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9.50 KB
- 2021-04-13 发布
2.等值线地图及其判读
1、下图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回答各题。
1.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
B.d地冬季采光条件好
C.③~④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
D.图示地区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2. 图中陡崖( )
A.有较大的落差,易形成瀑布
B.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米
C.底部海拔高度可能为11米
D.下方地势平坦,可建设港口
2、读“某地局部图”,图中X、Y 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 米),L 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读图回答各题。
1. 图中河流 L 的流向为( )
A.从东流向西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西流向东
D.从西南流向东北
2. 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 )
A.海拔低于 500 米
B.海拔高于 600 米
C.海拔高于 500 米
D.海拔低于 400 米
3、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下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盆地
C.丘陵
D.平原
2.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库大坝,坝顶高程为152米,坝高可能为( )
A.52米
B.70米
C.102米
D.120
4、下图是位于岷江下游的某个小岛一年中不同时期河岸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1~2题。
1.岛上居民欲在夏季开发岛上浅水游泳区,最适宜浅水游泳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该图比例尺增大一倍,则( )
A.新图比例尺为1:5000
B.新图幅为原图的2倍
C.甲地地表坡度变陡
D.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两倍
5、下图为某区域等温距为2°C的等温线(单位: °C)分布图。据此完成各题。
1. 影响①、②两条等温线走向的因素分别是( )
A.海陆分布、洋流
B.纬度、洋流
C.海陆分布、地形
D.纬度、地形
2. 图中③地的气温可能为( )
A.24°C
B.25°C
C.26°C
D.27°C
6、下图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甲为气旋 B.乙为反气旋 C.丙为低压槽线 D.丁为高压中心
2.此时西安吹( )
A.东南风 B.偏北风 C.偏南风 D.西南风
3.图中各地均为晴朗天气的是( )
A.甲地、北京、郑州 B.乙地、西安、丁地
C.乙地、北京、东京 D.甲地、丙地、丁地
7、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____风。
(2)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________。
(4)丙地的该日的天气是________,气温日较差较________(大或小),原因是1、_______ 2、________
8、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问题。
1.在海边兴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为什么?
2.港口用电,计划在C处或D处利用水力发电,你认为建在哪一处更合理?试分析原因。
3.规划在E或F地建一个石化工业区,哪一个更为合理?试分析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C[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C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B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D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B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B; 3.D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西北; 东南(偏南); 2.大;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丙; 丁; 4.阴雨; 小; 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少,气温偏低; 晚上云层的保温作用强,减少了地面热量的损失,气温偏高,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8答案及解析:
答案:1.A处。理由:A处等深线密集,水深,是小港湾,易于避风;离油矿近,运输方便。
2.C处。原因:上游有两条支流,地处迎风坡,水量较大;离油港近,架设线路短。
(或D处 原因:等高线密集,落差大;从D处到油港坡度平缓,架设容易)
3.F地更合理
原因:地处主要公路交汇地区.对外联系方便
地处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小;
地处河流下游,对城区水源污染小
解析:1.港口建设要考虑水域和陆域条件。水域条件包括水深、港湾避风条件。陆域条件包括地形、交通等。A处等深线密集,水深;是天然小港湾,易于避风;离油矿近,运输方便
2.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通过对比C.D两地在地形、水量、落差、施工难度来确定线路及理由。认为C处合理,可从迎风坡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距港口近等方面分析。认为D合理,则从等高线密集,水能丰富,由D到港口坡度平缓来分析。
3.石化工业对大气、水环境均形成污染,应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下风向,还要考虑交通、原料等。图中风玫瑰图显示当地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和偏北风。F处更合理。原因:地处主要公路交汇地区,对外联系方便;地处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小;地处河流下游,对城区水源污染小。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3 19:47:281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4-12 14:22:4665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2021-02-27 08:56:453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整体性与2021-02-26 21:37:414页
- 2020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跟踪2021-02-26 21:31:103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2-26 21:30:503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2-26 21:28: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2-26 21:17:5410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2-26 21:15:5241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42021-02-26 20:31:1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