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MB
- 2021-04-13 发布
课时规范练8 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规范练第16页
(2018吉林省实验中学考前模拟)下图是2016年4月11日8时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1~2题。
1.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图示中甲、乙、丙、丁四地该日天气状况( )
A.甲地比丙地昼夜温差大
B.乙、丁两地吹偏南风
C.丙地比丁地风力大
D.甲、乙两地出现大风降温
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知,图示降水区域位于北半球气旋东部低压槽中,结合气流运动状况可判断其为受暖锋影响形成的。第2题,据图中等压线数值递变规律可知,甲地处于高压中心,受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A项对、D项错;丁地吹偏北风,B项错误;丙地为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丙地盛行上升气流,风力较丁地小,C项错误。
下表示意吉林省长春市某年12月9—16日8天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3~5题。
日期
9日
10日
11日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16日
-1/
-14
-11/
-22
-15/
-23
-14/
-22
-11/
-21
-9/
-17
-10/
-20
-14/
-21
天气
现象
多云
转小雪
小雪
阵雪
转多云
晴
晴
多云
转小雪
多云
晴
风向
西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西风
西南风
西风
西风
3~4
3~4
3~4
3~4
1~2
1~2
1~2
1~2
3.表中9—16日期间长春市经历了( )
A.一次冷锋过境 B.两次冷锋过境
C.一次弱冷气团过境 D.两次气团过境
4.表中9—16日期间的降雪天气过程,一般开始于( )
A.锋面 B.锋线
C.锋后 D.锋前
5.表中9—16日期间的风向变化,说明影响长春市的天气系统( )
A.为反气旋 B.为气旋
C.位于低压槽 D.位于高压脊
答案3.B 4.D 5.C
解析第3题,根据表中信息,9—16日期间长春市经历了两次降雪过程,且降雪后,气温下降,说明受冷气团控制,说明长春经历了两次冷锋过境,B项对。第4题,表中9—16日期间的降雪天气过程,属于冷锋降水,降水区主要在锋后,锋前也有。所以降雪一般开始于锋前,D项对。第5题,表中9—16日期间的风向变化,说明影响长春市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的冷锋部分,位于低压槽处,C项对。反气旋、高压脊处没有降水天气,A、D两项错。气旋不是锋面,气旋过境气温升高,B项错。
2018年2月28日,北京局部有零星小雪,东北大部出现强降雪天气。下图为该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天气系统中( )
A.甲地高压系统最强
B.乙地正盛行东南风
C.丙地比乙地风力强
D.丁地地处台风源地
7.此时(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可能会发生泥石流
B.北京降雪小是因为锋前暖气团较干燥
C.海南岛东部沿海受风暴潮袭击
D.东北地区暴雪区域多处于暖锋的锋后
8.图示天气对我国东北地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A.滋生病菌,诱发疾病
B.增加空气PM10含量
C.加重酸雨,腐蚀建筑
D.影响交通出行安全
答案6.A 7.B 8.D
解析第6题,甲地位于高压中心,气压值大于1 030百帕;乙地盛行西北风;丙地等压线稀疏,风力比乙地弱;丁地位于温带大陆沿海,非台风源地,故A项正确。第7题,2018年2月28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少,不会发生泥石流;北京受锋面气旋影响形成小雪,是因为暖气团干燥;海南岛此时吹离岸风,东部受风暴潮影响小;东北地区暴雪区域多处于暖锋的锋前,故B项正确。第8题,此时东北地区受暖锋影响,来自低纬度的暖气团含有大量的水汽,冷暖气团相遇易形成暴雪,影响交通出行安全,故D项正确。
(2019东北三省三校一模)一段时期内,我国东部某区域受某天气系统影响,出现多日晴好天气,该系统中心位于图中B地。下图为摄影爱好者在该地一公园内所拍摄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9~10题。
9.受此系统持续影响,该地区可能( )
A.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B.风力明显增大
C.昼夜温差减小
D.阴雨连绵
10.若A、C两地也在此天气系统控制之下,与C相比A地天气相对( )
A.湿冷
B.干冷
C.暖干
D.暖湿
答案9.A 10.D
解析第9题,受该天气系统影响,出现多日晴好天气。结合图片中树叶飘零,判断该天气系统应是冷高压。若受此系统持续影响,则该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污染气体不易扩散,空气质量越来越差,A项对。高压中心是下沉气流,风力小,B项错。晴天为主,昼夜温差增大,C、D两项错。第10题,若A、C两地也在此天气系统控制之下,北半球的高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与C相比,A地的气流来自较低纬度,是东南风,天气相对暖湿;C处气流是西北风,天气相对冷干,D项对。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冬季某时天气形势图,图中虚线表示的天气系统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10小时后,甲地最有可能出现( )
A.雷暴天气
B.晴热天气
C.灰霾天气
D.雨雪天气
答案11.C 12.D
解析第11题,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由图中风向推断气压值③>④>②>①。第12题,由图中的风向可知,图中虚线为低压槽,形成冷锋系统。10小时后,冷锋向东南移动150千米,因甲地距离锋线约1°纬度差(约110千米),受冷锋控制,冬季可能出现雨雪天气,选D项。
读某大洲(阴影部分)某时等压线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四地,雨区最可能出现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甲地飓风来袭较频繁
B.乙地河流进入枯水期
C.丙地地壳运动较频繁
D.丁地树木进入落叶期
答案13.B 14.B
解析第13题,图中甲、乙附近有锋面形成,在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甲位于锋前,可能为晴朗天气,而乙位于锋后,可能为阴雨天气;丙、丁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故选B项。第14题,读图可知,图中北美洲大陆受高压控制,海洋上受低压控制,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大陆气温低,为冬季,飓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A项错。乙地河流汛期主要在夏季,冬季降水少,B项正确。地壳活动与季节无关,C项错。丁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项错。
15.读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1)从气流状况看,①处为 ,其中心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为 ,天气状况是 。
(2)(多选)受甲天气系统影响的沿海地区可能出现 。
A.扬尘污染空气 B.狂风摧毁房屋
C.低温造成冻害 D.暴雨影响交通
(3)③点的风向是 ,②③两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 ,判断依据是 。
(4)近日,将有 (天气系统)从④地过境。该天气系统过境后,④地气温 ,气压 。
答案(1)反气旋 下沉(垂直向下) 晴朗 (2)BD (3)西南风(偏南风) ②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冷锋
降低 升高
解析第(1)题,①处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为高压,从气流状况看是反气旋,其中心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为下沉,天气状况是晴朗。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天气系统为气旋,受其影响的沿海地区可能出现狂风摧毁房屋、暴雨影响交通。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第(4)题,根据锋面移动可以得出,近日将有冷锋天气系统从④地过境,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16.(2018山西康杰中学第一次模拟)下面左、右图分别为某年9月20日、21日我国部分地区两日的天气图,图中H为高气压、L为低气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别说明9月20日、9月21日赣州的天气状况,并分析两日天气不同的原因。
(2)图示21日赣州的风向是 ,比较两日风力大小及判断理由。
答案(1)天气状况:20日气压较低(或气压为1 006~1 008百帕),气温较高,天气晴好。21日气压升高(或气压为1 008~1 010百帕),风力增大,气温降低,出现阴雨天气。
原因:20日冷锋过境前,赣州受暖气团控制。21日赣州正值冷锋过境(或受冷锋影响)。
(2)偏北风(西北风) 21日的风力大于20日。
理由:21日的等压线比20日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0日,赣州位于冷锋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好,气温较高,气压较低。21日,受冷锋过境影响,气压升高,风力增大,气温降低,出现阴雨天气。第(2)题,近地面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据此判断该地风向为西北风。由于21日的等压线较20日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3 19:47:281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4-12 14:22:4665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2021-02-27 08:56:453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整体性与2021-02-26 21:37:414页
- 2020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跟踪2021-02-26 21:31:103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2-26 21:30:503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2-26 21:28: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2-26 21:17:5410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2-26 21:15:5241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42021-02-26 20:31:1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