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50 KB
- 2021-04-13 发布
实验5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实验原理
(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
(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作出aF图象和a图象,确定其关系.
2.实验器材
小车、砝码、小盘、细绳、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天平、米尺.
3.实验步骤
(1)测量:用天平测量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
(2)安装: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
(4)操作:①小盘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取下纸带编号码.
②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砝码和小盘的质量m′,重复步骤①.
③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测加速度a.
④描点作图,作aF的图象.
⑤保持砝码和小盘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①和③,作a图象.
1.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适当垫高木板的右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运动.
(2)不重复平衡摩擦力.
(3)实验条件:m≫m′.
(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2.误差分析
(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的误差: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
3.数据处理
(1)利用Δx=aT2及逐差法求a.
(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正比.
(3)以a为纵坐标,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
1.[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通过小车在拉力作用下的加速运动,来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通过同时改变小车的质量m及受到的拉力F的研究,能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B.通过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的研究,就可以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C.通过保持小车受力不变,只改变小车的质量的研究,就可以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D.先不改变小车的质量,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不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D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先使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使受到的拉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只有选项D正确.]
2.[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如图1所示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同一实验小组中的四位同学利用同一条纸带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作出了四幅图象,其中最规范的是( )
【导学号:81370125】
图1
C [描绘图象时取坐标标度不能随意,要使得大部分点落在整个坐标区域中,故A、D错误;描完点后,先大致判断这些点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画一直线,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线上,其余的点均匀地分布在这条直线的两侧,故B错误,C正确.]
相关文档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21:56:064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2021-02-26 21:46:496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20:55:59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2021-02-26 19:29:292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19:13:025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2-26 19:11:024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 实验探究研究2021-02-26 18:37:4910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力的分解2021-02-26 18:30:1511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6章《静电场》2021-02-26 18:05:498页