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50 KB
- 2021-04-13 发布
上海市金山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
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次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合理地利用能源
B.城市居民燃烧的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属于二次能源
C.解决能源问题,关键在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D.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特别是核能和太阳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
2.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不能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另一个部分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
3.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质子
B.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某些值
C.元电荷是带正电的电子
D.由库仑定律 F=k 可知,当两电荷间距离 r→0 时,F→∞
4.关于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
B.在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
C.在两点间被移动的电荷的电荷量越少,则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
D.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正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零
5.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对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D.库仑利用扭秤装置发现了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k 的值
6.如图是表示在同一电场中 a、b、c、d 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的检验
电荷的电荷量跟它所受电场力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
B.a、b、c、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 Ed>Ea>Eb>Ec
C.a、b、c、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 Ea>Ec>Eb>Ed
D.a、b、d 三点的场强方向不相同
7.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 A、B,所带的电量 qA=+q0、qB=﹣7q0,相距 r 放置时,
相互作用的引力大小为 F.现将 A 球与 B 球接触,再把 A、B 两球间的间距增在
到 2r,那么 A、B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变为( )
A.斥力、 B.斥力、 C.引力、 D.引力、
8.某电解池,如果在 1s 内共有 5×1018 个二价正离子和 1×1019 个一价负离子
通过面积为 0.1m2 的某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是( )
A.0 B.0.8AC.1.6AD.3.2A
9.如图所示,墙壁上的 Q 处有一固定的质点 A,在 Q 上方 P 点用绝缘丝线悬挂
另一质量的小球 B,A、B 带同种电荷后而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 β 角.由于漏电
使带电荷量逐渐减少,在电荷漏完之前悬线对 P 点的拉力大小( )
A.保持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减小 D.逐渐增大
10.真空中有一半径为 r0 的带电金属球壳,通过其球心的一直线上各点的电势 φ
分布如图,r 表示该直线上某点到球心的距离,r1、r2 分别是该直线上 A、B 两点
离球心的距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点的电势低于 B 点的电势
B.A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 A 指向 B
C.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 B 点的电场强度
D.正电荷沿直线从 A 移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11.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 R3 的滑片 P 向上端 a 滑动时,电流表 A1、A2
及电压表 V 的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 A1 增大,A2 减小,电压表 V 减小
B.电流表 A1 减小,A2 增大,电压表 V 减小
C.电流表 A1 增大,A2 增大,电压表 V 增大
D.电流表 A1 减小,A2 减小,电压表 V 增大
12.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的细线各悬一个小球,并挂于同一点,已知两球质量
相等,当它们带上同种电荷时,相距 r 而平衡,若它们的电荷量都减少一半,待
它们重新平衡后,两球的距离将(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3.(8 分)人类社会自从进入电气化时代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地探寻电能的来
源.如今常见的发电方式有:①火力发电、②水力发电、③核发电,其中将自然
界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是 (写序号即可).如果把直接来自于自然界
的煤炭称为一次能源,那么由煤炭转化而来的电能则属于 能源.
14.(8 分)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 A 和 B,如果把导线 A 均匀拉长到原来
的 2 倍,导线 B 对折后结合起来,然后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它们的电阻之比
RA:RB 为 ,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 qA:qB 为 .
15.(8 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两个水平固定的等量同种正点电荷,AOB
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O 为两电荷连线中点,AO=OB=L,一质量为 m、电荷
量为 q 的负点电荷若由静止从 A 点释放则向上最远运动至 O 点.现若以某一初
速度向上通过 A 点,则向上最远运动至 B 点,重力加速度为 g.该负电荷 A 点运
动到 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经过 O 点时速度大小为 .
16.(8 分)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为 R 的绝缘细橡胶圆环,均匀带正电 Q,圆
环竖直放置.今在圆环水平直径的左侧切去一小段,留下一小缺口,其宽度为 a
(且 a«R),则剩余部分在圆心处形成的场强大小为 ,方向 .
三.计算题(10+10+10)
17.(10 分)如图,匀强电场中,A、B、C 三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把电荷
量 q=﹣2×10﹣10C 的点电荷由 A 点移到 B 点,静电力做功 4.8×10﹣8J,再由 B 点
移到 C 点,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功 4.8×10﹣8J,取 B 点的电势为零,
(1)求 A 点,C 点的电势分别是多少?
(2)在图中过 B 点划出一条电场线,简单说明你是如何画出的.
18.(10 分)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细杆竖直放置,细杆右侧距杆 0.3m 处有一固
定的正点电荷 Q,A、B 是细杆上的两点,点 A 与 Q、点 B 与 Q 的连线与杆的夹
角均为 α=37°.一中间有小孔的带电小球穿在绝缘细杆上滑下,通过 A 点时加速
度为零,速度为 3m/s,取 g=10m/s2.求:
(1)小球下落到 B 点时的加速度;
(2)小球下落到 B 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2016-2017 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次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合理地利用能源
B.城市居民燃烧的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属于二次能源
C.解决能源问题,关键在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D.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特别是核能和太阳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
【考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分析】从自然界直接获得、不需要加工转换的能源是一次能源,由其它能源经
过加工转换而获得的能源是二次能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在我国
能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再生能源;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要注意
掌握能源的合理使用.
【解答】解:属于一次能源的是:天然气、石油、太阳能、煤炭都可以直接从自
然界获得,它们都是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合理地利用能源,
故 A 正确;
B、城市居民燃烧的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属于一次能源,故 B 错误;
C、解决能源问题,关键在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特别是核能和太阳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故 CD 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以及新能源的使用,知道能源分类同时还要掌握
能源的正确开发和利用,明确新能源的种类.
2.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不能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另一个部分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
【考点】电荷守恒定律.
【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
荷.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解答】解: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但并没有创造电
荷.电荷只是发生转移.故 A 错误.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 B 正确.
C、感应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故
C 错误.
D、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是接触带电.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都电子发生了转移,只是感应起电是电子从
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摩擦起电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质子
B.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某些值
C.元电荷是带正电的电子
D.由库仑定律 F=k 可知,当两电荷间距离 r→0 时,F→∞
【考点】库仑定律;元电荷、点电荷.
【分析】人们将电子所带电量称为元电荷,元电荷是带电物体电量的最小值,物
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解答】解:A、元电荷是电量的最小值,不是质子,故 A 错误;
B、元电荷是带电物体电量的最小值,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故 B 正确;
C、元电荷与带正电的电子无关,故 C 错误;
D、当两电荷间距离 r→0 时,电荷不能视为点电荷,故库仑定律不适用,故 D 错
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电荷、点电荷与电荷的区别,同时明确库仑定律的适用范
围,基础题.
4.关于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
B.在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
C.在两点间被移动的电荷的电荷量越少,则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
D.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正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零
【考点】电势差;电场强度.
【分析】电势差等于电势之差,是标量,根据 可以求出电势差,
电势差的大小与移动的电荷无关.
【解答】解:A、电势差是标量,电场力做功也是标量.故 A 错误.
B、根据 知,在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则两点间的
电势差为零.故 B 正确.
C、两点间的电势差与移动的电荷无关,由电场决定.故 C 错误.
D、根据 知,电场力做正功,电势差不一定大于零,若电荷带
负电,电势差小于零.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电势差的定义,知道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的关
系.
5.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对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D.库仑利用扭秤装置发现了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k 的值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牛
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英国的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比较准确测出万有引力常量;
焦耳对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库仑利用扭秤装置发现了库仑定
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k 的值.
【解答】解:A、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故 A 错误;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故 B 错误;
C、焦耳对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故 C 错误;
D、库仑利用扭秤装置发现了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k 的值.故 D 正
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
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6.如图是表示在同一电场中 a、b、c、d 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的检验
电荷的电荷量跟它所受电场力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
B.a、b、c、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 Ed>Ea>Eb>Ec
C.a、b、c、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 Ea>Ec>Eb>Ed
D.a、b、d 三点的场强方向不相同
【考点】电场强度.
【分析】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F﹣q 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
电场强度的大小,根据斜率比较电场中 a、b、c、d 四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解答】解:ABC、由公式 F=qE 知 F﹣q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a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最大,所以 a 点的电场强度最大,d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最小,电
场强度的最小.所以四点场强的大小关系是 Ea>Ec>Eb>Ed.该电场不是匀强电
场.故 C 正确,AB 错误.
D、依据正电荷的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而负电荷的电场力的方向与
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反,则 a、b、d 三点的场强方向相同,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电场强度的定义式 E= ,同时注意明确图象斜
率的物理意义即可分析电场强度的大小.
7.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 A、B,所带的电量 qA=+q0、qB=﹣7q0,相距 r 放置时,
相互作用的引力大小为 F.现将 A 球与 B 球接触,再把 A、B 两球间的间距增在
到 2r,那么 A、B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变为( )
A.斥力、 B.斥力、 C.引力、 D.引力、
【考点】库仑定律.
【分析】设电荷 A 带电荷量为 q0,则电荷 B 带电荷量为﹣7q0﹣,在真空中相距
为 r 时,根据库仑定律可以得到 F 与电量 q、距离 r 的关系;
A、B 球相互接触后放回原处,距离为 2r,电荷先中和再平分,再根据库仑定律
得到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大小与 Q、r 的关系,用比例法求解.
【解答】解:金属小球A 和 B,带电量分别为+q0 和﹣7q0,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F,
根据库仑定律,有:
F=k
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电荷先中和再平分,带电量变为
=﹣3q0,
根据库仑定律,有:
F′=k = ,且表现为斥力,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比例法求解物理问题的能力.对于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
互相接触后电量平分.
8.某电解池,如果在 1s 内共有 5×1018 个二价正离子和 1×1019 个一价负离子
通过面积为 0.1m2 的某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是( )
A.0 B.0.8AC.1.6AD.3.2A
【考点】电流、电压概念.
【分析】由题计算出 1s 内通过截面正离子与负离子电量绝对值之和,根据电流
的定义式求解电流.一价离子所带电量大小为 e=1.6×10﹣19C.
【解答】解:由题,1s 内通过截面正离子的电量为 q1=2n1e,负离子的电量绝对
值为 q2=n2e,则电流为 I= = ,将 n1=5×1018
个,n2=1×1019 个,e=1.6×10﹣19C 代入解得,I=3.2A
故选 D
【点评】本题是电流定义式的应用,关键确定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当电流由正
负离子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时,电量等于正离子与负离子电量绝对值之
和.
9.如图所示,墙壁上的 Q 处有一固定的质点 A,在 Q 上方 P 点用绝缘丝线悬挂
另一质量的小球 B,A、B 带同种电荷后而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 β 角.由于漏电
使带电荷量逐渐减少,在电荷漏完之前悬线对 P 点的拉力大小( )
A.保持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减小 D.逐渐增大
【考点】库仑定律;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以小球B 为研究对象,由于逐渐漏电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分
析 B 受力情况:重力 G,A 的斥力 F1 和线的拉力 F2 三个力作用,作出力图,根
据△FBF1∽△PQB,得到线的拉力 F2 与线长的关系,再进行分析求解.
【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到重力 G,A 的斥力 F1 和线的拉力 F2 三
个力作用,作出力图,如图.作出 F1、F2 的合力 F,则由平衡条件得:F=G.
根据△FBF1∽△PQB 得: =
又 FF1=F2,得:F2= G
在 A、B 两质点带电量逐渐减少的过程中,PB、PQ、G 均不变,则线的拉力 F2 不
变,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力学中动态平衡问题,采用的是三角形相似法,得到力的大小与
三角形边长的关系,进行分析,也可以应用函数法求解.
10.真空中有一半径为 r0 的带电金属球壳,通过其球心的一直线上各点的电势 φ
分布如图,r 表示该直线上某点到球心的距离,r1、r2 分别是该直线上 A、B 两点
离球心的距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点的电势低于 B 点的电势
B.A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 A 指向 B
C.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 B 点的电场强度
D.正电荷沿直线从 A 移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考点】电势;电场强度;电势能.
【分析】根据直线上各点的电势 φ 分布图判断 A 点和 B 点电势.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点降低.
根据电场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判断做功情况.
【解答】解:A、r1、r2 分别是该直线上 A、B 两点离球心的距离.所以 A 点的电
势高于 B 点的电势,故 A 错误.
B、A 到 B 电势降低,所以 A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 A 指向 B,故 B 正确.
C、根据场强公式 E= 得 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 B 点的电场强度,故 C 错
误.
D、正电荷沿直线从 A 移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方向由 A 指向 B,所以电场力做
正功,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解决该题要掌握根据电势高低判断电场方向,根据电场力和速度方向判
断做功情况.
11.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 R3 的滑片 P 向上端 a 滑动时,电流表 A1、A2
及电压表 V 的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 A1 增大,A2 减小,电压表 V 减小
B.电流表 A1 减小,A2 增大,电压表 V 减小
C.电流表 A1 增大,A2 增大,电压表 V 增大
D.电流表 A1 减小,A2 减小,电压表 V 增大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分析】当滑动变阻器 R3 的滑片 P 向上端 a 滑动时,变阻器有效电阻减小,外
电路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干路电流的变化,由欧姆定律确定电
压表 V 读数的变化和电流 A1 的变化.
【解答】解:当滑动变阻器R3 的滑片 P 向上端 a 滑动时,变阻器有效电阻减小,
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干路电流 I 增大,A2 增大.电压
表 V 读数 U=E﹣I(R2+r),I 增大,U 减小,则电流表 A1 减小.
故选 B
【点评】本题是电路中典型的问题:动态变化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按照
“部分→整体→部分”的思路进行分析.
12.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的细线各悬一个小球,并挂于同一点,已知两球质量
相等,当它们带上同种电荷时,相距 r 而平衡,若它们的电荷量都减少一半,待
它们重新平衡后,两球的距离将(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确定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库仑定律.
【分析】根据库仑定律公式 F=k 知,电量减小,则库仑力减小,两球
相互靠近,通过假设两球距离等于 ,判断两球之间距离会如何变化.
【解答】解:由题,两球的电量减小,根据库仑定律知,库仑力减小,两球间的
距离减小.假设两球距离等于 ,则库仑力与开始一样大,重力不变,则绳子
的拉力方向应与原来的方向相同,与实际上库仑力变小时,绳子的方向与原来不
同,所以两球距离要变大些.则两球的距离大于 .故 A 正确,B、C、D 错
误.
故选:A.
【点评】两球距离减小,通过假设法,根据受力情况可以判断出两球的距离是大
于 还是小于 .
二.填空题
13.人类社会自从进入电气化时代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地探寻电能的来源.如今
常见的发电方式有:①火力发电、②水力发电、③核发电,其中将自然界的机械
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是 ② (写序号即可).如果把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煤炭
称为一次能源,那么由煤炭转化而来的电能则属于 二次 能源.
【考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分析】火力发电是通过燃烧燃料,将燃料中存在的化学能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气
的内能释放出来,通过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内能转化为电
能;
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机械能转移给发电机,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是利用空气的流动带动风力转轮的转动,转轮的转动带动放电机转子的
转动,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机械能转移给发电机,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化
为电能;
把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煤炭称为一次能源,煤炭转化而来的电能则属于二次能源.
故答案为:②,二次.
【点评】此题是灵活考查能量得转化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
考.
14.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 A 和 B,如果把导线 A 均匀拉长到原来的 2 倍,
导线 B 对折后结合起来,然后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它们的电阻之比 RA:RB
为 16:1 ,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 qA:qB 为 1:16 .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阻定律.
【分析】根据电阻定律 R=ρ 判断出两根金属导线的电阻之比,根据欧姆定律
得出电流之比,再根据 q=It 得出通过的电荷量之比.
【解答】解:设原来的电阻为R,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 2 倍,横截面积
变为原来的 ,根据电阻定律,电阻 R1=4R,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长度减
小为原来的一半,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 2 倍,根据电阻定律,电阻 R2= R,则
两电阻之比为 16:1.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电流比为 1:16,根据 q=It 知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电量之比为 1:16.
故答案为:16:1,1:16.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电阻定律的公式 R=ρ 以及欧姆定律和电流的定
义式 I= .
15.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两个水平固定的等量同种正点电荷,AOB 在两电荷
连线的中垂线上,O 为两电荷连线中点,AO=OB=L,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
负点电荷若由静止从 A 点释放则向上最远运动至 O 点.现若以某一初速度向上
通过 A 点,则向上最远运动至 B 点,重力加速度为 g.该负电荷 A 点运动到 B 点
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先减小后增大 ;经过 O 点时速度大小为
.
【考点】电势能;动能定理的应用.
【分析】中垂线下方场强向下,上方场强向上,根据电场力做功判断电势能变化;
由动能定理求解速度.
【解答】解:由题意知从A 到 O,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从 O 到 B,电场
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电荷电势能的变化情况为先减小后增大;
设 O 点速度为 V,由动能定理:﹣mgL+qUOA=0
﹣mgL﹣qUOB=0﹣ mV2
其中 UOA=UOB
联立解得 V=
故答案为:先减小后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关键是分析出场强的分布
情况,结合力学知识即可解决问题.
16.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为 R 的绝缘细橡胶圆环,均匀带正电 Q,圆环竖直放
置.今在圆环水平直径的左侧切去一小段,留下一小缺口,其宽度为 a(且
a«R),则剩余部分在圆心处形成的场强大小为 ,方向 向左 .
【考点】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的叠加.
【分析】本题采用割补的思想方法求解,先求出整个大环在圆心处的电场力,再
根据库仑定律,结合平衡条件,即可求解.
【解答】解:将环补全,即用一小弧(可视为点电荷,带电荷量为 q=
)补在缺口,此时圆心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由对称性可知残缺环在圆心处形成的场强大小为 E= = ,方向
向左.
故答案为: ;向左.
【点评】本题主要采用割补法的思想,掌握库仑定律与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方
向的正确表达.
三.计算题(10+10+10)
17.(10 分)(2016 秋•金山区校级期中)如图,匀强电场中,A、B、C 三点构
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把电荷量 q=﹣2×10﹣10C 的点电荷由 A 点移到 B 点,静电力
做功 4.8×10﹣8J,再由 B 点移到 C 点,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功 4.8×10﹣8J,取 B 点
的电势为零,
(1)求 A 点,C 点的电势分别是多少?
(2)在图中过 B 点划出一条电场线,简单说明你是如何画出的.
【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
【分析】(1)根据电势差公式 U= 分别求出 A、B 间,以及 B、C 间电势差,
根据电势差等于电势之差,求解 A 点和 C 点的电势.
(2)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而且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判断场强的方向,
画出电场线.
【 解 答 】 解 : ( 1 ) A 、 B 间 电 势 差 为
B 、 C 间 电 势 差 为
又 UAB=φA﹣φB,UBC=φB﹣φC,φB=0,得到 φA=﹣240V,φC=﹣240V
(2)根据(1)可知 A、C 两点的电势相等,根据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可知场
强方向垂直 AC 向上.过 B 点作 AC 的垂线即为过 B 点的一条电场线.如图.
答:
(1)A 点,C 点的电势都是﹣240V.
(2)如图.
【点评】解决本题时,要注意运用电势差公式 U= 时,三个量 U、W、q 都要
代入符号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注意电荷移动的方向.
18.(10 分)(2013 春•东河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细杆竖直放置,
细杆右侧距杆 0.3m 处有一固定的正点电荷 Q,A、B 是细杆上的两点,点 A 与
Q、点 B 与 Q 的连线与杆的夹角均为 α=37°.一中间有小孔的带电小球穿在绝缘
细杆上滑下,通过 A 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为 3m/s,取 g=10m/s2.求:
(1)小球下落到 B 点时的加速度;
(2)小球下落到 B 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1)分析小球在 A 处和 B 处的受力情况,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
律分别列式,联立求解小球下落到 B 点时的加速度.
(2)小球从 A 到 B,电场力做功为零,重力做功为 mghAB,根据动能定理求解
小球下落到 B 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1)在 A 处,小球受力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
K cosα﹣mg=0 ①
在 B 处,小球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K cosα+mg=ma ②
联立①②得 a=2g=20m/s2,方向竖直向下.
(2)A、B 两点位于同一等势面上,所以小球从 A 运动到 B 过程中,电场力做功
为零,由动能定理得:
mghAB= ﹣
由题,hAB=2×0.3cot37°=0.8m
联立上两式得 vB=5m/s
答:
(1)小球下落到 B 点时的加速度是 20m/s2,方向竖直向下.
(2)小球下落到 B 点时的速度的大小是 5m/s.
【点评】本题关键抓住 AB 两点的位置关系,分析受力情况,确定电势关系,运
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