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0 KB
- 2021-04-13 发布
2019届二轮复习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学案(全国通用)
1.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
2.掌握弹力的有无、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的基本方法.
3.掌握胡克定律.
4.会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5.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热点题型一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例1、(多选)如图2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答案 BC
【变式探究】如图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与弹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弹簧发生拉伸形变
B.弹簧发生压缩形变
C.该弹力是小车形变引起的
D.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
答案:A
【提分秘籍】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
条件法
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假设法
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状态法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一个球形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并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A、B两点是球跟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作用
B.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作用
C.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作用
D.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
答案:B
热点题型二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例2、(2018年全国Ⅰ卷)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力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及其相关的知识点。由牛顿运动定律,F-mg+F弹=ma,F弹=k(x0-x),kx0=mg,联立解得F=ma+ kx,对比题给的四个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答案:A
热点题型四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例4、如图10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大小相等的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
B.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
C.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
D.甲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和F相同
答案 D
【变式探究】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靠在粗糙的竖直墙边,已知mA>mB。然后由静止释放,在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的过程中,物体B ( )
A.仅受重力作用
B.受重力、物体A的压力作用
C.受重力、竖直墙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D.受重力、竖直墙的弹力和摩擦力、物体A的压力作用
答案:A
【提分秘籍】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三种方法
(1)假设法
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
(2)运动状态法
此法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平衡或求出加速度),再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3)牛顿第三定律法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解析:M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地面,因此竖直向上,A项正确;N处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原木P,因此B项错误;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平行于地面,C项错误;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平行于原木P,D项错误。
答案:A
热点题型五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例5、(2017·全国卷Ⅱ·16)如图11,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图11
A.2- B. C. D.
答案 C
【变式探究】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按如图225所示放置,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用轻质弹簧相连放在倾角为30°的直角边上,物体C放在倾角为60°的直角边上,B与C之间用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线连接,A、C的质量比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体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μ<1)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弹力大小为mg,C与斜面间无摩擦,则 ( )
A.物体A、B均受到摩擦力作用且受到的摩擦力等大反向
B.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物体B不受摩擦力作用
C.弹簧处于拉伸状态,A、B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mg,方向均沿斜面向下
D.剪断弹簧瞬间,物体A一定加速下滑
【解析】对A分析:重力下滑分力为mg,静摩擦力Ff0≤μmgcos 30°<mg,F弹=mg,因此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受力如图甲所示,则FfA=F弹-mgsin 30°=mg。
【答案】C
【变式探究】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
(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有公式,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2)公式F=μFN中F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
【提分秘籍】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FN计算
(2)结合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
(1)没有公式可用,只能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计算。这是因为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大小随势而变,介于零与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2)为了解决问题的方便,题目中常常提示最大静摩擦力按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处理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 )
A. B. C. D.
答案:B
1. (2018年全国Ⅰ卷)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力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及其相关的知识点。由牛顿运动定律,F-mg+F弹=ma,F弹=k(x0-x),kx0=mg,联立解得F=ma+ kx,对比题给的四个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1.(2017·全国卷Ⅱ·16)如图11,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图11
A.2- B. C. D.
答案 C
解析 当F水平时,根据平衡条件得F=μmg;当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
角时,由平衡条件得Fcos 60°=μ(mg-Fsin 60°),联立解得,μ=,故选项C正确.
【答案】A
5.(2014·广东·14)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