点的有效结合,因此,近几年高考中对该题型的考查力度呈递增趋势。
(3)题型特点:此类考题要求学生全面分析,准确解读,往往要从近似备选项中找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属于较难题型。
解答技巧
(1)注意史论结合:即选择正确答案时,要运用正确的史学理论去评价史实,平时学习时就要深入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分析历史概念各角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比较其异同。
(2)多角度理解结论:要真正理解论点所阐释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的内涵与外延。
(3)备选项的仔细比对:做题时既要注意论点与论据的对应,还要明确论据与论点之间是否符合逻辑关系,论证是否合理等,通过多角度对比后选出最佳选项。
3
相关文档
- 2020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2021-04-13 22:14:4712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诗2021-04-13 22:13:4810页
- 数学(心得)之高中数学激趣五法2021-04-13 22:13:453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下能力提2021-04-13 22:13:166页
- 高中数学老师学期教学工作总结2021-04-13 22:11:419页
- 2020版高中物理 第4章 传感器与现2021-04-13 22:11:166页
- 2018-2019学年广西柳州高中高二下2021-04-13 22:10:3510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52021-04-13 22:10:0623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三章第2021-04-13 22:10:0210页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5章2021-04-13 22:09:2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